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 书穿之我不是主角 - 三奇嘉会格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8章

李啸玄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情有些沉重,他并非不知道这朝堂中,多的是趋炎附势欺软怕硬的小人,而宦官尤甚,但不想他们居然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如此强盗之事,更何况这里是天子脚下,帝王之都,若是被邻邦使节看到,对泱泱帝国的影响不可估量。

他打算利用监察御史的职权,办这件案子。

等他又看了一会儿再去寻王素素,她却早已不见踪影了。

风大和雪三看到了他的手势连忙上前听令,李啸玄这些天第一次回了郡王府,取了笔墨纸砚,却迟迟无法落笔。

如果此事是杨卫瞒着上面做的,他不会如此嚣张,何况京城乃是天子脚下。那么,就有可能是这些皇上都知道,而他如果贸贸然直言进谏,说不定会触到皇上的龙须。李啸玄揉了揉眉心,他知道,这些年王忠赞得势,不仅仅是因为当年曾在安史之乱中曾扶持过当今皇上登机,更重要的是因为王忠赞作为新兴的权贵代表,能够与先皇所遗留下的势利保持平衡,否则平衡一旦打破,旧皇党又会蠢蠢欲动。

思索片刻,李啸玄还是决定以巡察御史的身份,召见徐暮。为此,他特意更衣沐浴,郑重地写了封书信给徐暮,让风大快马带去。

徐暮来得很快,他很明白这位郡王爷在未来可能会有的地位,虽然他一直跟着干元帝贴身服侍,入宫多年,甚得信任,但毕竟是个宦官,与皇族如何能比?

李啸玄对他也很客气,着人端茶递水后,还上了一桌点心,二人先是闲聊了一会儿,李啸玄才转入正题道,“徐公,想向您请教一事,不知当否?”

徐暮是何其精明的人,李啸玄越是谦和谨慎,越说明接下来这件事绝不是小事,他自然很是谦恭道,“郡王殿下但问无妨。”

“这宫中的御贡,如今依然是从各地税赋中所出么?”

徐暮微微愕然,讶异地抬起了头。

李啸玄从他的表情就明白自己的猜想没有错,宫市一事,徐暮是知道的,只是,却不方便让别人知道。而皇上必然是不知道的,否则徐暮完全可以立刻坦然回答。

如今京中的御贡每日是有一定数目的,从京城中出,也有从地方上出的。如果这些物资很多都来源于坊中和两市,那么剩下那些物品去哪儿了呢?

李啸玄没有再问,因为知道问也不会问出什么结果,并且他相信这一个问题足够让徐暮收敛,徐暮还没有明确回答,李啸玄就轻易地将话题带了开去。

徐暮是明白人,临走的时候,躬身对着李啸玄许诺,一定会严加管束宫中宦官,绝不让他们做出欺压百姓,徇私枉法之事来。李啸玄点头表示对徐暮治下严明的钦佩,并且希望他能够将下面的人也约束好。两个人的谈话时间不长,看似云淡风轻,但却让徐暮胆战心惊并且深感肉痛。

徐暮从郡王府出来,立刻有暗卫紧紧跟上,可徐暮毕竟是老狐狸,他也知道李啸玄不会那么轻易就让他糊弄过去的,于是装作若无其事地回宫继续当差。

李啸玄本也没指望暗卫一天就能回报结果,从郡王府中出来,在朱雀大街正遇上策马徐行而来的景浩然,两个人一同去喝酒,看到酒,李啸玄露出了留恋的神情,显然是又想起了前夜的王素素,想到那个吻,李啸玄忍不住面露笑容。

“是什么让你笑得这么,额,春意盎然?”景浩然在一些歪词还没出口之前及时刹车,替换了一个不会被揍的词。

李啸玄斜睨了他一眼,表情居然不似平时那么冷酷,让景浩然很惊讶。

“你怎么会懂呢?”李啸玄笑着,泯了一口桑落酒。

时值九月,把酒桑落,赏菊听风,这滋味,别有一番风情。

可是景浩然却觉得自己已经进入了冬天,颓丧道,“最近王忠赞那老家伙十分嚣张哪,你真的不回来亲自治治他?要不是还有陈阁老几个门生顶着,我可真想立马走人了。”

李啸玄抬眉问道,“怎么?”

景浩然斟酒,对他抱怨道,“他新推举的礼部侍郎根本连《周礼》是什么都不知道,听说是他的一个远方表侄,好不容易我用你举荐的那个国子司业顶上了,结果昨天,听说H和吐蕃又都蠢蠢欲动,在阳关之外屡屡骚扰,王忠赞又推举自己的两个女婿苏毅白和魏少卿任从一品骠骑大将军和正二品辅国大将军,他居然让这两个蠢材巡查边防,这是打算引狼入室吗?那苏毅白魏少卿连武举都不曾中,怎么能带兵打仗,这不是开玩笑么?可是偏偏皇上居然听了他和徐暮还有几个老臣的举荐,答允了。”

“你没有反对?”李啸玄觉得景浩然肯定提出了,也得到了一些人支持,但结果必然没有多大改变。毕竟前阵子他任一品巡察御史和陈阁老的几个门生任要职的事情让王忠赞很不愉快,所以适当的平衡也是需要的,但是这一平衡会不会造成另一种不平衡呢?李啸玄似乎有些明白皇帝的用意了,却不能肯定。

景浩然烦躁地喝了口酒,对李啸玄道,“我现在都要怀疑,王忠赞是故意把王素素赶出去好引诱你,没有你与他在朝上相抗,他更加胆大妄为了。”

李啸玄“如果他能想到这么高明的点子,他就不是王忠赞了。”

景浩然怪道,“难道你就真的那么相信那个女人?我觉得这件事很可疑不是么?而且你觉得有哪家的大小姐被赶出门之后居然还会做生意,现在居然越做越红火了,这不是太奇怪了么?”

摇着食指,李啸玄不赞同道,“那是因为你不了解她。”说起王素素,他觉得口中的茶都变甜了,想起她醉颜酡红的模样,他的心火又开始烧了起来。

“我觉得你是太饥渴了。”景浩然的话很直接,招来了李啸玄的白眼,李啸玄夺过酒壶斟满,斜视了他一眼道,“我觉得你是太寂寞了。”

景浩然嗤笑道,“寂寞?我?别开玩笑了,我身边樱红柳绿,笙歌曼舞,可比你去当打杂的好。”

李啸玄道,“我可是为了我的未来的幸福,我想安定了。”

景浩然的手顿了顿,笑道,“你别开玩笑了,当年多少名门闺秀的画卷放在你面前,你愣是一个都看不上,现在居然想安定了?你是认真的?”

李啸玄笑道,“别说我,来说说你吧。令尊令堂现在恐怕只要你愿意成婚,哪怕对方是青楼女子他们也愿意了吧?”

景浩然没有回答,安定两个字对他来说太陌生,或许,只是因为曾经太过难忘,所以未来才无法去期许。望着窗外庭院中的霞光,他迷离了双眼,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二人喝完酒,又吃了些点心,李啸玄突然很想念王素素的手艺,那些复杂的口感和丰富的滋味让他唇齿间留有余味,这么一想,便迫不及待地要回去。

景浩然很不待见现在这么没有出息的李啸玄,想到马上又要回去面对那一叠公文,他真想继续躺着吃果子喝酒,完全不想回紫微阁。

李啸玄回到家的时候,王素素的烧卖出笼,就见门前又围起了人排起了长队。王素素正在一一给他们包烧卖,收钱,忙得不可开交。

半遮住脸,卷了袖子,李啸玄把王素素拉到身后,笑着接过她手上的活来。

王素素擦了擦汗,松了口气对李啸玄道,“你可算回来了,你不在,我真要忙死了。”

这番话让李啸玄立刻干劲十足,而王素素则袖手在一旁笑盈盈地站着休息。

排队的人群中不少是熟人,他们纷纷和他们二人打招呼,众人看他们一副琴瑟和谐的样子都连声称羡,让王素素有些不好意思,可是转念想,她和李啸玄不过是合作关系,怎么自己竟会生出这种小女儿的心思来?

疑惑地看向李啸玄,却见他神色坦然,于是王素素越发为自己的那些小心思而汗颜。

这会儿一个老伯上来要买二十个烧卖,第二笼还没有蒸熟,于是只能让他再等等,老伯等得无趣,于是同他们搭讪道,“唉,你们是不知道,我可是从永阳坊过来的,这一路可真够远的,可是我们坊里那个做烧卖的味道一点都不好吃,真是的,我家小郎君还是喜欢吃你们家的,我只能大老远跑来买。”

老伯这番话得了不少人附和,这时候,一个十四五岁模样的小男孩也走上来道,“真的,我也是做蒸饼的,前阵子看大家都买烧卖,我也学着做了,可是怎么都做不像,不知这位娘子收不收徒弟,我想跟你学手艺,本来,其实我打算买一个吃了偷师的,但是,我吃了好几次,还是做不出那个味道来。”

李啸玄看了那小家伙一眼,小家伙也看向他,两个人目光对视了片刻又都移开了去。

小伙子低着头,表情有些沮丧,嘟囔道,“我就想不明白了,为什么同样的形状,同样的东西,怎么做出来味道偏偏不一样呢?”

王素素有些心动,偷偷给李啸玄使了个眼色,凑过去低声问他道,“收徒弟的话,我要怎么做呢?”

小伙子见有戏,连忙闪着亮晶晶的眼睛抬头看着王素素,一脸的诚恳和希冀,仿佛拒绝他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

李啸玄道,“你要开的酒楼中,不正缺人手么?你如果看着觉得他机灵,倒是可以让他来食铺中帮手,一边学手艺一边给你干活,月钱照付,如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