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文明假设(2036年) - 致敬三体的当代硬科幻 - 帅帅的大青蛙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46章文明假设(2036年)

第二天,首都的天空万里无云、一碧如洗,几辆黑色红旗轿车从钓鱼台国宾馆出发,沿着东西长安街,来到地处东城区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的北京古观象台。

北京古观象台建于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走进黄墙绿瓦的校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阔的广场,豁然开朗的空间令人感受到一丝庄重与宁静。广场正中间耸立着一座砖砌高台建筑,巍峨而坚固。高台的设计上窄下宽,平面呈方形,显得稳固而庄重。台基中部用黄土夯筑,底部边长24.6米,台基高为14.25米,总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东侧与城墙相连,台顶平面高出城墙约3米,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台西侧和北侧有供人登台的马道,曲折而平缓,台中心有一个圆拱形门洞。站在高台上,可以俯瞰整个广场,感受到古人观测星空时的宏大视野和沉静心境。高台上陈列着八件大型铜制仪器,这些仪器分布在南、西、北三面,静静矗立,每一件仪器都见证了古代天文学家的智慧与辛勤。这些铜制仪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保存完好,显示出非凡的工艺水平和历史价值。

纳尔逊在杨将军的陪同下,走到一座大型青铜仪器前,瞧了半天,“isitarmillarysphere?”

“没错,中文名字是玑衡抚辰仪,仪器从外到内分为三层,最外一层叫子午双圈,双圈空隙表示子午线;赤道单环与子午双圈相交。子午圈下半部分用云座支撑,南北两极设有铜轴。中间层由连接在南北两极的赤道经圈和游旋赤道圈组成。最内层是贯于两极轴上的双层赤经圈,其上端有一十字丝,使观测更为准确。”

“了不起,这在当时应该是最先进和精度最高的天文仪器了吧,那这个呢?”纳尔逊指着另一个形似地球的复杂设备问道。

“这是天体仪,那个直径为六尺的铜球代表天球,球面上布列着大小不等的镀金铜星1876颗,并把它们分为282个星官,此外,上面还刻有赤道圈,与钢轴垂直。铜球外边南北直立的是子午圈,其上最高点代表天顶的的铜制火球。球面外与地平平行的是地平圈,四根立柱托着地平圈立于底座上。该仪器最主要的用途是用于黄道、赤道和地平三个坐标系统的相互换算,以及演示日、月、星辰在天球上的视位置等。”

“没想到贵国古代的先贤就这么聪明,能研制出这么超前的仪器。”纳尔逊一边抚摸着这些古代仪器,一边无限感慨的说道。

“额...严格来说,这些仪器都是在ferdinandverbiest(南怀仁)、ignatiuskgler(戴进贤)等西方学者的帮助下设计制作的,这家天文台也是融合东方传统与西方科学的交汇点。你看,我们东西方几百年前就已经学会打破藩篱、守望互助了。现在,贵国为了彗星包干项目,又无偿将火箭回收技术分享给各国,更体现了贵国的博大胸怀。”杨将军打着外交辞令说道。

“您忽悠的真好,将军。是啊,守望互助,wesaythatsincerelytreateachother,watchoverandhelpeachother。”

看着纳尔逊抚摸着这些仪器心不在焉的样子,杨将军忍不住问道:“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贵方不仅是远道而来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战友和袍泽,有什么事不妨直说,我们愿意一起面对和解决。”

看着杨将军真诚的眼神,纳尔逊思索再三,决定将压在心底的忧虑向对方如实袒露:“将军,你想过没有,我们最终的敌人不是彗星危机,而是其背后的b星,我们现在可以说对他们一无所知。所有,在设计彗星防御计划的同时,我们对b星文明的科技水平进行了评估,其结果很让人绝望,那就是对方的科技水平很可能远远超过我们,主要基于以下几个事实:

一是涅墨西斯的回归。对方可以调整涅墨西斯的轨道,要知道,哪怕不将涅墨西斯看做恒星而是巨行星,那也有木星质量的80倍,即大约2.5x10²⁸kg至大约1.5x10²⁹kg,要对如此庞大的天体进行轨道调整,即使是细微的调整,对我们当前的技术而言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不仅需要极其精确的计算和预测,还需要极高的科技水平。

二是一年前的代达罗斯失联事件。基本可以确认是被b星击毁,考虑到代达罗斯只飞了7年,意味着b星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代达罗斯,用1年左右的时间观测出其路线和目的地,然后发射飞行器,再用5年的时间飞到太阳系边缘将其击毁。要知道,b星距离太阳系外沿也才5年,这就意味着其已经实现了光速航行,按照细分卡尔达肖夫指数,其至少已经达到ii型文明,也就是恒星系文明,而我们的卡尔达肖夫指数只有0.73,或许在几千年后才能达到ii型状态。

综上,一个能够达到光速、控制次恒星轨道、还能时刻观测到我们一举一动的文明,面对他们的威胁和挑衅,我们被殖民的命运已经无法逆转,我们现在是在打一场注定要输的战争!”

杨将军盯着纳尔逊的眼睛,感受到对方发自心底的悲观情绪,思考片刻,决定也对其开诚布公:

“其实,我们也就b星的科技水平有过内部讨论,并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你有没有想过另一个可能,那就是涅墨西斯的轨道其实根本没有变化,它就是每隔6500万年回到太阳系,而之所以能扰动如此多的彗星,是因为b星将飞行器附着在了涅墨西斯之上,通过它的引力,跨越几光年的距离,来到太阳系内,并放出飞行器对个别彗星的轨道进行了微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正好在奥尔特云击毁我们代达罗斯,因为附着在涅墨西斯的飞行器,正好在那里和代达罗斯相遇!换言之,涅墨西斯就是一只巨大的摆渡船,b星的飞行器可能只是搭了个便车。”

纳尔逊脑海中犹如闪电闪过,对啊,这就像两个隔河相望的人类,河上有一个摆渡车每隔一定时间就往返一次,那最经济有效的通勤方式就是搭乘这趟摆渡车。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恍若顿悟的神情,但仔细想了片刻,又疑惑的问道:“还是不对,那又如何解释它能精确预判代达罗斯的路线呢?”

杨将军负手而立:“很简单,地球上有人第一时间通知了b星!”

纳尔逊心头一震,“不可能,我们的星链封锁了地球通讯,如果有人在地球人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我们肯定能知道。另外,即便是能发射出去,b星收到也需要6年的时间,除非有超越光速的通信方式!”

“没那么复杂,如果是我,就直接发射信号到涅墨西斯!”杨将军一语惊人。

纳尔逊犹如醍醐灌顶,对啊,这样一切不就解释通了。根本没有什么神级文明,只是b星人在利用涅墨西斯跨越巴纳德星系和太阳系之间浩瀚的距离,在刚刚抵达太阳系外围时,又恰巧收到了地球发出的代达罗斯出发信息,于是守株待兔,歪打正着的击毁了代达罗斯。这就像是两个原始人隔着一条河骂架,大家谁也过不去,只能相互扔石头,而涅墨西斯和彗星就是原始人手里的石头!

“那个人是谁?”

“我们不知道,”杨将军继续道:“但如果真有这样人,他应该符合以下特征:一是在天文机构或者政府部门工作过,知道b星和涅墨西斯的存在;二是对代达罗斯计划有所了解,至少知道它的大致航行轨道;三是可以和b星单向或双向通信,这一点也是最让我们困扰得,虽然理论上无限电可以发射到奥尔特云,但是很难达到如此高的精度,另外,空叉的星链可以监控地球上的无线电情况,这么大的功率,不可能逃过所有设备的监控。除非对方掌握了一种先进的深空通讯技术,可以避开星链的无线电封锁,比如这次的中微子技术。”

纳尔逊低头思考良久,才抬起头说道:“不得不说,您的分析很有见地。感谢贵方提供的宝贵信息。我回去后会协调相关力量进行大面积排查。同时,也请你们联合排查,我衷心希望你们是对的,这样意味着我们人类还有希望。”纳尔逊一脸严肃。

一个星期后,纳尔逊带着北京肯定的答复,奔上了赶赴型彼得堡的飞机。3个月后,经过艰难的讨价还价,彗星包干计划顺利落地,美国向各国共享火箭可回收技术,各国自行用星舰将核武器运送至leo处汇合,并在太空联合作战中心的指挥下迎战彗星群。

俄罗斯、法国、英国、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朝鲜、伊朗都被包干到任务,其中,以色列和伊朗坚称没有核武器,被联合作战中心驳回;与之相对应的,印度则认为包干数量只有1个,与其国家地位不符,是对其综合国力的侮辱,要求承担更多的任务,但要求深空联合作战中心协助其修建基座发射场地,也被联合作战中心驳回。

两个月后,在联合作战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各国搭载核弹的火箭在各自的发射基地发射升空,除印度发射的火箭中途意外熄火,因为携带核弹,也不敢引爆,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落入太平洋,吓出众人一身冷汗外。其他的航空器均在低轨顺利汇合,通过星舰补充燃料后,一起向小行星群外的彗星群迎面飞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