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南天门下(2023年)
杨总设计师二话没说,从保险柜中抽出一份文件,递到王承泽手中,文件的封面异常简洁,然而那醒目的红色字体却让人无法忽视——“绝密”。
王承泽接过文件,略显疑惑地抬头看向杨院士,在对方的点头示意下才小心翼翼打开了文件。映入眼帘的标题让他心跳不禁加快——《基于空天战机的下一代两栖型战斗飞行器研究报告》。王承泽一时震惊的愣在了当场。六代机还没正式列装,难道就又开始研究新战机了?连忙翻开第一页,看到一段关于项目的背景介绍——
“当前,美、欧、俄等国在太空战略领域的竞争和博弈愈演愈烈,其对国际太空市场的争夺越发凸显;区域性军事联盟和国家间合作成为新的趋势;太空武器化军事化风险日渐加剧,可能进一步推动形成‘竞争高于合作’的局面,太空已经成为新的战略高地,太空冲突危险不断升温。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局势,我国亟需研发新一代空天战机,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太空威胁,确保国家安全和领空完整。
空天战机,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够在大气层内外自由穿梭的先进战斗机。它既能执行传统的空中战斗任务,也能够在太空中展开复杂的作战行动。这种战机的核心能力之一在于其超强的加速性能,通过先进的动力推进系统,能够迅速突破地球引力束缚,直接进入近地轨道,成为一架外太空飞行器,并作为关键战略支点,执行太空战斗、拦截敌方飞行器、破坏敌方太空通信网络等任务,以及为地面部队提供空间支援。在完成太空任务后,空天战机又能够重新进入大气层,依托其出色的飞行性能,执行空中优势、对地打击、电子战等任务。
综上,未来战场将不再是单一的地面或空中作战,而是涵盖从地面到领空再到外太空空间的全空域战场。空天战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作战时代,其全空间、全天域作战能力,将大幅提升我军的战略威慑力和战斗力。无论是在敌方导弹升空前进行拦截,还是在敌方卫星部署时进行打击,空天战机都可以快速、有效地完成任务,从而改变战争的格局...”
下面是对项目的一些必要性分析和技术预研。王承泽直接掠过,翻到了下一章:
“空天战机设计原型1——歼-x,代号‘白帝’。机身设计长度24.6米,翼展14.1米,采用翼身一体化设计,拥有短距起降和垂直起降能力,标准任务重量47.2吨,最大起飞重量51.9吨。采用超燃冲压和火箭组合发动机以及力场驱动装置,支持空天两栖飞行,大气层巡航速度3马赫,最大速度在4.8马赫。单次任务周期14天。外太空巡航速度16马赫,最大速度宇宙第一速度。武器方面,配备1枚吊舱式脉冲粒子加速炮,2枚小型激光速射炮,6枚超高速中远程空空导弹,4枚超高速近程空空导弹,具备远程打击能力和战略轰炸能力...”
王承泽越看越吃惊,这是真的计划还是迷惑西方大国的游戏ip?这时杨院士的话打断了他的思维:“以你的专业,你觉得这个飞机现在能造出来吗?”
漫画里能,王承泽腹诽道。然后装着认真想了想,斟酌着说道,“报告首长,我对航天领域不了解,但以我的浅显认识,大气层内的飞行器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通过机翼和发动机产生升力和推力,并可以自由转向和变换速度;而太空中的飞行器需要依靠火箭发动机和轨道力学进行导航和操作,因为没有空气,导致减速和转向变得非常困难,必须施加一个反向的力,所以二者的设计理念有诸多不同,需要克服两种飞行环境下的高度、速度、机动性、材料等多一系列问题,另外,超燃冲压和火箭组合发动机以及感应式力场应该也都是预研中的技术,没有实际投入使用,所以,这很可能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程。”
杨院士点了点头,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意:“对一个战斗机驾驶员来说,认识已经很深刻了,那你觉得需要多长才能实现?”
“不好说,这取决于基础科学和航天工程学的进步,保守估计二十年?”
杨总设计师看着远方翱翔天际的飞机,叹了一口气:“不幸的是,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十年。”然后转过身,盯着他的眼睛:“你愿意加入这个项目,担任空天飞机第一任试飞员吗?”
王承泽一愣,“这个项目是真的?”
杨总设计师静静的看着他,就差把“你看我的样子像是看玩笑吗?”这句话写在了脸上。
王承泽咽了一下口水,下意识问道:“请问这个项目叫什么?”
“南天门。”
......
送走王承泽,杨总设计师打开公文包,从里面又拿出几沓厚厚的文件。一阵风吹过,页面翻飞,几个异常醒目的大字跃然纸上——《当前国际太空战略竞争新态势及南天门计划实施白皮书》
一、背景与意义
太空是继陆地、海洋、大气层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空间。随着太空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拓着太空,太空空间和资源不断得以深度开发和利用。太空已经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新焦点和战略制衡的新筹码,是国际战略竞争的制高点。
此外,b星等一众疑似智慧行星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主导宇宙观的“大寂静”理论,进一步凸显太空战略的急迫性与重要性。如果这些行星确实存在智慧生命,人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太空防御和战略布局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的首要任务。
...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推出了“南天门计划”,旨在通过发展先进的太空技术和武器系统,全面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展示中国的决心和实力。南天门计划不仅代表着中国在军事科技上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中国在太空技术领域的迅猛发展。这一计划的实施,特别是在当前中美军事摩擦加剧的情况下,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目标及关键技术
南天门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泛星际文明挑战,建设人类首支用于抵御外星文明进攻的深空战略打击集群。该集群将由大型战略空天载机平台、空天无人战机、战术机器人等组成,旨在构建全球性综合战略防卫体系。计划的核心项目包括“鸾鸟”、“玄女”、“白帝”、“承影”、“月影”、“赤霄”、“天河”等一系列先进武器装备及作战平台的研发。
...
为实现这一目标,南天门计划采用了一系列前沿关键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光电成像、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大数据技术、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量子计算机系统、量子通讯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开发运用、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航天飞机、太空战斗机、轨道轰炸机等)、激光武器、电磁轨道炮、空间站、宇宙飞船、大推力运载火箭、可变轨卫星、高超音速导弹、高空高速长航时无人机等等,以及各种新技术例如火箭导航、无线通讯、微纳电子和读写存储技术等。
...
三、主要武器装备
1、"鸾鸟"空天载机平台:作为战略运输和打击力量的核心,具备超远航程和快速部署能力,可在短时间内将作战力量投放至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
2、"玄女"空天战机:具备极高的机动性和隐身能力,能够在大气层内外进行作战,适用于多种作战环境,特别是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太空战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3、“白帝”超高机动性战机:具备短距起降和垂直起降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复杂的作战环境,是未来空天两栖作战的主力装备...
......
24、“天河”飞行器:水陆两栖重型地效飞行器,起飞重量640顿,主要执行运送大型器材以及大规模人员转移任务,以及各项紧急撤离任务。
合上厚厚的文件,杨院士闭目静思良久,长长的叹了口气,连顾涛这个二把刀的专业人士都看出来了,关键还是动力和能源啊!
“小张,给我准备专线电话。”
“打去哪里?”
“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