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苦乐
仿佛是一夜之间,叶云仙和贾嗣忠通奸的事就传遍了乐安,甚至第二天,连清河都有一部分人知道这件事了。泼粪之类的小把戏,在这件事面前不值一提。因为现在,连清河分号的生意都开始受到影响了。
“可我的意思是说,大家总不能不买布吧?谁不得穿衣服?穿衣服不就得买布?”有顺有些困惑的问段慕鸿。
“可人家不一定非要去你家买。”段慕鸿闷闷不乐道。“清河也有一家春秋战国布庄,记得不?――而且人家货比咱们全。现在傅行简恐怕是赚的盆钵满满――呵!满的恐怕都要溢出来了。”
这是实话。自打鸿升停了工。鉴于乐安总号虽说被烧作白地不能复工。但清河分号的生意还是得做的。段慕鸿于是不得不亲自押船去松江,从别人那里花费比原先成本高了三成的价钱买布,再运回来摆在清河分号卖。如此一来,几经折腾后。刨除成本,人工,路费。段记布庄清河分号,最后基本上只能赚到一成红利。“
“基本接近赔本赚吆喝。”段慕鸿总结道。她把账簿向前一推,对段慕昂冷静地说:“显扬,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再这样下去,迟早要赔本,然后赔死。”
段慕昂不置可否。但是他的才能主要集中在经营上。论开拓,他的思路开阔远不如段慕鸿。所以他只能干着急。
“・・・・・・・算了,这个月底之前,我再去一趟松江。先保证店里不缺货。然后做完了今年,咱们再另寻出路。”段慕鸿安慰段慕昂道。段慕昂点点头,心事重重的告辞离去了。
段慕鸿出了书房,心里烦闷的很。想了想,她决定带着有顺出去逛逛。顺带给诚儿买些核桃仁儿之类的补补脑子。诚儿最近学说话进入了一个瓶颈期,经常说不真切。一个北方小孩,却前后鼻音不分,令段慕鸿头痛至极。她于是对谢妙华说:“我去给小孩儿买点核桃――补补他的脑子。”
谢妙华不乐意了,有了孙子她就忘了女儿。所以她反唇相讥:“你才补脑子。”
段慕鸿和有顺一人拎着一大袋子冰糖核桃仁儿回到段家大院时,太阳已经高悬正空,是该吃午饭的时候。段慕鸿路过心苑,很意外的看到了那个老太太身边侍候的紫皮改锥。手里端着一份饭菜,正过街老鼠般的溜着墙根儿跑着,生怕被段慕鸿逮住。
“喂,你――”段慕鸿懒洋洋的喊她。“你给我站住!”
丫鬟愁眉苦脸的站住了。随即大概又觉得自己这副死了爹的嘴脸应对如今段家大院的当家人恐怕不大好,于是强挤出一副笑脸讨好笑道:“见过四爷,奴家名叫――”
“我管你叫什么东施西鬼南北叫花鸡,你叫什么管我屁事?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吗?”
丫鬟低下头,知道自己应该老老实实说因为我得罪过您。但是她又想着自己抖个机灵也许四爷会放过自己。于是自作聪明道:“因为四爷看我・・・・・・・面善吧?”
段慕鸿扑哧一声笑了。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她叹为观止的点点头,顺着改锥的话往下说道:“的确,我看你十分面善,倒叫我想起从前见过的一位神仙。”
改锥果然又惊又喜的抬起头望着她,登时得意忘形的凑趣道:“是吗?大爷看我像谁?”
段慕鸿慢悠悠的说:“我看你啊,十分的面善。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特别像――”
改锥笑得嘴巴都要咧到耳根子上了。
“――我在金龙寺壁画里见过的母夜叉――”
改锥的笑容僵在脸上。
“――手里拿的钢叉。”
改锥的笑瘫的几乎要被冻在脸上。
段慕鸿则是笑得很欢喜,一边笑一边道:“呀,你长得真是很喜庆,我越看越觉得你不像夜叉的钢叉,毕竟像一支改锥。嗨!往后你就改名儿叫做改锥吧!多好听!形象,还好记!”
改锥的脸快垮到地上去了。
“噢我忘了,你这个改锥听说是力气很大。往后你也别在老太太院子里呆着了,多浪费你这一把好力气?以后,你就去厨下运泔水罢!”
说完,她抛下面如死灰的改锥,准备扬长而去。
“段慕鸿!”一个苍老的声音说,然而充满了愤怒。段慕鸿回过头去看向心苑,眉毛登时挑的老高:“哟,是祖母啊?您瞧我这记性,我都忘了您还在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