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沉睡 - 论咸鱼翻身的可能性 - 青山语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89章 沉睡

昌平街上住着的都是些皇亲国戚,往日里多有人走动,今天却个个紧闭大门,连门口当值的小厮都罕见的放了半天假,没在酷暑时候站在外头。

花微杏和刘双全将东西从马车上搬下来,有意无意地扫过旁边那座看起来少有人至的府邸。

她用胳膊捣了捣一旁哭丧着脸专心致志搬东西的刘双全,低声问道,“这旁边住的什么人物啊,怎么宅邸如此破旧?”

“我在宫中二十多年,于宫外行情可不是很懂。”刘双全左肩一个包袱,怀里抱着个沉甸甸的木匣子,斜睨她一眼,“都什么时候了,还有空管别家闲事。”

“知道左邻右舍,也好打好关系呀。”

花微杏如此乐观,刘双全倒是不好打击她。

现在这个状况,没人落井下石都已经是万幸了。

正巧少年从正门里迈步出来,浅金掐丝长袍陪着腰间织锦玉带,端的是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

他泰然自若地从花微杏手里拿过两个摞在一起的木匣子,“我简单将桌椅擦了擦,许多地方不周到。大哥那里还用得着你,我和刘公公一起搬东西就是。”

蓝白衣衫的姑娘看了看身形单薄的少年,又看了看被压的肩膀都垮了几分、两鬓泛起霜雪的太监,犹犹豫豫一步三回头地进了府邸。

“殿下,您且放着,留给老奴来就是了。”刘双全慌忙放下手中的东西,慌慌张张地想将那两个木匣子接过来,却被少年轻巧地躲了过去,甚至于对方将他才放下一便拿上了。

“刘公公,今日才到,我们要做的事情可是不少。要是再耽误下去,大哥许是连口热饭都用不上了。”

一旦提及苏元昭,刘双全立马活络起来,肩膀掂了两下,又捧了几个精贵匣子,与苏元秋一道搬东西。

身后暮色熔金,晕黄的光照在身上,平白添了几分温暖之色。

-

花微杏踏进正院的时候,形销骨立的青年裹着绣梨花攀枝暗纹的兔毛披风,整个身子在藤椅上舒展开来,一旁的石桌被擦拭干净,摆上了一杯热腾腾的清茶。

他本来闭着眼睛,周身气息安详,却因那病态的白,让人不由得放轻了呼吸,生怕一不小心就让他从世间离开。

纵使知道这只是个计划,但花微杏还是放轻了动作。

“既然过来了,便大大方方地过来。你就是和个猫儿一样轻巧,我照样也听得见。”

被这么一说,花微杏便不由得脸一黑,暗道自己真是被刘双全念叨多了才这么发疯。仙君什么时候需要别人的怜悯,这一切都尽在掌握,甚至于还有人推波助澜帮他们一把。

摇了摇头将不该有的怜惜之情丢出脑海,她大咧咧地在对面的石凳上坐下,一手撑着脸看对面消瘦的青年不急不慢地喝了口茶,狭长的凤眸一抬,眸光清浅。

“所以,什么时候能收网呢?”

“别急,静待明日便好了。这半年里,能给的我都已经给了,能教的我也教了。”

“阿秋并不愚钝,那日后也摊开说得清楚明白。他知道要怎么做的,我担心的,反倒是你。”

“我?”花微杏一下子直起了身子,不可思议地伸手指了指自己,“我有什么好担心的,一个小宫女,快快乐乐活到寿终正寝就好了。”

她说得轻快,苏元昭却并不看好,甚至于他忧心忡忡地开了口。

“你可千万不要太贪玩,也不要出头。我总觉得要生变,虽然算不出究竟是什么,但总归不是什么好事。”

“总之,行事前一定要再三思虑。”

苏元昭苦口婆心地叮嘱,花微杏嗯嗯地敷衍了几句示意自己知道了,便勾唇一笑换了话题。

“哎呀,别这么丧气嘛。想想自己以后可以饮雪茶食清风,岂不快活?”这话纯属揶揄,苏元昭身为紫微星君,却不爱仙人那般餐风饮露,反倒喜欢隔三差五去人间的小摊子走上一趟。

本是在说正事,却平白被这小妮子打趣,苏元昭轻瞪了她一眼,倒是没真动怒。

昆仑山八十多年再加上皇宫十年,满打满算一百年的时光里,他二人都是这般互相调笑过来的。苏元昭早就习惯了,更别说两人交锋,这可怜的小妮子基本赢不了几次,只能借着装聋作哑耍赖才能躲过去。

想到过往的快活日子,苏元昭不由得摇了摇头,整个人向后一躺,便落在了藤椅里,前后的摇摆起来。

“王爷可得过得舒坦些,才不枉我跑这一趟啊。”

盛夏浓荫里,花微杏提壶倒了一杯清茶,透过袅袅的白雾,看向那闭了眼养神的青年,微微笑道。

-

正如苏元昭所说,打太子被废第二日起,京城就乱了起来。

三皇子与十二皇子不知为何勾搭在了一起,金贵妃更是拼了命地在后宫使劲儿,在皇帝耳边吹枕边风。

那座一直以来不可逾越的大山倒了,众人的心思就都活泛了起来。

像三皇子这种身份低微,朝堂上的大臣站队都不会想到的人物,只能选个兄弟加入进去,以求搏一个从龙之功。剩下的身份高贵的皇子也只剩了两个,一个是金贵妃所出的十二皇子,身后站着武将金家,掌握着元宋十万的兵力。另一个则是向来不争不抢的贤妃所出的七皇子,贤妃家境不高,但她的舅舅却是当世大儒,门下子弟众多,遍布朝堂,亦是不容小觑。

至于随着前太子倒台而一道搬到昌平街的十一皇子,除了十二皇子苏元耀紧紧咬着他之外,怕是没有几个人记得他。

朝堂上鸡飞狗跳,皇帝明明身体硬朗,却日日都得对着一堆劝他立太子的折子头疼,上朝更是比街头菜市场还要吵闹。金贵妃一派的鼓吹十二皇子如何聪明伶俐,贤妃一派的则字字珠玑将七皇子夸到了天上去。剩下的保皇党一派倒是没吹谁,他们是接连递折子,一天递三趟还不算完,朝堂上也要接着说。

苏元秋不是活泼性子,转述朝堂上的事自然没有这么生动形象,这些都是花微杏从那言简意赅的话语里扩展出来的内容,并且深以为然。

苏元秋如愿进了兵部,从小小侍郎做起。他做人虽冷淡,却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很快在兵部便有了一些亲信,再加上从苏元昭那里转过来的人,可以说整个京城的动静都逃不过他的耳目。

两派人天天在朝堂上攀扯,却不知道苏元秋在悄悄布局。

他先是派人鼓动了金家那几位行事冲动的武将,让他们在文人在雅客楼里吟诗作对之时冲进去押了不少人入狱,又将那些个武将不屑于文人的说辞公之于众,着重送给了几个酸腐儒生。

这下,十二皇子和七皇子算是彻底对立了起来。

十二皇子视七皇子为眼中钉肉中刺,甚至都没时间来苏元秋这里放狠话嘲讽。七皇子虽然明面上风清云淡,一副君子做派,但看着苏元秋手中长长的名册及暗信,花微杏坚定地认为这一定是个伪君子。

如此又过了半年,苏元秋在一个几乎能冻死人的冬天里捡回了一个不大的孩子。

衣衫褴褛,胳膊瘦的像是一把柴火,眼神却凶狠执拗,轻轻拽着苏元秋的衣角,跟着他迈进了长乐王府旁边的府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