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观代谢,视行为,了解健康状况(2)
第25章观代谢,视行为,了解健康状况(2)
有害脂肪(饱和脂肪):富含于肉类、肉产品、家禽肉中含有的动物脂肪中,如猪油、奶油、黄油、乳酪等,它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堵塞血管,易引起心脏病、高血压,还有迹象表明此类脂肪会加速癌细胞生长。以肉食为主的人寿命不长,主要就是因为吃肉的同时摄取了太多的有害脂肪。如以100克重量为标准,瘦羊肉含脂肪13.6克,瘦牛肉含6.2克,兔肉含0.4克,而瘦猪肉却含28.8克。所以说瘦猪肉不等于低脂肪,吃多了,脂肪的摄入量也会提高。
利弊兼具脂肪(多重不饱和脂肪):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不饱和的脂肪油会给人的心脏带来好处。而事实上并不那么简单。一方面,它会产生可转移脂肪(威胁人体健康的脂肪),另一方面,只有当蕴含在其中的各类脂肪达到平衡时,不饱和脂肪油才会利于健康。例如:富含在各类蔬菜油中的omega-6脂肪酸,虽然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但摄入过量会加速癌细胞增长。
危险脂肪(可转移脂肪):富含于人造油及各种油炸食品中,是由未饱和脂肪经人工加工形成的。尽管许多食品制造商都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减少可转移脂肪的产生,但在某些快餐食品中还会突然出现。因此,一定要先看食品标签。可转移脂肪是所有脂肪中对心脏最为有害的一种。并有导致乳腺癌的可能,建议女性尽可能少地食用此类脂肪。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食物感觉并不油腻,但却隐藏了许多油脂,属于高热量食物,如:杏仁果一粒约有9大卡,核桃一粒约有23大卡,开心果一粒约有5大卡,花生一粒约有5大卡,腰果一粒约有9大卡,瓜子一粒约1卡,所以对想要减重的人以上食物要忌口。此外,烹调食物要避免油煎、油炸的方式,肥肉、猪皮、鸡皮、鹅肉皮等含动物油脂高的食物要忌食。
§§§第七节盐多有害健康
膳食指南中对食盐摄入多少没有做出明确规定。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同时含有少量的钾、镁、钙等人体生理必需的元素。食盐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盐看得很珍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五味之中,惟此不可缺。”盐为什么这么重要呢?芽这是因为人体得不到足够的盐,便会生病。心脏没有它,就会影响正常的跳动;胃里少了它,就会使胃酸缺乏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长期不吃盐,人就全身无力,还会头晕、全身肌肉抽搐等等,医学上叫做“失盐病”。食盐具有维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保持神经和肌肉的应激性,调节生理功能等重要作用。另外,食盐还有抑菌、灭菌、防腐作用。
既然食盐的作用这么重要,有人认为,要想身体强壮就得多食盐,这种看法也是片面的,错误的。摄入食盐过多,便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一般认为,成年人每天约需要食盐2~3克,最多7克。除了因高温、强度劳动、慢性腹泻或服利尿剂等原因而出汗或排尿过多需酌量增补外,不要增加食盐量。食盐过多,会增加心肾功能负担,成为有碍健康的因素。科学证实,食盐过量与高血压也有密切关系。1982~1995年,芬兰公民保健所对1173名成年男子和1263名成年女子的心血管疾病发病以及死亡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人体每天摄入的食盐量每增加6克,死于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别增加50%和1/3,死于其他疾病的危险增加20%。
§§§第八节西式快餐多吃无益健康
西式快餐的烹饪方式以油炸、煎、烤为主,这就决定了其各种营养素的配比不可能合理。经测算,一份麦当劳快餐(汉堡、薯条、苹果派及奶昔)提供的能量为1185~1466千卡,占3岁儿童每日供给量标准(2da)的88%~113%,占13岁少年2da的49%~63%。其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40%~59%。一份肯德基快餐中脂肪提供的能量也占总能量的50%左右。而绝大多数西式快餐中维生素a、c含量不足2da的10%;维生素b1、b2的含量低于2da的20%;钙、铁的含量低于2da的20%,有的甚至不足2da的10%。
由此可见,西式快餐是高脂肪、高热量、低维生素的食品。经常吃西式快餐不仅增加了能量的摄入,而且使得脂肪占总能量的比例也增加,同时降低了高不饱和脂肪和纤维素的摄入。吃的次数越多,有害作用也就越大。
1998年美国一项有关食用快餐与肥胖关系的研究发现,每周食用快餐的次数与总能量的摄入量和脂肪占总能量的比例呈明显正相关。
营养学家也发现,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已经导致了某些健康问题。我国在上海、广州、哈尔滨、济南四城市对1万多名小学生和幼儿园孩子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0%~90%的孩子吃过西式快餐,但平均每月吃1次或1次以下的占绝大多数,吃的次数最多的为1年99次。与美国青少年相比,我国少年儿童目前吃西式快餐的频次还不会构成营养问题,但其发展趋势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营养专家告诫少年儿童及其家长们:最好不要在晚上食用西式快餐;不宜多吃含热量高的薯条、香肠、苹果派等油炸食品;尽量选择有蔬菜的品种,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不足;注意一天的膳食平衡;限制食用西式快餐频率。
§§§第九节控制零食食用益于健康
该不该让孩子吃零食呢?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
营养学家认为: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特殊时期,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比成年人相对要多,三餐之外,再吃一些有益于健康的小食品,能够为身体发育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孩子们还能够从零食中得到一定的享受。因此,可以让孩子适当地吃一些零食。
零食中含的营养素远远不如正餐食物中的营养素均衡、全面,零食中的糖含量一般明显高于正餐,经常吃零食会引起龋齿、营养素摄入不足等问题,所以,允许孩子吃零食,但不能够以零食来代替正餐,应当让孩子从一日三餐中获得他们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除此之外,应该注意买营养价值高、卫生干净的小食品做零食。对年龄大的中学生,家长应该教他们选择营养相对均衡、全面的零食,并指导孩子控制、安排吃零食的时间,使孩子们吃零食得到快乐,又有利于健康。
吃零食要注意什么呢?
(1)零食应该在两顿饭之间吃,不要在接近正餐时吃,以免影响食欲。
(2)临睡前不要吃零食,原因一是睡前吃零食会增加胃肠负担,影响睡眠;二是睡前吃零食如果不注意刷牙,残留在牙缝中的食物残渣会不利于牙齿的健康,长期下去会生龋齿。
(3)看电视时尤其注意控制吃零食的量,如果不加控制,容易不知不觉地吃进太多的小食品。看电视多的孩子好发胖与边看边吃零食不无关系。可以在看电视时只拿出一定量的小食品,吃完不再加。
健康专家认为,下面一些零食对人的健康有害无益,应该尽量少吃或者不吃。
爆米花:用传统爆花机爆出的米花,铅污染非常严重,经常吃这样的零食,容易引起慢性铅中毒。
果脯、蜜饯:在这些食品加工过程中,原来水果中所含的维生素c基本完全被破坏,而加工中所用的白砂糖纯度可达99.9%以上,如此纯的糖中除了大量热能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营养,而食用这样多的糖,还会导致维生素b和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另外,有些果脯等食品中可能还含有防腐剂,经常食用会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