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潭之下 - 濯枝录 - 白和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濯枝录 >

暗潭之下

暗潭之下

次日过堂,施定仁叩首泣泪,将百花楼一案罪责通通揽下。

说是他借泰和钱庄东家掌管银票钱财之职,背着主家与表亲高希合谋修建百花楼,那些姑娘也是他雇人从各地掳略来的良人,此事全由他一人谋划,褚家概不知情。

那封他私藏的以褚安的口吻写的信,也是他为减轻罪责,从而嫁祸主家所伪造。

如此一来,褚安既可免除死罪,最多被判断个流放千里。

此等淫威之下出来的供词虽漏洞百出,却被一封发去章州的调任文书堵住悠悠众口。

褚穆阳下了早朝便匆匆赶往慈宁宫。

昨夜那封信如灼灼燃烧的纸,只拿在手上一瞬,便觉那股焦灼之感生生萦绕在全身。

“邑国那群蛮人!”待褚钰在看信时,褚穆阳竟有些压抑不住心中那股无名怒火,“敢堂而皇之地在我大晏京都大生事端,搅的满城风雨!”

褚钰看完后,眼中满是震惊,立即将那张信纸放入香炉中燎成灰烬。

谁又能想到褚安竟会阴差阴错与这人结识。

“胡元丹竟是木阔之子?”她朱唇紧抿,长眉高扬,沉沉一拍身旁的琉璃多宝阁,“他们这未免也太猖狂了些!”

邑国有九部,且各自有自己的部首,其中奚林部与大晏经两年前一战,其残部与大晏至今不和。

其余八部皆与大晏关系多年来t一直表面稳和,这几年间各国凭借海市频繁出使,因此大晏特开国门,不禁外来各国来往做生意。

褚穆阳指着香炉里几点忽明忽灭的火星子,“木阔那蛮人之子在我大晏的国土上为非作歹,谋财害命。他还竟敢拿着一封书信相威,要我撤了人放他儿子出京,岂有此理!”

木阔是邑国庆安部的左将,他们从前也与他通过几回书信,那信上印有庆安部的特殊符文,看得出是经他手亲自写的。

信上说他儿子胡元丹一年前来大晏行商,如今遇事被困燕京,只能暗中托手下传信回邑国求救。

木阔在信中威逼,若是他们不肯撤兵放胡远丹平安归国,便让下月出使大晏的使臣,携当时他们暗中通传商议买卖战马一事的书信前来,上报给大晏皇帝。

信的最下角还有一处铁匠铺的具体位置,看来应是胡元丹这些日的藏身之处。

这也是褚穆阳昨晚拿到这封信面色铁青的原因。

庆安部专门饲育的战马最为强硕,他们双方曾在信上暗中密谈买卖战马一事。

可自从南州贪墨案发,皇帝就以安养为由急忙把他们手下的大将褚惟几人昭回京城,如今这几人还在京城盘桓。

边关几城如今都无他们的人,是以那些战马纵使是暗中买了,也无屯兵之地。

因着这个缘由,他们与庆安部木阔的议谈也僵持不决,可如今木阔这个老贼,竟要借此来威胁他们。

“早就与你说了,那些只会横抢武夺的蛮贼,粗鄙奸诈,不可尽信。如今倒好,区区弹丸之地的小卒也敢如此狂悖,昨晚那几支冷箭差点射到我这来了!”褚穆阳重重指着自己的脑袋,激动之下连官帽都晃得歪斜。

褚钰眼底一派凛冽与深沉,出言道:“兄长莫急,如今虽褚惟他们回了京,我们暂时无屯兵之所,可边关有九州,城池州府数座,日后的事谁又能说得清。那些蛮人虽狡诈,做事却也黑心大胆,是以绝不可与他们彻底翻脸。”

“你的意思是要把我们的人撤了,放那胡元丹回邑国?”

褚钰冷声颔首,眼中果决迸出:“此人于我们毫无用处,先前我们不明他身份,派人搜寻他不过是怕他落入大理寺之手会供出褚安。如今把人放回去,我们便也可高枕无忧,不如就顺水推舟送个人情。”

褚穆阳想了想,觉得不无道理,但又担忧起来:“那褚安那边……这个废物现下虽未对大理寺开口,但若是哪刻熬不住了,供出胡元丹,以谢临意与温乐衍之能,要查此人身份怕是易如反掌,他们定不会放胡元丹安然回邑国。”

胡元丹若是被擒住,木阔恼羞成怒,定会怪到他们头上来。

“褚安留不住了,吩咐那边一声,今晚即刻动手。”褚钰言语冰冷。

大理寺如今围得跟铁桶一般,他们能安插一个暗线进去蛰伏一年之久已最是不易,任凭这个暗线再怎么难得,如今也是要非动不可了。

“那褚华洋那边?”

“我们已经答应搭救褚安,但他死在大理寺狱中,又与我们何干?”褚钰婆娑着手上那串檀珠,檀珠虽寸寸贴紧肌肤,却愈发冰冷。

若是让褚华洋误以为褚安死于大理寺那帮人之手,反而会更使他收起那首鼠两端的心思。

“但褚华洋也不可多留,待这波事态平息,兄长你寻个妓人混入他府上,探探他的底细与虚实。若他口中确为无用的虚言,便直接杀了罢。”

“另外,即刻把我们的人全撤了,派宵云司几个精锐,乔装改扮成普通百姓,去信上所提及的铁匠铺接那人出来,护送他离开燕京,要快。”

若全部事成,此局还算是惊慌止险。

唯一不甘是他们退让了那一步,便是调任裴谙棠回京。

但比起那些不能公之于众的事,这一步也只能认了。

***

等谢临意与温乐衍带人寻到那不起眼的铁匠铺之时,里面早已空无一人。

落霞满天,日暮西山,看样子那些人已是趁天黑前出了京,且都不知走了有几时了。

他们查到那名为胡元丹的男子其实是邑国人,且连胡元丹这个名字都未必是真名。

谢临意双眼如同淬着刀子,满腔愤意迅速在心头膨胀,冷峻的寒意逐渐散发至全身,以至于搜寻的官差见状都不敢上前禀报。

呼吸因怒意而深沉凝滞,这丝焰火似要把胡元丹那三个字焚烧殆尽。

一个邑国人,敢在大晏的京都无法无天、残害性命,而后逃之夭夭。

他暗暗发誓,定要取胡元丹的性命来告慰百花楼中那些无辜的受害者。

一处不大的院子里桂花飘香,几盏明灯把院中照的宽敞明亮。

师徒三人坐在院中,酒水微凉,和着心事入喉却灼热难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