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秦淮茹的团队挑战
秦淮茹最近眉头一直紧皱,她的团队接到了一个极为棘手的项目。这个项目不仅紧急,而且难度极高,更麻烦的是需要和其他单位合作。这对于一直以来在四合院中精于算计的秦淮茹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团队会议室内,气氛凝重。秦淮茹坐在主位,看着面前自己的队员们。队员小李是个急性子,他率先开口:“秦姐,这次的合作单位可不好对付啊,我听说他们要求特别多。”
秦淮茹微微皱眉,“我知道,但是这个项目我们必须做好,这对我们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队员小王比较沉稳,他接着说:“秦姐,关键是我们和他们在理念上有很大分歧,他们那种老套的思路根本不适合这个项目,可他们还固执得很。”
“是啊,还有资源分配问题,他们似乎想把大部分资源都揽过去,这可不行。”队员小张也抱怨道。
秦淮茹沉思片刻,“大家先别急,我们得和他们好好沟通。明天先开个联合会议,我会在会上提出我们的想法,看看能不能协调。”
第二天,联合会议室内。合作单位的负责人是个叫赵刚的中年男人,性格强势,自以为是。他带着自己的团队早早地坐在会议桌一侧。
秦淮茹带着自己的队员走进会议室,笑着打招呼:“赵主任,您好啊,咱们今天可得好好商量一下这个项目。”
赵刚只是微微点头,“嗯,开始吧,我们时间都很宝贵。”
秦淮茹也不介意他的态度,开始阐述自己团队的理念:“赵主任,我们认为这个项目应该以创新为主,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
赵刚却不屑地哼了一声,“创新?那都是些不靠谱的东西。我们有多年的经验,按照我们的老方法稳扎稳打才是正途。”
秦淮茹的队员们听了都有些气愤,小李忍不住站起来,“赵主任,您不能这么说,时代在发展,老方法不一定适用于现在的情况。”
赵刚瞪了小李一眼,“你个毛头小子,懂什么?我们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秦淮茹连忙打圆场,“赵主任,您别生气,小李也是为了项目好。我们可以把两种方法结合一下嘛,取长补短。”
赵刚却不依不饶,“没什么好结合的,我们的方案已经很完善了。”
会议陷入了僵局,秦淮茹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她对队员们说:“我们不能和他们硬来,得想办法从侧面说服他们。小王,你去收集一些采用新方法成功的案例,我们下次用事实说话。小张,你去和他们团队的其他成员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
队员们领命而去。小张在和合作单位的普通成员交流中发现,其实他们中也有一些人对赵刚的方案有疑虑,只是不敢说出来。其中一个叫刘梅的女员工偷偷对小张说:“其实我们也觉得应该尝试一些新的东西,但是赵主任太强势了,我们没办法。”
小张眼睛一亮,“刘姐,那你们可以一起和赵主任说说啊,大家都是为了项目好。”
刘梅无奈地摇摇头,“没用的,他不会听的。”
另一边,小王也收集了不少案例,交给了秦淮茹。秦淮茹再次约赵刚见面。
“赵主任,您看这些案例,都是采用新方法取得成功的,我们真的可以尝试一下。”秦淮茹诚恳地说。
赵刚看了看案例,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这些只是个例,不代表我们这个项目也适用。”
秦淮茹继续劝说:“赵主任,我们可以先小范围试点一下,如果不行,我们再调整。而且,资源分配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重新商量,大家公平合理地分配,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项目。”
赵刚沉思了一会儿,“那好吧,先试点看看,但是如果出了问题,你们要负全责。”
秦淮茹松了一口气,“没问题,赵主任,我们会全力以赴的。”
然而,试点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资源分配虽然重新调整了,但是合作单位的一些成员故意拖延进度,他们还是对新方法不信任。
小李又着急了,“秦姐,他们这样故意拖后腿,项目什么时候能完成啊?”
秦淮茹冷静地说:“别急,我们多去现场指导,让他们看到新方法的优势。”
秦淮茹带着自己的技术骨干来到试点现场,亲自示范新方法的操作,向合作单位的成员讲解其中的原理和好处。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叫孙强的年轻员工对新方法产生了兴趣,开始积极学习。
“秦姐,我觉得这个方法真的很不错,比我们原来的方法效率高多了。”孙强兴奋地说。
秦淮茹笑着鼓励他,“是啊,小孙,你好好学,以后肯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孙强的带动下,其他一些员工也开始转变态度,试点工作逐渐顺利起来。但是,赵刚看到这种情况,却有些不高兴了。他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秦淮茹,你们这样私自推广新方法,经过我同意了吗?”赵刚怒气冲冲地找到秦淮茹。
秦淮茹耐心地解释:“赵主任,这也是为了项目能顺利进行啊,而且大家都觉得新方法不错,您可以去看看效果。”
赵刚不听,“不行,我还是觉得老方法可靠,这个试点必须停止。”
秦淮茹无奈,又和赵刚争论起来。这时,孙强站出来对赵刚说:“赵主任,我们真的觉得新方法好,您不能因为您的固执就否定它啊。”
赵刚没想到自己的下属会反驳他,他指着孙强,“你懂什么?反了你了!”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其他员工都不敢说话。秦淮茹知道,这个时候必须稳住局面。
“赵主任,我们先冷静一下。我们可以再开个会,让大家都说说对新方法的看法,然后再做决定,您看怎么样?”秦淮茹提议道。
赵刚哼了一声,“好吧,那就再开一次会。”
在会议上,孙强和其他一些支持新方法的员工纷纷发言,讲述了新方法在试点过程中的优势和效果。赵刚听了之后,虽然还是有些不情愿,但也不好再强行反对。
“好吧,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那我们就继续用新方法,但是一定要保证项目质量。”赵刚说道。
秦淮茹终于解决了理念分歧的问题,但是资源分配又出现了新情况。随着项目的推进,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新方法的应用中,这就需要重新调整资源分配计划。
合作单位的财务负责人是个叫钱华的女人,非常小气,她不愿意增加对新方法的资源投入。
“秦淮茹,你们不能总是要求增加资源,我们的预算是有限的。”钱华不满地说。
秦淮茹耐心地解释:“钱主任,这是为了项目能更好地完成啊,现在新方法需要更多的资源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资源不足,可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钱华却不买账,“那是你们的事,我们不能再增加资源了。”
秦淮茹没办法,只好又去找赵刚商量。赵刚也有些为难,“秦淮茹,钱华那边不好沟通啊,她把预算看得很紧。”
秦淮茹想了想,“赵主任,我们可以从我们自己的资源里先调配一部分,但是长期来看,还是需要合理调整整体的资源分配。”
赵刚点点头,“那你们先调配吧,我再和钱华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