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征歌再起 - 养个皇帝当小攻 - 陆屿安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6章 征歌再起

陆珩修和明珏下定了决心,便又折回去找詹台宏。

“什么?!王爷你要请兵追击?”詹台宏闻言大惊:“这万万不可,王爷千金之躯,怎能以身赴险?”他连连摆手道:不行。

“将军,将军是国之栋梁,雁城、蕲州和这北方边境的百姓都仰仗建军的护佑,故而将军不可轻出。而本王只不过是个闲王,于国于家都没有功绩,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况且国难当头,本王又何惜一死来酬报国家。”明珏这话说得有理有据,而且还给詹台宏戴了一顶舒服的高帽,实在是令人难以拒绝。

“可是,若是王爷亲征是要想皇上请旨的,这一来二去耗时颇多,恐怕要贻误战机。”詹台宏犹疑地说道,他自然也想有人替他出头去打仗,毕竟他一把年纪况且有家有子,不再像当年一无所有时那样敢拼命了。而明珏此去,无论成功与否于他而言都没有多大坏处。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本王出征后自然会有人替本王向朝廷上书,想来本王先斩后奏不会受到朝廷怪罪,若是真有人怪罪,本王必定一力承当绝不连累将军。”明珏的话声音虽然不大却掷地有声。

“好……王爷有此壮志,末将如何敢阻拦。”詹台宏也不是鼠辈,此时被明珏一席话激起了往日的豪情,便欣然答应了。

“既然如此,还请将军迅速准备。本王要五千精骑,最精良的装备足够供养大军一月的粮草,不可马虎。”

“王爷放心,两日便可完备。”詹台宏原本以为明珏会狮子大开口,却没想到竟然是如此简单的要求,高兴之余答应的十分爽快。

“本王还有一个请求。”

“王爷尽管说。”詹台宏心想:果然没有这么简单。

“希望将军派人保护好陆大人。”明珏说完偏头看在自己身旁的陆珩修,陆珩修满脸错愕。明珏在心里默默道:难道我会忘了你吗?简之你何必如此惊讶。

詹台宏见他还是没有狮子大开口,便将悬着的心放回了肚子里。定了定神道:“王爷放心,这原本就是末将的分内之责,末将明日便将破虏派去保护陆大人。”说罢在心中暗暗惊叹:这陆珩修不知是何方神圣,居然叫他如此看重。

计划既定便分秒必争的行动起来。陆珩修百忙之中抽空将那封请战术写好了,派人送去朝廷。

出发前夜里,明珏和陆珩修无眠夜话。

“简之,此去生死莫测。若是我死在了战场上,你便跟着詹台宏做一个幕僚也好。”明珏说完感觉不对,又道:“不好,詹台宏是个粗人,你跟着他想必不会舒心,还是做一个教书先生好。以你的才学去教书定然可以桃李满天下,这天下虽乱也不至于乱到大江南边儿去,到时候你倒江南,岂不是好去处。”

陆珩修听明珏口无遮拦心下不快,出言讥讽道:“殿下还没有死就先留下遗言了?怎么倒像是丈夫要战死沙场,嘱咐妻子可以改嫁似的。”

“好简之,你莫要生气,你若是女子我便当真要娶你的。”明珏嬉皮笑脸地,一把将陆珩修抱在了怀里道。

“谁同你说这个?”陆珩修用力地挣开了明珏的束缚,满脸通红道。

明珏见陆珩修真的生了气,便收起了那副玩世不恭的面孔。伸手从自己的衣领里拽住了一根红线,慢慢地扯了出来去陆珩修眼前晃。

陆珩修抬眼一看,原来是从前自己送明珏的护身符。那护身符日久年深地被佩戴,早已失去了原本的鲜艳之色。陆珩修心下微动道“这半新不旧的东西殿下一直带着呢?”

“哎!护身符要什么新的,自然是带的越久越灵验。你送我的东西我要一辈子带着。”说着将那颜色黯淡的护身符宝贝似的又放回了衣领里。

陆珩修无可奈何地笑了笑,他和明珏一路携手走来,虽然遇上了许多磨难,但是最终也能够逢凶化吉,这一次,相信明珏也一定能够遇难成祥。

这一次出征比之前人数少上许多,只有詹台宏挑选出来的五千精骑和明珏几百人的亲卫军,危险也成倍的增长了。但是整齐的军列之中没有人畏惧,他们抱着誓死的决心要捍卫脚下的土地。

詹台宏亲自带着高阶将领来送行,拉了几大车的酒水。

“将士们,此去关山万里,生死莫测。你们怕不怕?”明珏学着在出发前调动士气。

“不怕。”士兵们喊声震天。

“从今天起你们便是我明珏的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好不好?”

“好”

“兄弟们,保家卫国、守土开疆、建功立业、封侯拜相。”明珏豪气干云道,直将嗓子扯成了破锣音。

“保家卫国、守土开疆、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将士们的喊声一遍遍回荡在长空。

士兵们沙场拼杀一声的目标也便是如此,虽说大部分人最后的结果都是战死沙场、黄沙埋骨。但说到‘建功立业、封侯拜相’那个有志男儿不心生向往呢?

“王爷,饮了这一碗吧!”詹台宏拿着早就倒好的酒问明珏,见明珏如此拼命,他心便知明珏非是池中之物,更添几分敬佩。

明珏接过来一饮而尽,他身后的五千多士兵也都端起自己手里的酒喝了。喝罢明珏扬手将酒碗用力地摔在地上道:出发。

城楼上的士兵吹起了声调雄浑的号角,将士们纷纷利落地翻身上马,大军掉头开拔。

一直在一旁静默地伫立着的陆珩修没有再和明珏说上一句话,他久久地站立着目送明珏大大军离开。明珏一行是骑兵,速度自然十分之快,没多久便成了远方地平线上的一道黑影,渐渐地连黑影都消失了。

“陆大人,别看了,咱们回吧!”詹台宏陪着陆珩修等着,连大军马蹄扬起的尘埃都落定了,见陆珩修丝毫没有回去的势头便开口提醒道。

陆珩修经他提醒才发现自己的失态,连忙回神道:“叫将军见笑了。”言罢失魂落魄地跟着众人回城了。

大约半个月后,陆珩修写的那封请战书才送到了庆王的案头。

自从太子萧焰去世后,战火连连。明睿帝被朝堂庶务及接连二三的战报弄得疲惫不堪,加上早年征战时的旧伤复发便一病不起了。后来病情好不容易好了一些,李皇后却又薨逝了。悲伤过度再加上强撑着主持丧事的操劳。彻底击垮了原本就病着的明睿帝,如今他每日躺着清醒的时间连三个时辰都不到,就是不想放掉手中的权力也由不得他了。

明睿帝的太子已去,又没有别的嫡子。于是便由身为长子庆王监国,内阁辅政,处理国家大事。于是原本应该送到明睿帝御案上的请战书此刻躺在了庆王的桌子上,等待着决定的朱批。

庆王翻开了折子,见内阁的票拟是同意此事。他想了想也没有什么好拒绝的理由,反正明珏这个前太子是不会再有机会跟他抢皇位了。如今他既然愿意傻傻地去前线替自己卖命自己为何不同意。这样想着他便提起朱笔在内阁的恢复上添上了同意二字。

他现在已有监国之权,代行皇上的朱批,却还是迟迟得不到太子的名号,让他每每想起都不由地生恨。他恨自己的父皇,一手提拔了自己却又迟迟不肯干脆地将皇位交给自己继承,可他纵然再怎么恨,也要每日去宫中请安,装作是一个盼着父皇早日康复的孝子。

“父皇今日可醒着呢?”庆王背着双手踱步到了明睿帝的寝宫前问守着的总管太监道。

“哎呦喂,是庆王殿下到了。”老太监惊呼一声,抹了抹根本不存在的眼泪接着道,“真是难为殿下有孝心,每日里日理万机还要来抽空看皇上,皇上这会儿刚刚醒过来,精神还不错。”

“应该的,本王进去看看。”庆王抬脚进去,隔着明黄色的龙帐道:“儿臣给父皇请安,父皇可大好了?”

“是庆王啊!来过来坐。”明睿帝掀开帐子,拍了拍自己的床道。

“儿臣不敢。”庆王没有依言坐到明睿帝的龙床上,而是起身坐上了附近的一个凳子。

“你永远都是这么谨慎,”明睿帝说着,也叫人听不出褒贬来,“近日来可有什么大事吗?还在与蒙古军交战吗?”明睿帝一好些便关心政事,而对于辛苦操劳的庆王却没有多大的兴趣。

不过庆王虽然不满却也不好表现出来,一一地将明睿帝所问答了。然后开口敲打睿帝道:“父皇,如今倒是有不少大臣上书请立太子,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不过都被儿臣斥回了,儿臣说:父皇春秋鼎盛,他们居然敢说什么国不可一日无君,居心实在不良。”

“你做的对。”睿帝道。其实庆王这已经是□□裸地提醒他立自己为太子了,但是他还是选择了无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