第45章定制酒坛
“老板我想要青白釉色的小酒坛,若是可以雕刻我想雕一个这样的图案,再刻上田记两个字。”说着蹲在地上画了一个铜锅的样子。
陶禧蹲在地上看了看,又拿起他往日无事便拿出来画一画的手本拿了一个木炭烧制的细棍在本子上画了起来。
“嘿嘿,我叫陶禧我娘起的,说是我生下就很讨喜所以便起来这个名字,姑娘你看看我画的可行,往日我一有空就在这画一画,怕时间长了自己手艺生疏了。”陶禧把手本递给夏如霜
“陶禧哥你画的可真好,我还要做酒壶和酒盅,若是可以再烧些托盘,都要田记和这个标志。若是这一批满意,我还想在您这里定一些碗碟。”
夏如霜看了看陶禧画的酒坛,又翻着他往日画的各式各样的陶器,感觉这样的手艺人就此埋没真是有些可惜。
“哎,姑娘,不知你要多少。往日都是我自己一人烧制时间可能有些慢,但是你放心我交的货都不会有瑕疵。”陶禧有些激动,这种激动不是有钱赚,而是他的手艺终于得到肯定了。
他也怀疑过自己当初学这手艺有什么用,养家糊口都难,没钱的只会买一些没有普通的碗碟陶盆什么的。有钱的也只会追求名家之作,他也想成为名家,可是那都需要金钱去累积,他有父母有妻儿他怎能不负责。
“陶禧哥,这小酒坛我要一百个,像这种中型的三十个差不多就够了,酿酒用的大酒坛我就买这种普通的就行了,酒壶酒盅托盘就算一套先要十套。也不急酿酒也需要时间,大概一个月左右您帮我送到我家。”夏如霜拿着店内不同大小的酒盅做着例子。
“姑娘,这些都带青白釉可能会贵一些,不过我会给你算最低价的。”陶禧听到一下要这么多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又害怕要的价格高了,面前的姑娘又反悔了。
“没事,价格您就按您的来,也不能让您不赚钱。”夏如霜看着面前纠结犹豫的男人也觉得人如其名。
“那…那就装一斤酒的坛子一个收你六十个铜板,能装五斤酒的坛子一百个铜板,这种装三十斤酒的我送给姑娘,家里烧的太多了反正放那也是放,这酒具一套贵一些一两银子。”陶禧一边说一边看向夏如霜,好在一直都是笑吟吟的看着自己没有变脸。
夏如霜以为怎么也得百两银子,这算下来还没有二十两银子“陶禧哥,我当是多贵呢,之前托人在杂货铺买的大酒坛一个可要到快一两银子呢!”
陶禧瞪大了眼不敢相信,这老白家杂货铺从他这里买走的那些,说是他那里好卖,他还傻呵呵的就收了个成本价,谁知道这老白家这么黑心三十枚铜板的酒坛他居然敢卖快一两银子,心里顿时窝着火下次再不会把东西卖给他们家。
“姑娘你下次需要什么陶器就来找我,莫要再花那些冤枉钱了。”夏如霜看着陶禧脸上的怒火顿时感觉这其中有些渊源,陶禧不说他也能猜个一二来。
无非就是老白家黑了心低价进货高价卖,她当时是用的是家里剩下的高粱米酿的酒,不知道哪里买大酒坛,本想用家里的大缸酿,后来路过老白家杂货铺看到有这种空酒坛卖,她就托田叔卖了几个。
“陶禧哥,眼下咱们也算相识,自然以后是找您来买,时候也不早了,您算算酒钱还有我定的那些多少钱,您也好找车把这些东西送到我家去。”夏如霜看着日头偏西也不是很热了,正好赶回家还能把那些水果洗出来。
“哎,好嘞我算算,粮食酒是120文一斤,高粱酒贵些150文一斤,算下来是十三两半贯钱,定的陶器是十九两,姑娘给三十二两便行。”陶禧拨的算盘噼里啪啦作响。
夏如霜拿出三张十两面值的银票,又拿出三两银子放到桌上“陶禧哥那大酒坛我要五个呢,也不知道这半贯钱够不够买您这酒坛,我也就不客气了您就吃点亏。”
陶禧看着夏如霜爽快的样子,也不扭捏作态,“姑娘都给的多了,我也步梯推脱了剩下的当做运费了,你是跟我一块回去吗?我家有骡车,你先在这等着,我回去叫人拉车过来装酒。”
陶禧很快赶来骡车,车上还有一位比较年长的男人。陶禧介绍说是自己的父亲,一边搬酒一边说着家长里短,他们家就他一个男子,上边是两个姐姐都已嫁人,当初虽没有进官窑,但是师傅也心疼自己的爱徒想要带到身边历练几年说不定就能进官窑了。
但是随着两位姐姐先后嫁人,他也到了娶妻的年龄,父母也慢慢年龄大了总得有人帮衬,所以就谢绝了师傅回到了镇子。
夏如霜坐上骡车说着自家位置,陶禧便赶着车走,在路上碰到等她的吴三伯,一同到了家。
卸完车告别陶禧和陶父,夏如霜便拿出一筐筐的水果泡在水里清洗,桑葚去蒂,荔枝剥壳,杏子去核。葡萄先一颗颗剪下来,再挑去坏的,其余倒进水里加入面粉浸泡,然后又拿出酒坛清洗干净,擦干水分。
洗完葡萄又拿出大竹萝筐把每样水果晾上去盖着遮布以免有蚊虫落下来,等明日水控干便可以酿酒了。
刚弄完便听到夏长安在敲门,“三婶子,四妹,你们歇下了吗?”
夏如霜揉了揉僵硬的腰起身去开门,“怎么了长安哥?”看着有些疲惫的夏长安便让进院子坐下。
夏如霜端来西瓜让夏长安先吃,夏长安收了一天的麦子又累又渴也就拿起吃了起来,“霜儿,这两天我们的麦子收的差不多了,想着你一个女孩家收三亩麦子有些吃力,我爹说明日抽些时间帮你收着。”
夏长安正说间李氏出了门“三婶子,夜晚有风莫要出来了,我这说完就要回去了,老宅那边要开饭了。”
李氏含笑的看着夏长安说道“这边你李姥姥炖了只鸡还贴了饼子你就留在这边吃吧,让霜儿端一碗给你爹娘送去。我还在发愁这麦子怎么收,大哥就差你过来商量这事。有了你们我这心里也不愁了。”
夏长安本是推脱不想吃,但是闻到厨房里飘出来的香味原本饥肠辘辘的肚子发出了抗议,自从二婶和三妹夏如枝一起做饭,就没吃一顿好的。
那味道跟母亲和自己媳妇做的没法比,做饭也拿不准量老是不够吃,好在现在他们家有钱了可以开个小灶,但也不能见荤腥怕奶奶闻到味又闹腾起来。
夏长安咽了咽口水想起身告辞,结果李老太直接端出一个大陶盆里边满满一盆的肉,那肉像是活了一般冲自己招着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夏长安最终留了下来。
“李姥姥,三婶那我就不客气了。”说着看了看自己的手,累了一天了身上脏兮兮臭烘烘的,本想跟三婶家说完回去洗的,但眼下要留下来吃饭
起身走到洗手盆洗了个手,“长安哥用皂盒的香皂洗,那个洗的干净。”夏如霜盛了汤出来看到正洗手的夏长安说了句。
夏如霜放下汤走到自己房门口敲了敲门“王爷,出来吃饭了。”结果敲了几声都无人应答,推开门一看黑灯瞎火不见人。
“奇了怪了,平时人都不出院子的,今天怎么不见人了,青黛姐姐和玄参也不在,娘他们人呢?”
李氏看自己女儿从回来就在忙着洗果子说是酿酒便没有告诉她,“你回来就在忙,我也没来及告诉你,王爷他们已经摘了贡桃准备回京献给陛下。今日来请辞发现你没在,说让我转告你。对了房间还有一封王爷写的信,你等会吃完饭再看。”
夏如霜听母亲说是沈怀远走了,心里顿时有些闷闷的,早知道他今日要走她也不会起个大早去镇上,说什么也要送一送。
“霜儿,傻站在那干啥快把这一碗送到隔壁去,眼下你们还得靠老大家,不能把那边关系闹得太僵,不然你大伯家夹在中间难做人。姥姥多盛了些你给送过去。”李老太端了一个大老碗递给夏如霜
夏如霜端着碗木木的应了一声,心里还是想着沈怀远已经离开的事情。到了老宅一家子都炕上男的一桌女的一桌坐着等着开饭,显然是在等夏长安回来。
“你来做什么,提前说好可没做你的饭。”夏老太看着端碗进来的夏如霜,语气虽然有缓和但是还是有些别扭
“爷奶,我不是来吃饭的,我娘说要感谢大伯家帮忙收麦子所以让我端碗鸡肉送过来,你们也不用等大哥回来吃饭了,我姥姥留着他在那边吃了。”夏如霜放下碗说完便出去了
“你听听,她说那什么话,一个小丫头片子都骑到我老婆子头上作威作福了,以为她拿了碗鸡肉我就得感恩戴德了,她要是硬气有本事别用我大儿啊。”夏老太听了夏如霜的话顿时像被踩到尾巴的老鼠吱哇乱叫
“行了少说两句吧,大家都累了一天了,赶紧吃完就歇下了,要不是你整天闹腾三儿能分出去,要是没分家三儿…
唉把肉给大家分一分。吃完赶紧回去睡,明天早上老二家跟我去把剩下的麦子一收,再把那一亩地的大豆收了,老大家你看着把三儿家的麦子和长安一收。
福王殿下今日已经启程回京,抢桃节也马上到了,看今年我们能抢多少桃子。”
夏老爷子敲了敲旱烟杆,率先拿起碗自顾自的吃了起来,他自己也可能有后悔过,这些只有他自己知道。
抢桃节是每年摘完贡桃后三日由里长组织村民进山摘桃,大家都是早早就去排队进去挑好的桃树占着自家摘,要知道成色好一点的桃子一个甚至能卖到一百文,这个也要看运气。
一般挑剩下的都是些不好的,或者还没有成熟的,只是这二茬的桃子便不值什么钱了,大多都是自家吃了。
夏老太看了一眼老爷子顿时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下来,气愤的拿起那碗鸡肉给桌子上的女人一人夹了一块,到自己碗里她咽了咽口水赌气的没有夹,转身把碗给了夏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