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我们都渴望得到社会的接受(1) - 不抱怨的世界 - 道格拉斯·勒尔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不抱怨的世界 >

第12章我们都渴望得到社会的接受(1)

第12章我们都渴望得到社会的接受(1)

通过积极的态度获得物质上的成功固然重要,但满足人类三个深层次的需求更加重要。要满足这些需求需要一个人积极行动起来。正如心理学家们指出的那样,如果说食物、水和住所是人类的物质需要,精神信仰是内心需要的话,那么人类的三大需要则缺一不可,它们包括:

1.为社会所接受的需要。每个人都强烈地希望自己被他所热爱的社会群体所接受。我们一定要加入某个群体,从而获得归属感。对于我们来说,最可怕的命运莫过于遭到放逐。一个人如果受到了排斥,这将是一笔巨大的代价。  2.对满意的爱情生活的需要。仅仅在群体中得到接受是不够的。每个人都渴望在各方面均得到承认,从而证明他作为一名个体的价值。每个男人都渴望得到某个女人特有的青睐,每个女人都希望成为某个男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肯定自我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群体或社会接受他。这一群体会在他的心目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但这还不够。每个个体都必须有一个存在的理由。他需要别人认可他作为一个个体是凭借自身的实力生存下来的。我们都渴望成为重要的个体。

如果我们想要生活得美满快乐,这三种需要就必须得到满足。一个人只要积极生活,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它们,而这一点人人都能做到。对于理想的爱情生活和肯定自我的需要将会在以后的章节里谈到。这里我们首先探讨一下被社会接受的需要。

戴尔·卡耐基在《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一书中针对这一点列举了很多非常生动的例子。世故的人一边嘲笑这本书,一边把它买回来认真地学习,并从中获益。在世界各地,这本着作用几十种不同语言出版,数百万男女老少都成了它的忠实读者。

前不久,我在泰德·马龙主持的一个电台节目上接受采访,顺便提到了“七天赢得新朋友”这句话,那是我在《把握好你的生活》一书中讨论过的一个话题。很快,电话铃声不绝于耳,邮差也不断把成袋的邮件送到泰德·马龙的办公室。在节目中,我对如何赢得朋友只是随口一提,想不到却引来人们上万次的咨询。收到的明信片、书信和电话,已达到2.3万多次(份)。节目播出后有好几周,我们还不断地收到这方面的垂询。这样说来,不只是你一个人非常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很多人都是如此。如果你能采取直接的方式来获得这种认可,你就不会觉得孤独。

你可能十分反感这个话题,但不论你觉得自己多么可爱,也不论你觉得自己属于哪一种社会角色,你几乎都必然处于某种社会交往的状态中。如果你不满意自己目前的社会接受度,那么你可以积极地策划并行动起来去改变它,但你应该马上了解一下自己的现状。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孤独,在这个世界上一个朋友也没有,那是因为你消极和粗心。如果你所属的群体限制了你,使得你只能结识一两个同办公室的人,或者大厅对面部门里的人,或者只能在火车或公共汽车上结识朋友,你不必接受这种局面。如果你与一群酒鬼、舞迷在一起——那也只能说你心甘情愿如此。你一定读过科利尔兄弟把自己关在纽约混乱不堪的家里的故事,或者知道某个大城市里有个女人几年时间里一直把自己关在酒店的房间里,透过门缝接受食物的故事。这些都是消极的极端事例。没人强迫他们——他们自己选择并且接受了那种隐居生活,毫无疑问,他们纵容了内心的挫折感,但同时,他们又渴望为社会所接受,却从不懂得如何去获得它。

有两位新人来到同一个办公室工作。很快,其中一人结交了很多朋友,因为他为人积极,善于赢得朋友。另外一个可能独自就餐,一个人看电影,或者和其他几个离群索居的人为伍。你们也会看到新的家庭进入社区,一些家庭是活跃分子,受到了人们热情的欢迎;另外的家庭住上几个月,甚至几年,邻居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行动上,你的邻居们也会分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可是每一家都有着同样的渴望——为社区群体所接受。

塞拉·萨姆特·温斯洛因为写作和电台工作而广为人知,她告诉了我们她的个人经历。她就是那种积极行动起来寻找性格相似的群体从而获得归属感的人。

她来自一个南部小镇,是一位对生活极为不满的年轻女性。她对祖母抱怨说,这里的人“心胸狭窄,愚蠢,令人厌倦;他们都很沉闷;胸无大志,没有理解力”。她不确定自己其实想要的是他们的理解。她没有意识到是自己消极的生活态度促使她作出这样的评价。祖母极力向她解释乡亲们人都非常好,家庭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做着对社会有益的工作。但这对于年轻的塞拉来说还不够。她旁若无人地宣称,他们和她不是同一种人。

后来,她前往纽约,成了一名作家,在成功的作家、艺术家或者类似的职业人群中找到了归属。

现在,温斯洛小姐积极地行动起来了,但她心中感到十分不安。她找到了一个自己认可的群体并加入进去——那是一群“想法幼稚,而且十分激进的愚蠢的青年人。他们过于标新立异,放荡不羁,毫无教养;没有多少才华,却野心勃勃。这些人只不过是一群躁动不安、身心发育不健康的半拉子作家、艺术家和演员,他们的思想和反叛行为毫无可取之处”。

当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可能有问题时,她开始用一种新的视野看自己的朋友,她体会到以往那些朋友身上也有真正的闪光点,于是,她开始同过去的圈子决裂,并用积极的态度分辨和选择可以接触的人。她发现,在纽约就像在其他地方一样,有很多真正值得她去结识的人——只要她有过人之处,就会有许多年轻人非常乐于与她交往。正是凭借这种自制力,她逐渐获得了目前的社交地位。许多令人尊敬的剧作家、作家和演员和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他们给她的生活赋予了全新的涵义。

的确,一个人不可能总是指望进入名人们的社交圈,但是,你可以在办公室、街道社区、教会以及其他地方选择志趣相投的朋友。你可以拒绝同那些偶然结识的朋友继续交往下去,不断地寻找与你志同道合的人们。你可以主动接触社会,广交朋友,正像其他人所做的那样。这里面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如果你完全满意自己目前的社会接受度,这一章的内容就不适合你了,除非你希望更为深入地了解他人的需要。但是,假如你想主动扩展和加强交友本领,你会发现这里提供的策略对你会有很大帮助。如果你有文中提到的逃避积极行动的倾向,那么你很可能是一个消极生活的人,并且一直固守着这种生活方式。

有些人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的言行毫不在意,除非那与他们密切相关。另外一些人则关注社会,关心他们所属的社交群体。对此,有些人很好地均衡了二者,而有些人则倾向于一方,但大多数人属于两种倾向的结合;如果你打算运用积极的策略,那么确定你是一个平衡型的人还是倾斜型的人是十分重要的。

善于社交和获得友谊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通常不受人们的欢迎,这是因为他总是消极处世,斤斤计较,固执己见,没有合作精神,难以与人相处,喜欢炫耀。而善于社交和社会认同度高的人则更加友好,有合作精神,易于相处,并且适度地谦虚。

所以,后者能赢得更多热情的友谊,在社交群体中也处于一个更受欢迎的地位,往往会成为更为积极的个体。

测试一下你在社会认可方面的品质:

是否

1.你能轻松地结交新朋友吗?

2.你能心态平和地对待自己在交往圈子中的地位并且表现得很优秀吗?

3.你能始终为了保全他人的面子而不对他人作出评论吗?

4.你总能顺利地避免争吵吗?

5.你是否非常善于表达自己,知道如何让朋友知道他所热衷的事你其实也很关心?

6.你是否会和你熟悉的人谈些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事情,例如,周年纪念日和其他特殊事件,或者说,你对此有一定的了解?

7.你会定期接受邀请参加男女两性的聚会吗?

8.你是否尽可能多地参加你觉得应该参加的俱乐部和其他社团?

9.你乐意并且会不失时机地向他人提起你的朋友的优点和成就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