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失联(2035年) - 致敬三体的当代硬科幻 - 帅帅的大青蛙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42章失联(2035年)

2035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现隶属于太空军的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

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正板着脸正襟危坐,旁边的首席科学家兼韦伯望远镜负责人亚当·瑞斯则站在全息互动屏幕前,正通过远程视频作第31次例行联席战情分析会军情通报。会议那头是位于科罗拉多州彼得森空军基地的太空军总部基地,分会场则包括nasa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pdco)、泛星巡天计划指挥部、国际小行星预警中心、以及月球代达罗斯前敌阵地,可以说,这里整合了地球现有的所有深空探测和打击力量。

“上个月,随着月球背面的行星望远镜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深空洞察计划所构建的天基、地基、月基三维立体深空探测网络已初步成型。其中,天基主要涵盖哈勃、开普勒远镜、南希·格雷、斯皮策、罗曼太空望远镜和欧空局ariel等太空望远镜群,地基则包括现有智利帕瑞纳vlt天文望远镜、美国凯克天文望远镜、南非salt大型望远镜等巡天望远镜阵列;月基主要为刚刚建成的行星望远镜矩阵,同时,以升级后的韦伯望远镜为主镜,通过对光学、红外、射电和x射线等不同波段的24小时不间断观测,实现对太阳系附近3100光年范围内的太空态势感知与监测网络。

基于洞察计划,截至昨天24时,我们已在太阳系外发现系外行星203047个,分布在165023个恒星系里,其中,宜居带行星8678个,生物复杂性指数(biologicalcomplexityindex,简称bci)大于1的行星549个,这些星球均谨慎怀疑至少有原始形态生命,同时,对这549个星球进行持续观测,结合大气污染物、城市热岛、周期性光学特征、太空垃圾、戴森球、临近行星大气成分相近等非自然现象(也不排除为火山喷发、烈火燃烧等自然现象导致),目前发现有疑似文明迹象的星球23个。

我们对23个星球按照置信度进行了排序,详见附表。特别说明的是,生物特征识别是韦伯望远镜升级的新功能,目前仅可以支持300光年距离内检测生命痕迹。所有,以上数据仅是该范围内的观测数据。我方通报完毕。”

亚当·瑞斯汇报完毕后,径直坐了下来,无声地翻动手里的资料,,从长长的表格最后开始看起,粗粗掠过格利泽581、沃尔夫1061c、葛利斯832c、特拉比斯特-1d、卡普坦e2这些排名靠后的星球,目光直接锁定在名单最前面的三个名字——

第三名:卡普坦b,简称k星。位于红矮星卡普坦星系内,距离地球约13光年,是潜在适居系外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1.3倍,公转周期为11.2天,这表明该行星的年周期相对较短,气候条件可能与地球有所不同。根据现有观测数据和模拟模型推测,k星可能一颗地质多样性丰富的行星,可能覆盖有山川和其他地形,这些地形特征暗示了可能存在液态水的环境,文明存在可能性78%。

第二名:格利泽832c,简称g星。距离地球约20光年,是首次被发现的表面适合生命生长的系外行星之一。该行星位于其主恒星格利泽581的“宜居带”内,这是一个行星的表面温度允许液态水存在的区域。g星拥有4至5个已知的行星邻居,其轨道特征使其气候稳定,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非常有利。其公转周期约为30天,质量在地球的3.1倍至4.3倍之间,主要由岩石构成。岩石质地表明行星表面可能存在固体地壳,有助于稳定的地质环境和液态水的形成。文明存在可能性85%。

第一名:b星。

………

看着这些他亲手汇总整理的资料,亚当·瑞斯又禁不住轻轻叹了口气。他是一名天体物理学家,其研究团队曾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数据发现了宇宙膨胀加速的证据,揭示了神秘的暗能量存在,并因此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以说见证了这里的发展,如果说有谁期待天文学不断有新发现的话,那肯定是他。但现在,就连他自己,都对发现的东西感到迷茫和恐惧。

为什么?既然我们能看到他们,他们中肯定也有人能看到我们,为什么没有人过来?

为什么?既然文明这么多,巨大的文明结构或遗迹应该在宇宙中比比皆是,如戴森球、星际航行、战争遗迹等场景,为什么我们没有发现?

为什么?明明无数的眼睛在遥远的角落盯着你,但却无人和你对话,只有死一般的寂静?这一切的一切,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布莱恩·芬顿将军坐在太空军总部中心会议室,在又陆续听取完包括太阳引力透镜望远镜建设、泛星监测、近地小行星预警、火星任务进展等情况的报告后,敲了敲桌子,突然问道:“接收到代达罗斯1号脱离太阳系后的第一张照片了吗?”

说起代达罗斯,不得不说是一项人类历史上的工业奇迹。8年前发射的时候,谁也没有把握它能飞多远,毕竟人类从来没有进入过亚光速领域,有太多的未知领域和不确定性,比如聚变炉的转化效率、星际尘埃的影响、宇宙射线、通信问题、散热问题、设备稳定性问题等等,每一项都足以令计划中途夭折。更令人心悸的是,人类从未走出过太阳系,我们对于太阳系外的真空环境知之甚少。那片被星光照耀的深邃黑暗中,到底隐藏着多少秘密?

在代达罗斯以前,人类已知发射的最远飞行器是旅行者1号,这颗伟大的探测器自1977年发射以来,已经逼近了太阳系的边界,成为人类在宇宙深处的最远使者。然而,飞得最快的飞行器却是2018年才离开地球的帕克探测器。这颗探测器以探索太阳的内层为使命,其平均飞行速度接近每秒100千米,远远超过了第三宇宙速度,这还是利用了引力弹弓原理。而代达罗斯的速度则是帕克的500倍,达到每秒5万公里,行进距离更是旅行者1号的400倍,达到了9.46万亿公里。

代达罗斯从月球发射后,一瞬间就突破了月球仅1.68公里/秒的第一宇宙速度(物体在月球表面绕月球飞行所需的最低速度)和11.2公里/秒的第二宇宙速度(物体从月球表面摆脱月球引力完全离开月球的速度)。随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达到了16.7公里/秒的第三宇宙速度(从月球表面起飞摆脱太阳引力的速度),甚至不需要经过其他行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就径直向着太阳系与巴纳德系的切面呼啸而去。

七年前,其一级发动机在顺利将火箭和飞船的组合体加速到光速的8%后,耗尽燃料并与火箭的第二级分离;六年前,二级火箭的核动力发动机顺又将飞船的速度提升到光速的18%,然后关闭发动机,开始在茫茫太空中的滑行巡航。就在1年前,代达罗斯领先旅行者1号,率先冲出奥尔特云,宣告正式挣脱太阳系的引力,进入系外星际空间,此时,飞船距离地球已超过1光年!

虽然距离巴纳德星仍有5光年之远,但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每个人类铭记的日子。这标志着人类首次实现了以光年为单位的旅行,这本身就是文明史上的无可匹敌的辉煌成就!要知道,在10年前,人类还在为是否能够重返月球而焦虑和争论,而1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仅实现了亚光速飞行,更勇敢地突破了太阳系的边界、迈向星海,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新起点!

冲出太阳系的同时,按照原定计划,代达罗斯上的第一颗探测卫星将被释放,以第一时间从太阳系外观测奥尔特云和星际空间的真实模样,其信号经过1年的传播,预计将于今天抵达地球,这也是各方大佬云集于此的最主要原因。此刻,控制室内,大家屏气凝神地等待着1光年之外的探测卫星发回的照片。几分钟后,跨越1光年之久的第一张照片终于传递了回来。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近距离拍到真正的星际空间!在这片无边无际的虚空中,星光稀疏而微弱,每一颗星星都仿佛是远方的一盏盏随时可能熄灭的灯火。太阳就是其中一颗,地球则在这无垠的背景中几乎渺不可见。此刻,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恒星的光芒穿越宇宙,经历了数百年、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的漫长旅行,才终于抵达我们的视野。而那些远在数十光年之外的星球,宛如神秘的宝石,静静地悬挂在这无垠的夜空中,等待着有朝一日被发现和探索。肉眼看不见的磁场与宇宙射线穿梭于星际之间,像是一张张看不见的网,缓慢地编织着人眼之外的宇宙脉络。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黑暗中,一个孤独的身影以与探测卫星同样的相对速度静静的屹立在照片的中央,就像平静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孤独而绝绝的奔向未知的远方,它就是代达罗斯。

又是一段令人焦急的等待时间,当第二张照片发射回来时,人们看到了做梦也想象不到的一幕——太空深处,一道不知从哪里来的光线横贯虚空,犹如天际划过的一道耀眼闪电,照亮了整个星空,炽热的光芒撕开了粘稠的黑暗,径直射向了唯一的可视物-代达罗斯,如同一位隐藏在暗处的神秘武士挥动光剑,一瞬将将敌人切割成两半。

而照片恰好拍到了飞船解体的那一刻——船体的金属外壳在强烈的光线下开始崩裂,仿佛脆弱的铠甲在战斗中剥落。强大的能量瞬间撕裂了飞船的结构,各个部件在爆炸波的冲击下四散开来,昔日的仪表盘和精密仪器被分解成一个个零部件,迅速被抛向无边的虚空。飞船的主体如折断的羽毛一般,在漆黑的宇宙中无声地飘零,微弱的电火花在冷酷的真空中短暂地闪烁,然后迅速消逝在寂静的黑暗中...照片中的代达罗斯一号,人类曾经的骄傲和希望,此刻却成为了散落的碎片与尘埃,飘落在无尽的宇宙中。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静寂。一个可怕的想法在众人的脑海中迅速萌芽,恐惧填满了每个人的心中。在几个小时后的等待后,第三张照片仍然没有发送过来,甚至代达罗斯和探测卫星的通信链路也同时中断。很显然,探测卫星也紧随代达罗斯之后,被那个未知的能量光束击毁。

静默良久,布莱恩·芬顿将军站了起来,镇定地说到:“通报五角大楼和白宫,我们正式确认了第一个外星文明!gentlemen,weareatwarnow!”

冬天了,这可能是地球的最后一个冬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