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死者当天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冲凉,刮脸,换上干净的衣服,咬了几口隔夜的切片面包,悄无声息地出了门。
在车库里,他试了好几次都没点燃那辆不满三年车龄的红色森林人。因为一夜大灯未关,蓄电池没电了。他叹了口气,下车从后备箱里拿出应急搭电宝,打开车前盖,接上正负极,打火,发动,汽车轰鸣。
去公司的路上,他把《与我常在》这张CD塞进了车载音响,并设置成循环播放。这是陈奕迅在一九九七年发行的个人粤语专辑。当歌中唱到“除非你是我,才与我常在”时,他习惯性地跟着音乐大声唱了起来。
这个时候,还看不出任何他会死的迹象。
上午,他和工作小组的同事们开了一场冗长的选题会。针对大家提上来的各种异想天开的选题,他显然兴致不高,却依旧耐着性子听着,并给出方向性的建议。这个团队是他一手组建起来的,有几个强手,但整体成长较慢。
他拒绝了同事的午饭邀请,独自去楼下的便利店买了份盒饭,在休息间默默吃完后,又回到办公室,继续完成一份下班前要提交上去的预算方案。
他是个工作狂,这是多数认识他的人对他的评价。
预算方案提交后,从下午一点开始,除了中途去过两趟厕所和打了几个电话之外,他一直待在机房,陪着编导和剪辑师审阅新做出来的节目样片。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一堆。他指导他们一一记录下需要修改的地方,并定下了交片的时间。
下午两点五十分,他终于审完了样片,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坐进汽车后,将钥匙插入钥匙孔,他等了半分钟,深吸一口气,踩紧刹车,旋转钥匙。这次发动机挣扎了两下就点燃了。
音乐接着早上断掉的地方开始播放。
妻子发来微信,提醒他别忘记去取生日蛋糕。他没有回。他不可能忘记这么重要的事情。
在国贸商场地下一层蛋糕店的柜台前,他发呆了片刻,直到店员将一盒包装精美的生日蛋糕放在他面前。他问店员有没有可以在蛋糕上写字的奶油裱花嘴卖。
二十分钟后,他从地下车库出来,进入东三环路,沿辅路往北,在双井桥下,掉头往南,随后上了三环主路,在车流中缓慢前行。
此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
雾霾深重,尾气熏天。
快到国贸桥的时候,他全身的肌肉开始绷紧,眼皮狂跳。他紧握方向盘,盯着左侧的后视镜。一切如常。随后,他咬紧牙关,拨下转向灯的拨杆,开始往左侧并道。
车流拥堵几乎让时间停止。
很快,他全身都被汗水攻陷,掌心湿透,眼球酸胀。
三十秒后,他感到呼吸困难,心脏收紧,浑身发麻,头痛欲裂。他张嘴试图呼救,但为时已晚。
妻子和孩子的笑脸在眼前浮现。他泪流满面。
随即,他停止呼吸,生命终结在了三十九岁的年纪。
音响里,陈奕迅正好又唱到那句“除非你是我,才可与我常在”。
歌曲循环,好似轮回。
在他正前方的挡风玻璃上,留有两个用手指蘸着汗与泪写下的字:
马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