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星舰上(2025年)
2年后,美国东部,佛罗里达州东海岸,肯尼迪航天中心。
38号发射场内,高达120米的星舰静静矗立在广袤的大地上,弧线流畅的机体勾勒出它优雅而强大的轮廓,巨大的银白色不锈钢箭身闪烁着金属的光泽,显得冰冷而厚重,在落日余晖的衬托下,犹如一柄直指太空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最上端的箭身被一块块菱形的隔热瓦所覆盖,仿佛披上了黑色的箭簇。
星舰由两部分组成,下面的部分是星舰一级——超重助推器(superheavy),安装有33台猛禽发动机,这是当今最先进的火箭发动机,采用全流量级燃烧循环技术,使用低温液态甲烷(ch₄)和液氧(lox)作为推进剂,单台推力是梅林发动机的3倍,助推器整体可加注多达3400吨推进剂,起飞总推力高达7590吨,是半个世纪前实施阿波罗载人登月的土星五号火箭的两倍多,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火箭。
上面的部分则是星舰二级——星舰飞船,一个完全可复用的太空飞行器。使用不锈钢材质,可以以极低的成本,搭载乘客和货物到地球轨道、行星目的地,以及地球上的任何地点。二级飞船使用了6个猛禽发动机,其中3个是真空发动机,专门用于真空环境,最大推力1470万牛顿。同时,通过在低地球轨道上加油星舰补充推进剂,星舰飞船还可以实现到更高能量目的地的转移,比如地球同步轨道、月球和火星。此外,这艘星舰还装备了载人着陆系统(hls)和发射逃逸系统(las),也就是说,这次的星舰不止可以载物,还可以载人。
太阳渐渐西沉,橙红色的光芒洒在星舰的表面,给它笼上了一层柔和的光辉。远处的海面在余晖中波光粼粼,闪烁着点点金光,与星舰外侧银白色的金属外壳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科技工艺与自然线条的唯美构图,也在诉说着人类征服星辰大海的壮志雄心。夜幕降临,发射场的灯光逐渐亮起,一束束光柱穿透暮色,投射出星舰的巨大身影,静默而坚定,威严而深邃。
这里是阿尔忒弥斯3号任务发射现场,这次任务是人类重返月球计划的重要一环。经过多次返回实验,星舰已完全达到设定目标,不仅替代了猎鹰9号和重型猎鹰,更以其卓越的性能和极高的性价比,成为了全世界航天领域的标杆和主流飞行器。如同大马士革钢剑象征着人类冷兵器锻造技术的巅峰,星舰则代表了人类化学推进技术的顶点和科学工程的奇迹!
继阿尔忒弥斯1号和2号成功完成重返月球和绕月载人据点“gateway”(第一个绕月轨道飞行的宇宙空间站)的建设后,这次阿尔忒弥斯3号的任务,是探索极地水冰情况,并为月球永久基地选址外,选定的目标是月球极地方向南纬84度区域。而星舰中装载的载荷,是建设月球基地所需的各项物资和设备,包括可居住移动平台(加压月球车)、月球基地居住舱、实验室、月球地形车(ltv)、通讯设备、电力系统及原位资源利用系统等等,还有适用于月球环境的各类精密实验仪器。
但此刻站在控制室落地窗前的两个白人心里清楚,除了这些,星舰中还携带了月壤加工设备、3d打印机、氦3采集器、电磁弹射器等装备,因为除了上述的明面任务外,阿尔忒弥斯3号还有一个重要的隐藏任务——那就是在月球背面建设一个不会显示在任何地图上的采矿基地——月球零号基地。
“这次没有掣肘了吧?以后的发射再也不用经过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部)和fws(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审批了,你是我们唯一的伙伴了。”一身商务西装的比尔·纳尔逊眺望着星舰,语气严肃而又略显沉重的对着旁边的人说道。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作为nasa现任局长和一名严谨的知识分子,比尔·纳尔逊从不轻易表态。
“奥?fws那帮环保者会答应?为了阻止星舰发射,他们连星舰砸死鲨鱼的概率都计算在内了。前几天,为了回应他们对海豹会被音爆吓跑的担心,我们可是被迫绑架了一只海豹,把它绑在一块木板上,给海豹戴上耳机,播放音爆声,看看它是否感到痛苦。关键是,为了证明这不是个例,我们还tm干了两次!”
“现在这都已经不是问题了,为了人类的存亡,鱼类和野生动物的感受要稍稍让步了。”
“另外,你确定把sls和猎户座飞船的那部分活也交给我?不怕波音那些军工联合体吃了你?”身后的男子身材高大、五官深邃,说话时喜欢双手抱肩,语气中还带着些许调侃。他就是现实中的钢铁侠——埃隆马斯克。
就是这个男人,采用可回收技术、廉价的不锈钢舰身和甲烷燃料,以及多发动机并联技术,通过在火箭屁股上一口气绑了一串发动机,将火箭的近地轨道发射价格从原来的每公斤10000美金降到了现在10美金的“白菜价”,生生把发射火箭这个高精尖工种干成了流水线作业和地摊货,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太空运力革命。现在,不仅大气层外的航天运输被其统治,甚至连大气层内部的航空运输,都正在被它蚕食和取代,一个坐星舰比坐飞机便宜的时代已经到来,由太空大航海带来的第五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
“elon,我们没有时间玩政治了。b星的出现改变了一切!现在,必须分秒必争!对我们而言,钱不是问题,时间才是!所以,对你的要求只有一个:快!我们要在2年内建成月球零号基地及其配套采矿基地,5年内在地月拉格朗日点建成太空工厂和太空船坞、以及太空天阳能发电站,8年内登陆火星,并启动第二家园配套工程建设,为人类文明的延续留下种子。”
“我明白,比尔,但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在申请联邦政府支持、加快太空开发方面,无论我振臂高呼多少次,都不如b星的出现这一事实管用!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摇篮里!明知道发现外星文明是早晚的事,但大家和鸵鸟一样,把头扎在舒适的地球温柔乡里,不愿向太空迈出哪怕一步。这就是人类的悲哀,只对近在咫尺的危险作出反应,而从不为未来必然出现的危机做哪怕一丁点准备。”埃隆马斯克仍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继续调侃着说道:
“从这个角度看,b星的出现倒不完全是坏事,至少它客观上加速了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的进程。另外,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们不是虚拟的。毕竟当一条鱼怎么游都找不到同伴时,它很可能在鱼缸里。但现在的问题是,人类已经耽误了太长时间了,我们离登上月球已经半个多世纪了,看看这50多年来我们都干了什么?nothing!什么也没干。甚至连再次登上月球也一拖再拖!”
“别发牢骚了,现在我们的目标一致了,走出地球,迈向星海,让人类成为真正的多行星物种!你还有什么困难吗,现在都提出来?”比尔·纳尔逊局长拍了拍马斯克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