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番外朱轼篇 - 春归两相错 - 子不语我不语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春归两相错 >

??56.番外朱轼篇

56.番外朱轼篇

朱轼掀开竹帘,走进人声鼎沸的小酒馆。酒馆不算有名,但因为过了午夜酒钱减半,所以人比白天还要多,吵得人脑仁疼。“我们在这里!”谢良远远地瞧见他,跳起来笑盈盈地向他招手。他身旁有一个年纪很小的姑娘,粉白的圆脸,打扮的却像个小厮。听说殿下从外头新收了一个侍卫,想必就是这位。小姑娘话不多,有问必答,插不上嘴的时候就埋头苦吃。谢良显然很喜欢她。侍卫处年年有新人,没见他待别人这般殷勤。“殿下去京郊上香了,你还没回上话吧?”谢良叫人给朱轼添上碗筷。“还没。”朱轼饮下杯中酒,“怎么不是你当值?”“都是女眷,白鸢去更方便。我正好告一天假,和冯菁一起去铁匠铺逛逛。”说到冯菁,朱轼的注意力又回到小姑娘身上。“王府的生活可还适应?”他问她。冯菁连忙点头,违心地说:“还行。”“她怕殿下。”谢良笑着插嘴,“老鼠见了猫一样。”被戳中心事,冯菁涨红脸。朱轼当做没看见,微笑道:“不要紧,时间长你就能摸清他的脾气,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京城里有名有姓的主子都不好伺候,尤其是殿下这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身份,新人小心谨慎一点是对的。不然很容易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两年后。朱轼结束任务,重返京城。这时冯菁大败东海一刀的事已经传遍大街小巷,端贤破格给她升了一等。全京城都知道成王府出了位少年英才,年纪轻轻武功绝伦。“从今以后,我就和菁菁一块儿住啦。”白鸢也举起酒盏,一改平日不咸不淡的态度。冯菁能出头获得赏识,他一点都不意外。两年前他和她交手过,当时他就发现她功夫扎实,非寻常人可比。像这样的人,小成就是板上钉钉的事,至于大的,那要看机遇。机遇就是来京城挑衅的东海一刀。比武场上东海一刀屡战屡胜,口出狂言。本来轮不上冯菁应战,但偏巧东海一刀和大内侍卫秦风比试的时候,杀红了眼睛准备下狠手。两人翻滚到距离端贤很近的地方,冯菁本能地觉得不妙,伸手挡了一下。东海一刀…

朱轼掀开竹帘,走进人声鼎沸的小酒馆。

酒馆不算有名,但因为过了午夜酒钱减半,所以人比白天还要多,吵得人脑仁疼。

“我们在这里!”谢良远远地瞧见他,跳起来笑盈盈地向他招手。

他身旁有一个年纪很小的姑娘,粉白的圆脸,打扮的却像个小厮。听说殿下从外头新收了一个侍卫,想必就是这位。

小姑娘话不多,有问必答,插不上嘴的时候就埋头苦吃。

谢良显然很喜欢她。

侍卫处年年有新人,没见他待别人这般殷勤。

“殿下去京郊上香了,你还没回上话吧?”谢良叫人给朱轼添上碗筷。

“还没。”朱轼饮下杯中酒,“怎么不是你当值?”

“都是女眷,白鸢去更方便。我正好告一天假,和冯菁一起去铁匠铺逛逛。”

说到冯菁,朱轼的注意力又回到小姑娘身上。

“王府的生活可还适应?”他问她。

冯菁连忙点头,违心地说:“还行。”

“她怕殿下。”谢良笑着插嘴,“老鼠见了猫一样。”

被戳中心事,冯菁涨红脸。

朱轼当做没看见,微笑道:“不要紧,时间长你就能摸清他的脾气,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京城里有名有姓的主子都不好伺候,尤其是殿下这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身份,新人小心谨慎一点是对的。不然很容易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两年后。

朱轼结束任务,重返京城。

这时冯菁大败东海一刀的事已经传遍大街小巷,端贤破格给她升了一等。全京城都知道成王府出了位少年英才,年纪轻轻武功绝伦。

“从今以后,我就和菁菁一块儿住啦。”白鸢也举起酒盏,一改平日不咸不淡的态度。

冯菁能出头获得赏识,他一点都不意外。两年前他和她交手过,当时他就发现她功夫扎实,非寻常人可比。像这样的人,小成就是板上钉钉的事,至于大的,那要看机遇。

机遇就是来京城挑衅的东海一刀。

比武场上东海一刀屡战屡胜,口出狂言。

本来轮不上冯菁应战,但偏巧东海一刀和大内侍卫秦风比试的时候,杀红了眼睛准备下狠手。

两人翻滚到距离端贤很近的地方,冯菁本能地觉得不妙,伸手挡了一下。

东海一刀是练家子,当即像嗅到血腥的野兽,放弃秦风,引冯菁上比武场。

招招致命,冯菁哪还顾得了思考,当即放开手脚全力应战。

蛰伏了这么久,这一战真是畅快淋漓。

谢良当时不在场,不然准要拍手叫好。

“从今以后,我就和菁菁一块儿住啦。”白鸢也举起酒盏,一改平日不咸不淡的态度。

人逢喜事精神爽,朱轼再看冯菁,只觉得小姑娘长大许多,有了些姑娘家的样子。不过到底是习武之人,脸上更多的是英气勃勃。

此后每次相见,她都有成长。时光飞逝,转眼又是两年。

谢良受伤,朱轼接到命令连夜返京。

出乎意料的,端贤决定和冯菁一起去乌奇。

按理该是白鸢去。她是跟随殿下多年的老人,出行的经验丰富,也会伺候人。虽说她主动要求留守京城,但殿下的决定绝不会取决于她的意愿。

只有一种可能,殿下选择带冯菁一起走。

这里面一定有特别的原因。

是什么呢?

不好猜。

不过殿下总有他自己的原因,朱轼也没多想。

京中的几个月比想象中的更加安宁,几乎无事发生。

朱轼偶尔听听庞拂余唠叨,日子不算无聊。

直到殿下孤身回来,脸色很不好看。

想必是事情办的不顺,可是两个人出去,怎么一个人回来?天门关距离京城路途遥远,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

殿下给的说法是:冯菁有事耽搁,不日就会返京。

明眼人都知道这说了等于没说,但借个胆子也没人敢再问。

殿下瘦了很多,但没有休息,很快把各种工作安排下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