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 鬼谷子智谋全解 - 野谷道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二十六章《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摩篇第三

其1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2,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

平者,静也3,正者,直也4,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

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故谋莫难于周密5,说6莫难于悉听7,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8,唯圣人然后能任之。

【注释】

1其:别本无“其”字。

2有以喜,有以怒:喜即欣喜,怒即激怒。这是情感方式。

3平者,静也:态度上平心静气。

4正者,直也:正中就是语言上要辞直义正。嘉庆本“直”作“宜”。

5周密:周全,谨密。指思维镇密,没有疏漏。

6说:游说。

7悉听:全部接受,不会生疑。陶弘景注:“说不悉听则违顺而生疑。”

8此三者:指谋而周密、说而悉听、事而必成三者。

【译文】

在运用揣摩之术时,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法,有的用平和,有的用正直,有用使人高兴的,有用愤怒激将的,有用名声引诱的,有用行为逼迫的,有用廉洁感化的,有用信义说服的,有用利益诱惑的,有用谦卑对待的。

平和就是安静,正直就是刚正直率,讨好就是喜悦,愤怒就是恫吓,名声就是全誉,行为就是成功,廉洁就是清高,信义就是光明正大,利益就是追求,谦卑就是谄媚。

所以说,圣人所独自运用的“触摩之术”,众人都运用,然而众人都不能成功,那是由于他们运用得不正确。运用谋略最难做到的是周密详细,游说最难做到的是使对方全部听从自己的意见,做事最难达到的是一定成功。这三件事,只有掌握了触摩术的圣人才能做到。

【感悟】

人有七情六欲,而七情六欲总会以一定形式反应出来。以喜怒哀乐,名利廉信去触探他人的内心世界而看其如何反应,就可以了解这个人,进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影响或控制他。

【故事】

一〇、宾媚人求晋

晋军追赶齐军,从兵舆进人齐国,攻打马陉。

齐侯派遣宾媚人用纪、玉馨和土地贿赂战胜诸国说:“晋国等国如果不同意媾和,就随他们去吧,我们决定作最后一战。”宾媚人赠送财礼。晋国人郤克表示不同意,说:“一定要让萧同叔子做人质,并且让齐国境内的田陇都向东。”宾媚人回答说:“萧同叔子不是一般的人,是我们国君的母亲。如果从对等地位而说,那么她也是晋国国君的母亲。部克您在诸侯中发布重大命令,说一定要把齐侯的母亲当作人质,以此取得信任,您又打算怎么对待周王的命令呢?况且这是以不孝来号令诸侯。”

“‘孝子的孝心没有尽头,可以永远赐给你的同类。’如果用不孝来号令诸侯,这难道是道德的准则吗?先王对天下的土地划分疆界,因地制宜,作有利的布置。所以《诗经)说:‘我划定疆界,划分地理,向东向南开辟田地。’现在您让诸侯划定疆界,划分地里,却说只是‘把全部田陇改向东’罢了,只考虑自己的兵车东进的方便,而不顾地势是否适宜,这恐怕不是先王的政令吧?违背先王就是不讲道义,这样怎么能当盟主呢?晋国确实有过错。四王统一天下,树立德行,满足诸侯的共同要求;五伯做霸主时,自己勤劳而安抚诸侯,让他们服从天王的命令。现在您要求会合诸侯,来满足自己没有止境的欲望,‘政事执行得宽大和缓,各种福禄都将积聚。’您不宽大,丢掉了各种福禄,这对诸侯有什么害处呢?如果不这样,我们的国君命令我们使臣就有话可说了。‘您带领国君的军队到敝邑,敝邑用很少的财富犒劳您的随从,害怕你们国君的愤怒,军队战败。您惠临而请求齐国的福佑,不灭亡我们的国家,让我们两国继续过去的友好,那么先君的破旧器物和土地我们是不敢爱惜的。您如果又不同意,我们就请求收拾残兵败将,背靠自己的城墙同你们再决一死战。我们即使侥幸获胜,也会依从你们的,况且因不幸而再次失败,岂敢不唯命是听?’鲁、卫两国向郤克劝谏说:‘齐国怨恨我们了,他们死去和溃败的,都是宗族亲戚。您如果不答应他们,一定会更加仇恨我们。即使是您,又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如果您得到他们的国宝,我们得到土地,祸难也因此得以宽解,这是很光荣的了!齐国和晋国都是上天授与的,难道只有晋国一国吗?’晋国于是答应了齐国人的媾和条件,回答说:‘下臣们率领战车,来为鲁国、卫国请求。如果有话可以答复我们国君的命令,这就是国君的恩惠了。怎么敢不唯命是听?’”

一一魏绛和戎之策

春秋时期,诸侯各国互相攻伐,战事不休。晋、楚两个大国为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更是经常发生冲突。晋厉公在位时,由于沉迷酒色,信任奸臣,随意杀害大臣,搞得晋国民心不稳,内乱不断。因此,楚国的势力渐渐占了上风。

公元前573年,晋大夫栾书、中行偃发动政变,杀死暴君厉公,并把住在国外的公子姬周接回国,拥他为国君,称晋悼公。悼公年轻有为,举贤任能,革新朝政,节用民力,晋国又开始逐渐兴盛起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