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学’ - 团宠文对照组养崽日常 - 柿十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关于‘上学’

关于‘上学’

一只烤鸭,孟芫分了一半给颜香,另一半他们一家子吃,半只鸭子只有一条腿,他们家有俩孩子,汤汤说给弟弟吃,鱼鱼说给姐姐吃,孟芫提着半只鸭去厨房,把鸭腿掰下来,哐哐几下,将鸭腿剁成小块,俩孩子一人一半。

很好,她真是个大机灵鬼。

孟芫暗暗为自己点赞,她刚给汤汤鱼鱼分完,家里便来了个陌生人。

部队的学校九月份开学,家属院和附近大队的人都可以给自家年龄合适的孩子报名,部队这边凡是家里有适龄的小孩,就会有专门的人上门做登记,遇上那不给孩子上学的家长,她们会特地劝一劝。

来孟芫家的人姓李,李大姐在家属院另一边住,不怎么过来这边,和孟芫她们也不熟,她来前听人说过,秦家的俩娃娃不是这t两口子亲生的,说是秦副团姐姐的孩子,外人都说秦家两口子厚道,娃娃养的也好。

李大姐不以为意,给口吃的就算养的好,养的好不好要看愿不愿意让娃娃上学嘞。

李大姐见孟芫时眼前一亮,漂亮的小媳妇她见了不少,孟芫算是数一数二的,进院子时她暗里点点头,院子收拾的不错,蛮漂亮的,她刚坐下,孟芫便端了杯糖水给她,李大姐心道这是个会做人的,她喝了口糖水说明来意,见孟芫眉头微皱,她糖水也不喝了。

果然如此,哪有掏心掏肺对外人好的,就是做做面子而已。

她正要开口劝孟芫,孟芫先开口了,“上学的事我会和秦秩还有孩子们商量,明天给您答复行吗?”

部队建了小学和托儿所,托儿所分大班和小班,大班收汤汤和鱼鱼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按照李大姐的说法,是想让汤汤和鱼鱼上托儿所大班。

针对孩子上学这种大事,孟芫认为一家人商量下比较好,其次,孟芫其实在汤汤和鱼鱼上托儿所大班还是小学一年级之间犹豫,她家俩孩子九月份将近五岁半,上小学也算适龄,但她又觉得上小学会不会太早,俩孩子还小,去托儿所做做游戏唱唱歌也挺好的……

至于俩孩子不上学,孟芫没想过,不说旁的,就说她家鱼鱼,那小子好热闹,爱跑出去玩,到时候别的小伙伴都去上学了,他一个人在家,不得无聊到把兔子撸成秃子。

汤汤则是从孟芫教她认字算术起便对学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估摸她刚提出‘学校’二字,小姑娘就迫不及待要背上小书包去上学。

李大姐见孟芫都这么说了,心里叹了口气,“那成,你和孩子舅舅好好商量商量,托儿所也不贵,一个月一块五,还管一顿中午饭。”

李大姐说完顿了下,一个月一块五是不贵,但秦家就秦秩一个人赚钱养家,孟芫现在还怀孕了,以后又是一大笔开销,俩小孩一个月就要三块钱,也不知道夫妻俩愿不愿意出。

孟芫家是李大姐通知的最后一家,她想了一路要是孟芫不同意,她该咋劝她,回家看到自家俩皮猴子在厨房成精,她一手一个拧着耳朵揪出来,“赶明给送学校,让老师给我收拾你俩。”

俩半大的孩子不说话,根本不想去学校挨收拾。

晚上吃过饭,他们一家四口围坐在一起,孟芫和秦秩神色严肃,汤汤和鱼鱼右胳膊放在左胳膊上,端端正正坐在那里。

关于秦昭秦昱上学系列问题讨论大会既首次家庭会议正式拉开序幕(划掉)

以上都是孟芫同志的幻想,事实是,吃过饭他们一家四口坐院子里乘凉,孟芫手里的蒲扇有一下没一下扇着风,汤汤和鱼鱼挨着说弟弟妹妹的事。

知道舅妈肚里有俩娃娃,汤汤和鱼鱼更新奇了,一会儿问是不是和他们一样,一个男娃娃一个女娃娃,问后自个儿又不满意,想要俩弟弟或俩妹妹,叽叽喳喳没完没了,孟芫原先和他们聊的很好,后来吵的实在不行,她捂住俩小孩的嘴,吵嚷声戛然而止。

师傅终于不念了。

“还吵吗?”孟芫问被强制闭麦的汤汤和鱼鱼。

汤汤和鱼鱼被捂住嘴,没法出声,晃着小脑袋表示不吵了。

孟芫松开汤汤鱼鱼,和他们讲了上学的事情。

鱼鱼没想到铁蛋刚抱着他嚎完,他竟然也要去上学?!

“舅妈,我可以不去上学吗?”鱼鱼心存侥幸地问。

“可以。”孟芫在鱼鱼越来越惊喜的眼神中说:“到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去上学,没人陪你玩,你只能在家和舅妈玩,可以吗?”

不可以!

鱼鱼哀嚎一声倒在舅舅怀里,秦秩好心将他扶起,鱼鱼被迫坐直,“那学校有人陪我玩吗?”

“学校有好多小朋友,还有体育课,劳动课,都能玩。”孟芫哄小孩,“汤汤呢,要去上学吗?”

汤汤认真地点点头,“要。”

鱼鱼也愿意了,“我也要,我要和姐姐一起。”

很好,上学的问题解决了,现在的问题是上小学还是上托儿所。

“去托儿所会有很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一起玩,老师会带你们唱歌做游戏。上一年级的话,老师会带你们学习新的知识,能在劳动课玩。”

孟芫列举出二者的好处让汤汤和鱼鱼选,至于托儿所中午管一顿饭的事,鉴于会对某位小朋友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左右他的判断,孟芫暂时没说。

汤汤和鱼鱼第一次做这么大的决定,愁得脑袋抵着脑袋,鱼鱼喜欢和年纪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汤汤则是想去一年级,又想去托儿所,一时抉择不出来,她目光锁定在场的两位大人。

“舅舅觉得汤汤应该去托儿所还是一年级?”舅妈让她们自己选,那汤汤先问问舅舅的意见。

秦秩没有贸然决定,而是问她,“汤汤想去哪?”

汤汤苦恼了一会儿,小声道:“汤汤想去托儿所。”

“那就去托儿所。”秦秩一锤定音。

汤汤和鱼鱼上学的事便定了下来,第二天一早,秦秩上班顺路给俩孩子做了登记,他前脚走,李大姐后脚上班,上班后一直没等到孟芫过来登记,她唏嘘几声,打算去孟芫家劝劝。

“你去哪?”

听到同事问,李大姐想也不想回答:“去秦副团家劝劝,总不能老是把孩子关到家里不上学吧。”

“秦副团?”说话的那人一脸疑惑地翻出登记册,“秦副团一早就来给他俩外甥登记了啊。”

“什么?”李大姐不信,她一早都在这儿等着,咋没看见,她一把抢过同事手里的登记册,看到俩个紧挨着的名字,悻悻然道:“我还以为秦副团媳妇不愿意送娃娃上学呢。”

那同事嘴上打趣了她几句,暗地里翻了个白眼,这李大姐别的凑合,就老觉得知人知面不知心,别人都没她看的明白,谁要夸别人几句,她非挑出刺,说上一两个不好来反驳人家。

估计巴不得人不让孩子上学,她好去劝,让别人看看她是多好的个人。

差点被人上门劝的孟芫对此毫不知情,她正在和颜香研究给汤汤鱼鱼缝书袋,托儿所大班不需要买书,孟芫不打算给俩孩子买书包,打算先给他们弄个挎包背一背,等上一年级再给俩孩子买新书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