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番外6 嘴仗篇 - 重回大宋 - 君当如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重回大宋 >

第112章 番外6 嘴仗篇

宋明宗赵厮淙晃牟杉为一般,远不及其弟文华公子端王赵佶,更是让其启蒙恩师东坡先生苏轼时常怀疑自己的教学质量,但其辩才确十分了得(苏轼、赵佶:唉,还算是有那么点儿才吧)。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丝毫不顾里子面子,毒舌善辩的帝王。

某日上朝,赵叵幽炒蟪及焓峦侠,突然出口成章:“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末了还加了一句:“这都是小孩子就知道的道理,还用得着朕专门儿告诉你吗?”

说的该大臣颜面尽失,恨不得挖个地缝儿钻进去。其余大臣也尽皆警醒,反省自身,千万别被官家责骂,老脸实在是受不起。赵佶倒是觉得这话说的很经典,以瘦金体写好装裱在学堂(赵匕斓男率窖堂,国库充裕后,让小童免费上学)。赵佶自己也深以为戒。

有天兄弟一起去春游,赵乩晾恋奶稍诓莸厣献炖锏鹱鸥霾菀兑欢不动晒太阳,同时指使赵佶烧烤,惬意地叨咕:“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闲来无事学猫睡,日子长长慵懒过。这才是生活呀。”

赵佶顿时蒙圈:“你不是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吗?”

赵孛闱刻艨了一丝眼皮儿:“哦,此一时彼一时,你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嗯,要灵活处理,嗯嗯,要灵活……烤好了叫我……”然后?然后他就睡着了。

赵佶:……

经此一事,赵佶深刻地体会到自家老哥不靠谱儿的双重标准,以及常有理、老正确的惊人才能。以至于文华公子在《文华手札》中给自己九哥的评价是:行事多变,潇洒随性,不拘一格(赵佶r(snt)q:我这是客气的说法)。

《文华手札》中记载了很多文华公子生活中的小事。因其作者文华公子身份的特殊性,其中出现了很多关于其兄长宋明宗及侄子宋武宗的生活片段。成为历史学家了解大宋中兴的两大帝王生活的最可靠文献。

赵卮蜃煺痰恼匠⊥ǔJ窃诔堂,要说一般情况下,大臣是不敢忤逆皇帝的,皇帝说啥基本上大臣都会照做。但赵厥翟谑嵌问太高,他经常提出种种在大臣们看来离经叛道、背离组训、无法接受的改革。

故而,大臣们不得不奋起反抗,迅速成立临时反改革统一阵线,唇枪舌战群殴官家!结果……往往是……全体阵亡。

大臣(n):官家战斗力实在是太高,我等完全不是对手。

赵亘r( ̄ ̄)q:无敌是多么寂寞!~

某日,沉寂已久的赵赝蝗惶岢鲆更改一下现行的官员体制,主要原因是官名儿太复杂,太繁琐,实在是不利于使用,阻碍发展。(赵佶:哥,其实你一直都没有弄明白咱大宋的官名儿叫法吧。赵亘t_s:闭嘴!)

赵刂髡湃バ橄危留实物,化繁为简,别差遣一套,品级一套,各自为政,弄的乱七八糟。还有那些挂虚职,不上班干领钱的,趁早滚蛋。国家不养闲人!说得赵佶和在场的王室宗亲齐齐一哆嗦。

感到被哥哥抛弃的赵佶(n)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向老哥:哥你变了,当年不是一直以吃空饷为自己的毕生目标吗?

气不打一处来的赵鼗亓怂一个犀利的眼神儿:嗯?老子要是能一直当个闲散王爷,当然愿意继续吃空饷。可你看看我现在,天天忙的脚不沾地儿,也不知道是被谁坑到皇位上的?!

秒怂的赵佶立马变身狗腿:哥,哥你说的太对了。人生就是要不断奋斗,混吃等死的觉悟太低。弟弟一定洗心革面,坚决拥护哥哥的决定,好好工作,努力为咱大宋做贡献!

大臣们面面相觑,觉得也不是不好,貌似官制是乱了点儿。

章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官家圣明,我等即刻着手拟定章程。”事实上他也看这些个挂虚职的不顺眼很久了。国家的蛀虫啊,是得清理清理,支持官家!

“官家圣明。”剩下的大臣们异口同声,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然而,你认为官家会如此简单?当然不会,他马上就要放大招了。刚才那个不过是试试水,小场面。

等了一会儿,不见有其他大臣出列奏事了,赵囟俗在龙椅上闲闲地说到:“朕近来看了看王相公(王安石)的《将兵法》,觉得颇受启发。”

“官家……”赵卣饣耙怀觯下边儿的大臣们就已经炸了锅,不是吧,官家这是啥意思,难道要用此法不成?有心急的已经张嘴要说了。

赵芈不经心地挥挥手,打断了大臣们预要出口的话:“你想说什么?有违祖制?”

大臣甲赶紧点头:“正是,这《将兵法》与我大宋开国之法相背,不堪使用。”

‘每次都是这一套,有违祖制!有违祖制!朕今天就告诉你啥是祖制!’赵亓绞炙嬉獾卮钤诹椅两旁的把手上,不经意地抚摸着把手上的龙头,没有说话。

殿上空气顿时紧张,大臣们齐齐打了个突儿。

突然,赵厣硖迩扒悖还勾起了嘴角,邪魅地笑了。许久没见官家笑过的大伙儿顿时有点儿飘。‘官家这个笑容真是美呀。’‘官家还是这般俊美呀!’‘官家啥时候打算选女子入宫啊?我家小女可等着呢。’……

赵佶、章、苏辙等少数头脑清醒人士:‘坏了,坏了,官家要出招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