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马家非马案中案(6) - 最强赘婿 - 夜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最强赘婿 >

第一百六十三章马家非马案中案(6)

“漕运衙门?哪里的漕运衙门?”大景京师本就在鱼米之乡,所以漕运不过是为了北方的军粮运输以及南方的一些转运腾挪事宜,所以,在大景立国之初,不过是在京师设置了一个京畿都运漕运衙门,主官称作都漕运使,正四品。属下有知事,正八品;提控案牍,从九品;属官监运,正九品。

而在征运漕粮的有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河南和山东六省承宣布政司则设有五品的各省漕运使掌管各自布政司的的漕运事务以及漕运运军。

张守业所在的德安府属于湖广布政司,不过还是要询问一声以免出错不是么?

“湖广漕运使衙门的书吏,叫做赵捷。”

“他在那里办差?”“武昌府漕运使衙门。”

到了这个时候,张守业是有问必答,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就连随后他和德安府一众官员,弄虚作假宰白鸭结案的事情都一一说了个清楚明白。还按照王仲的要求在记录上签字画押,表示说的都是实情,并无虚假。

“好了,就到这里吧,回去以后,继续做你的德安府巡检,别的不要去管。”

“那我不会有危险吧?”

“小心一些,应该不会。”

王仲的回答让张守业千恩万谢的走了,临走的时候,还把自家的侄子张四爷叫到一边,说了好几句话,才出门上马而去。

“大人,我们那这些东西,不犯忌讳么?”

在重回武昌府的路上,高辉有些愁眉苦脸的低声问着王仲。在离开德安府开始,他早就想问了,直到这一会儿才鼓足勇气,问出了口。

看着他的样子,王仲觉得极为好笑,不就是临走的时候,张四爷按照他叔叔的吩咐塞过来几张可以再武昌府见票既兑的某个银号开出的银票么?只是数额有些吓人,每一张都是一千两。

在拿出来的时候,张四爷那肉疼的样子,至今王仲想起来都觉得有些好笑。既然贿赂,居然还摆出一副肉疼的样子,给谁看呢?不过,他越是肉疼,王仲越是拿的爽快,不为别的,为的就是看他肉疼的样子。

拿过来之后,一把塞给高辉,对他说道。

“你拿着,以后再说。”

就这几张银票,也就是几张印刷手写精美的纸张而已,让高辉一路上坐卧不安,似乎怀里揣着的不是银票,而是一块烧红的烙铁一样。

“看你那个出息,不就是五千两银子么?还不是银子,只是银票而已。就把你给折磨成这个样子?”

“是,我没有出息,可这是五千两啊,白花花的银子,见票既兑。那个马举人贿赂高恭才不过送去两千两而已,锗涨价叔侄要做什么?'

"做什么?保命。就你觉得,咱们手中的这张供状递上去,不下会怎么看,怎么做?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的,绝对是抄家问斩。都不带犹豫的。所以说,现在谁能够保住他们的性命,别说五千两了,再多的银子只要有,他们都舍得拿出来,毕竟命没了,要银子有用么?“

“可我们拿了银子,却保不住他们的命啊。”

“蠢货,谁说要保住他们的命了?他没有说,我们也没有答应,只不过他是那个意思,我们也知道而已。没有答应的东西,算么?'

说道这里,王仲露出一丝狡猾的笑意。

"可那岂不是说我们…。?“

“你的一丝是不是说我们在骗人?不讲信用?'

“我不是这个意思。”

高辉一听王仲说出了他的心思,只好懦弱着不想承认。

“屁,你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我对他们也就是在骗。懂么?他们叔侄一个是德安府的巡检司的巡检,另一个则是在德安府开了最大的赌场,据说最大的青楼也是他们家的,嘿嘿,日进斗金啊。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青楼赌场是个什么地方,以他们的地位和性子,你们觉得会合法经营么?我敢说,坑蒙拐骗,逼良为娼,都是轻的。赚那些昧心钱,要是老天有眼,就该天打雷劈。”

“而且,今天,我要是不收着五千两银子,我们没到武昌府,张守业就会弃官而逃,带着他的银子一起消失,以后想找他都不会很容易。就连那位张四爷,恐怕都会被他抛弃。但我收了这五千两银子,他就会安稳的坐在巡检司的位置上等着官差来捉他,两个结局两条路,你说该走哪一个?'"

说到这里,王总看着高辉,等待着他的回答。

听了高辉的话以后,有些耿直的高辉有些为难,在他看来,怎么都有些不妥,还没等他白扯明白,王仲叹息一声,在他的肩头一拍,说道。

“老高啊,相识一场,给你个建议,要不要听?'

“要听,大人请直说。”

“回去以后,向许会耀请求调职把,你不适合留在銮仪卫,哪怕是作为掌管军法的镇抚,做的久了,你不是自己发疯,就是被同僚下黑手干掉。明白么?”

“为什么?'

听王仲居然说出如此骇人的话语,高辉满脸煞白,追问说道。

“你太死板,不知变通。这个性子用到军阵之上,到是好事,但是在銮仪卫,恐怕不是什么好事。有机会,我推荐你去守皇宫,绝对是适合你的地方,去不去?”

王仲自己说道半道,忽然想起最适合高辉这种性子的地方,那就是守卫皇宫,那里才是天下最不需要变通的地方。这样的人才会让皇帝放心不是么?至于说銮仪卫,则是军中乃至于全天下,最需要擅长变通的所在,一个基本等于特务机构的地方,你说不需要这个?

王仲忽然的转变让高会有些莫明奇妙,但他不笨,知道王仲这位驸马爷是为自己好,所以,抱拳说声谢谢之后,也就撂开了那些烦心的事情,一干人急速赶路,直奔武昌府。

漕运衙门,说紧也紧,说松也松,尤其是对于赵捷这种书办来说,只要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和同僚说一声,就能离开了。现在这个季节,正是漕运清闲的时候,夏粮已经运走,秋粮还没到时候,再说了,一省承宣布政司的漕运衙门,不会像下面的什么别的衙门那么多的事物。

所以,没到落衙的时候,赵捷就和同僚打个招呼,就要离开。

"你不会是真的看中哪个新来的半掩门儿了吧?如果真的看中的话,倒不如趁着她刚刚开张,娶回家去,做个小妾,估计她是愿意的,像你这样,花了银子,却又扭扭捏捏的,何必呢?“

同僚知道他要干嘛,所以,有些半埋怨,半规劝的对他说道。

“哪里啊,我不过是看看而已。”

赵捷的老脸一红,推脱说道。

"不管你了,只管去吧,有你后悔的。“

只不过是同僚而已,人家也不好多说,劝归劝,过头了就要恼了,何必呢?

赵捷走出衙门,虽然依旧有些脸红,但在心里却不以为意。半掩门哪里他说常去,但是,却不是为的那个半掩门,而是为的住在半掩门那里的那个人而已。

按照计划,马举人在京师不管是否得手以后,都会回到武昌府,有他托人从新办理一套户贴文书,作为一个新人,落户于一个新的地方,这样一来,不管是德安府还是京师的那些狗屁倒灶的案子,就算是成为无头案了。就是有人找到什么蛛丝马迹,不管是刑部办案,还是地方严查,光是各个衙门之间的扯皮都会让案子因为驮的过久而不了了之。作为熟悉衙门之间往来事物的书吏,他是最为清楚的。更何况,只要不是抓住确实的当事人,就是找到他头上都不怕的,当初他去德安府,找到那个巡检沟通,也是确有其事,需要补运米粮,不过顺手做了那件事而已。没有当场抓住把柄,过后即便找到运军,真的以为运军不是军?他们可是独立成军,有着不讲理和不理会许多衙门的胆子的。再说了,那件事了,参与的运军,已经被打散安置,如今在哪里,恐怕谁都说不清楚了。

所以说,只要把今天的这个家伙安置好,可一说就是高枕无忧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