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负面情绪的控制与调理术(1)
第2章负面情绪的控制与调理术(1)
焦虑会使人的血液循环系统、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受到影响,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
——
查尔斯·梅奠
通过镇静药物获得内心平静
当下,很多人依靠镇静药物使自己平静下来,就像雨伞能遮挡雨水一样,镇静药物能为我们遮挡不良的精神刺激和干扰。它的作用机理是消除外界环境所带来的刺激和干扰,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良的外界环境。
我们的情感并不完全依赖于外界环境,而是取决于自己对环境的反应和态度,镇静药物的存在就恰恰说明了这一点。镇静剂帮助人们减少、缓解不良环境对人体过度的负面反应。
值得提出的是,目前临床领域在应用镇静药物时过于随意。每一种心理疾病,大到成年人的焦虑症小到小儿的多动症,都被相关的镇静药物治疗着。每天都有不负责任、不正规的在线诊断平台通过互联网开出治疗心理疾病的相关药物处方。
美国中西部焦虑症研究所的鲁辛达?巴斯特博士在心理疾病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许多卓越的成就。这些研究都遵循着心理控制理论的原则。在此我推荐她提供的关于自我调节的资料和服务,大家可以阅读一下她的作品《从恐惧到强大》,这本书可以让你初步的了解自我调节的方式。巴斯特博士从小患有急性焦虑症,从1981年开始逐步发展成慢性焦虑症。在书中她用自己的治疗过程为案例框架并补充了数千案例用以说明,自创了一套关于自我调节的课程。这套课程可以帮助症患者摆脱焦虑症的阴影,回归幸福人生。
对于包括你在内的许多人来说,控制自己的心理既不需要药物,也不需要先进的焦虑症治疗设备,因为你自己拥有的调节方式已经足够强大,只要你学会运用它们,就会万事大吉。
过度的负面反应可以通过日常习惯加以改正
假设这样一个例子:你坐在书房里正津津有味的读这本书,突然电话铃响了。根据你的人生经验和个人习惯,这是一种刺激信号,你会作出相关反应应当是在不假思索、不需作出下意识判断的情况下就要去接听电话。于是你离开舒服的座位,向电话机走去。这就是外部刺激对你的调动效果。它改变了你原有的心态、思绪和动作,这种改变就是你对环境中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但是,你没必要非得接听电话,你可以不遵循外界刺激,不做出反应,不理会电话铃声。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拒绝响应外部刺激信号,继续安静并且放松地在那里读书,保持原有状态。
你可以想象你自己静静地坐在那里,任凭电话铃响,无视它发出的刺激信号,不为所动。虽然你意识到电话响了应该接,但你就是不在乎,不听从它。此外要搞清这一点:外界的刺激信号本身并不能支配你,你也没有必要听从于它。按照刺激信号作出反应是因为你习惯了这样做,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养成一种"不这样做"的新习惯。还应注意的是,不作反应并不是刻意要求自己与旧的反应抗争,或者争取什么,而是真正的什么都不做——从"做"的状态中彻底放松。只要你放松下来,无视刺激信号就对了。
电话铃响只是个比喻,如同你习惯性去响应的每一个外界刺激信号。下意识地改掉之前的习惯,就可以任由外界干扰,我自岿然不动。同时要响应许多刺激,会让你感到压力,无法自由应对所有的传真、手机、电邮和你房间外转来转去的人。
如何养成自我镇定的习惯
你对电话铃响会自动作出相关反应,同理,你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通过某种方式对其他刺激作出其他的反应。
心理学中的"条件反射"一词来自于著名的巴甫洛夫实验。他训练一只狗,让他形成了听到铃声就流口水的条件反射。
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各种恼人的刺激源,并且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它们的存在。而对待它们的反应似乎也变得一成不变,进而没有目的性,一切只是自然而然。但是,亲爱的读者们,你们不是愚蠢的动物,动物的一生受到主人的控制和命令,没有自己的思想。而我们是富有创造力、思维力的人。为什么要像一只宠物那样被控制的生活,而不像一个堂堂正正、直立行走、独立思考的人呢?
许多人之所以会害怕陌生人,是因为从小父母就告诉他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避开陌生人,这种反应对于儿童来说,是有保护作用的。对于一些成年人来说,在陌生人面前仍旧会坐立不安,即使知道对方是友善的。在这种情境里,陌生人就成了"铃声",我们的条件反射就是惶恐和躲避。
有些产品推销员在进行行销时,对待客户不太热情,对于推销任务敷衍了事。在为这些推销员提供咨询时,我常常会将潜藏于他们内心中的惧怕与陌生人接触的情结挖掘出来。有些男士或女士不会结交新朋友,或者不善于结交异性朋友,在向这些男男女女提供咨询时,我也会翻出这样的"老皇历"。
还有一种人,他们在人群中、封闭或者空旷的空间里、权威人士或者上司面前,会感到恐慌、焦虑。这些因素都成了他们的"铃声",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害怕并且想要逃走。
过去,我们对"铃声"过于遵从。现在,我们要学会摆脱它!
如何克服习惯性的反应
对于外界刺激,我们可以通过养成放松的习惯来消除作出反应的习惯。拿前面电话铃响的例子来说:我们可以学会对电话铃置之不理,静静坐着,随它响去。这时我们需要一个信念,就去想:"电话铃在想,但是我没必要非得去接电话,随它响去好了。"这个信念我们把它装在脑子里随时备用。当你在电话铃响时反复告诉自己,要放松、平静地坐着、没有任何反应、什么也不要做、对电话铃响听而不闻,这个信念就会发挥作用。它会像一个触发器,当你再次听到电话铃响时,你会想起曾经的态度。
实在无法不作反应时,我们可以试着推迟作出反应。在消除电话铃响的条件反射的过程中,一开始我们可能很难做到对电话铃响听而不闻。特别是当电话在我们预料中的时刻响起时,想要不加理会更难。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可以通过推迟作出反应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消除条件反射。
我认识一位琼斯小姐,她曾经一到人多的地方就会感到焦躁不安。通过练习前面介绍的技巧,她在众多场合下已经可以做到让自己放松心境、不受外界刺激的干扰了。但是有时逃走、跑开之类的想法还是会钻出来,充斥大脑,势不可挡。
"还记得《乱世佳人》里的斯佳丽吗?"我问她,"她的人生哲学就是:"现在我才懒得想呢,留到明天在想吧"。"无论面对战争、灾难、瘟疫还是无偿的爱慕,斯佳丽都能通过推迟作出反应来保持心态平衡,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