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南天门上(2023年)
2023年7月,中国沿海,某战区。
一架歼-20划过长空,以2马赫的巡航速度呼啸着掠过沿海海峡,银色的机翼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如苍鹰展翅。在距离某岛军事基地仅41海里、鹅銮鼻仅40海里处,飞机改为侧飞,以围猎之态绕岛飞行,俯瞰着中央山脉的连绵群峰。
“对方军机注意,对方军机注意,你方已越过双方中线进入我空域,立即回转脱离,立即回转脱离!”某岛前沿基地第一时间发出无线电警告,两架f-16v随即起飞,准备对大陆战机进行拦截。然而,歼-20无视对方警告和对方拦截,将f-16v远远甩在身后,继续按计划完成绕岛飞行一周,并模拟对台重要目标实施精准打击后,才在结束演习的命令下返航,并降落在某省武夷山空军基地。
作为已正式列装中国空军的新一代战斗机,歼-20这次一骑绝尘的亮相,引发了全球广泛关注。该机拥有强大的隐身能力和卓越的通信能力,其机载源相控阵雷达,可以为飞行员提供全链条战场态势感知,如同拥有一双鹰眼,随时迎战来犯之敌;内置先进的火控系统和武器系统,具备强大的超视距打击能力,可以对数百公里外的空中目标的精确打击。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以超过2马赫的速度实现超音速巡航,最大飞行速度2.8马赫,作战半径为2000公里,拥有优越的智能作战和空中缠斗能力,无论是应对空中巡逻还是地面打击任务,都可以游刃有余,是全球现役最先进的重型隐身战斗机之一。
本次利剑2023联合军演圆满收官,在这场规模宏大的演习中,歼20作为主战战机,协同歼-16多用途战斗机、052d导弹驱逐舰、071型两栖登陆舰、plh-191箱式远程火箭炮以及东风-16弹道导弹等多种尖端装备,从北中南三面包夹某岛,形成了强大立体式的联合打击体系。同时,多次进入某岛所谓“应变区”,对敌空中力量进行威慑和压制,并为己方后续部队的突击提供了空中走廊,不仅成功完成了海空战备巡逻、争夺战场控制权以及对重要目标的精准打击等多项任务,还进一步强化了各部队在实战条件下的联合作战能力,实现了演练既定目标。
落日余晖下,王承泽从战斗机驾驶舱中爬出,双脚稳稳地踩在跑道上,看着夕阳映照下歼20雄武的身姿和颀长的身形,眼神中充满了不舍,这架战机曾伴他度过无数个飞行日夜,是他与天空对话的忠实伙伴。
但这次,他面临的却是人生的另一个挑战——作为某军区王牌飞行员的他,已正式接到上级指令,即日起加入中国空军下一代战机研发设计团队,并于3日内报到。能够通过多轮选拔,作为试驾员驾驶新一代战机,是对现役飞行员技战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最大肯定,也是每个中国军人的骄傲,更重要的是,他还希望能够成为他父亲的骄傲。
他的父亲王委,是和平年代里中国海军的战斗英雄。二十多年前,美国海军ep-3电子情报侦察机悄然潜入中国海南岛东南70海里(约110公里)的中国领空,进行秘密侦查。面对这种悍然侵犯主权的行为,中国迅速派出歼-82战斗机进行拦截和驱逐。而时任中国海军航空兵某部飞行员的王委,就是这次任务的执行者。然而,任务中发生了不幸,王伟的歼-82战斗机与ep-3侦察机发生碰撞,战机严重受损,最终坠毁。王伟在生死关头选择了跳伞逃生,但由于位置过于偏远,其踪迹始终未能被找到。那一刻,天空中仿佛回荡着战斗的余音,而他却在茫茫大海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王伟牺牲后,中央军委授予王伟“海空卫士”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海军党委批准王伟为革命烈士。
王委的牺牲对王承泽影响深远,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与骄傲。十五年前,王承泽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弃文从武、子承父业,毅然加入海军,并多次在战术演练和实战任务中展现出卓越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胆识,逐渐成长为王牌飞行员。同时,业余时间的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一直跟踪和学习最新的空气动力学、发动机设计、飞行器制造等领域最新理论,结合自身驾驶经验和实操感受,多次对五代机提出优化建议,并因此荣获个人三等功,被一众飞行员戏称为最懂战斗机的飞行员。他有一个梦想,就是为国家设计出更先进的飞机,并驾驶着它鹰翔长空、虽远必诛,守卫中国最广阔的边疆。
看着这个眼前已列装部队十余年的银色苍鹰,王承志虽有不舍,但也知道,美国的六代战斗机验证机ngad(nextgenerationairdominance)已完成首飞,并展现出优异的性能。为了尽快迎头赶上,研发能与ngad乃至更先进战机相抗衡的六代战机,已是迫在眉睫。而且,按照我军“装备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惯例,他相信国家也早已经着手准备相关工作。
从中国沿海到黄土高原,从季风多雨的东南闽越之地来到干旱凉爽的西北重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学习后,王承泽和与其一同到来的飞行员已经开始进行六代原型机的试飞工作。没错,六代机的各项核心指标和实施计划早已确定,在前期异常厚实的技术储备和大量未雨绸缪的准备工作下,几款原型测试机也已初步成型,并开始实测。当然,本着保密原则,并未对外透露。
第六代战斗机是一种全天候、全天时的战斗机,也是综合作战能力和智能化作战平台的集大成者,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执行任务。与第五代战斗机相比,其机动性和隐身性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战争的作战环境。此外,除传统的空中作战能力外,其还将具备陆、海、空、天、电、网一体化的综合作战能力,真正成为未来战场上的“多面手”。这种整合能力意味着第六代战斗机不仅能够在空中执行空对空、空对地打击任务,还能够有效地参与海上作战,甚至可以利用太空中的资源和信息进行战术支持。电子战和网络战也将是其核心能力之一,它能够在敌方电子设备和网络系统中制造混乱,同时确保己方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经过几次试驾和研究,也印证了王承泽以前对六代机的部分猜测,比如采用轴对称矢量喷管,进一步扩大了飞行包线,减少风阻;采用变循环涡扇发动机,既能满足飞机高空高速飞行的要求,又能在低空亚音速飞行时大大降低耗油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操控忠诚僚机,实现与六代机协同作战;以及使用超级隐身材料扩大隐身带宽,实现米波段的雷达隐身等等,应该说,六代机的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万事俱备,只待龙吟。
每次试训之后,除了向一线工程师反馈驾驶体验和飞行数据外,王承泽还经常会向他们请教相关技术细节和工程实施问题,并结合已经的试驾体会和专业知识,对一些设计细节提出自己的优化建议,部分建议甚至得到了采纳,这也引起了时任六代机总工程师、中航工业兰州飞机研究所所长杨院士的注意。
在随后的一次试飞中,王承泽驾驶的战机突然遇到鸟群,发动机突发故障,导致飞机空中停车。在那一刻,整个驾驶舱内警报声四起,飞机的控制系统接连失灵,情况十分危急。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王承泽保持了惊人的冷静。他迅速判断出失速的原因,并尝试各种办法恢复飞机的控制,但都未能成功。随着高度的不断下降,跳伞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然而,王承泽意识到此次任务的数据对于新型战机的后续研发至关重要。在做出跳伞决定之前,王承泽利用手动操作,设法将关键数据记录并保存在飞机的黑匣子中。他深知这些数据不仅是自己此次任务的成果,更是整个团队数月辛勤工作的结晶。完成这一切后,他果断启动弹射座椅,在距离地面仅60米的高度,成功跳伞离机。最终,王承泽安全着陆,地面救援团队迅速赶到并回收了战机残骸和黑匣子。通过对黑匣子数据的分析,得以准确定位并修复了系统的缺陷,为后续的飞行试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王承泽被叫到了杨总设计师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