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 - 九零末圆满人生 - 茵陈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068章

有了好兆头后,后面的路走的也越来越顺畅。

陈忠文在县城租的门面做了香菇干货店,货源除开来自自家和香菇基地外,也有从村里其他家家户户收的货。

不过现在不需要陈忠文自个儿骑着摩托四处收了,是香菇基地的名声做出来,那些种植户自个儿送过来的。

他们在县城有门店,可以直销市场,不需要层层割韭菜来压价,所以即便陈忠文从中赚了钱,但给出的价依然比其他贩子和干货站给的高。相比之下,便更愿意往陈忠文这儿送了。

这样一来,就有了个问题。香菇基地收的香菇,要怎么给运到县城?

东阳镇是县辖内较偏的一个镇,距离县城要多个多小时的车程,还都是绕山的公路,搭一趟车两个小时,十八弯的盘山路能把人甩晕,至于他们村连水泥路都还没铺上。

平日里的出行就是靠摩托车,上街采买东西多的话就用拖拉机。

可去县城不是上街,运到县城的店面可是有着近百公里路,这些香菇要是靠拖拉机突突的慢悠慢爬,忽略不计途中的那些陡坡,估计早上出发的话,到县城能赶上吃晚饭。

一句话,不实际!

于是,对于合作社第一笔收入的去向,立马有了规划。

二伯陈忠华有工作,所以也就二妈彭兰兰一人入了合作社,小姑陈彩霞和姑爹魏宏民都入社了,魏宏民本来一直说自己不愿算人头,他一个路都走不了的人,帮不了什么忙,平白占一份实在不像话。

陈忠文好劝歹劝,最后拿成立最低五人的硬性规定才劝动了他。

某天晚上吃过饭后,三家六口人一起坐着开了个小会,大家共同商量后一致决定买个农用车。

以后就由陈忠文负责开车将香菇运往店面,魏宏民在县城守着门面,胡艾梅彭兰兰和陈彩霞则在家顾棚里的事儿,在香菇修养期时,还可以开着车带他们去县城遛遛。

车用的是合作社的收益买的,就记合作社名下。平时的时候谁家有个事儿也可以开着用。

事不宜迟,买车的时候三家人都去了,挑挑选选,高高兴兴的买下了村里第一辆农用车。

随着第二茬、第三茬香菇的生长收割,以及店面里成品的售卖量稳步上升,合作社成员的信心越来越足。

零四年的年底,合作社又增加了袋料的量。把新一批的袋料蒸完种完,全都在控温室码好后,大家一起来算了算总账。

合作社成立初期已经和所有人达成了共识,所有的香菇方面的开支都从公共账户上走,所得的收益分为两部分,每个人都有个基本工资,在发完基本工资后,剩余的收益按入股的股份分成。

每一笔的开销都记得有明账,收入也是。陈忠文拿着计算器噼里啪啦算了好一会儿,又在纸上写写画画,最后终于算出了一个结果。他将记账本推给彭兰兰和陈彩霞夫妻俩,“你们也算算。”

陈彩霞没接,低了头看笔记本上一条条记录。

彭兰兰则把东西推回去,“老三,多少钱你直接说就行了,多大点儿事儿啊,还算几遍。”

“多两个人算总是没错的。芳圆她爸一个白字先生,就怕算白帐,你们不核一核,我心里都没底。”胡艾梅道。

陈忠文也劝,“是啊,你们都算算,这账复杂,我刚才算岔了好几次。”

“看你这话说的,不就一个进账一个出账嘛,不是加就是减,这还能算错?”话虽这么说,但笔记本又回到了桌子的另一头。

彭兰兰和陈彩霞坐在一起,两个人头挨着头凑过去看,看了一会儿后突然笑笑,“我看着也头疼,你让我种种香菇还行,算账就算了。芳圆,你把你哥叫过来。这该是你们的事儿!”

陈昕超窝在家里打游戏,被陈芳圆叫来时还不情不愿,“干嘛呀,账有啥好算的!”又指指芳圆,“谁算不一样?芳圆不也在这儿吗?”

彭兰兰瞪了他一眼,“我花钱供你读这么多年的书,喊你给我算个账都不乐意?养兵千日还用兵一时呢,我养你有啥用?”

陈小满在一旁写作业,不知道是不是在学校里听多了,抬起头来顺嘴就接了下句,“养你还不如喂猪!”

在胡艾梅的斥责,其他人的大笑,以及陈昕超的威吓下,陈小满吐吐舌头,卷起作业飞快的遛了。

花了二十分钟,陈昕超算完了四页的账目,然后报出了一个数目。陈忠文拿起他手边的草稿纸看了看,递过去,“恩,一样的。”

收益算明白后,便是分账。到最后,陈芳圆一家分得了一万二的收益。

这一万二是合作社这半年来香菇的收入。等翻过年后,只要有香菇生长,便会一直有进账。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便备受着村里人的关注,现在年底了自然少不了人来问问收益。大概是本着财不露白的原则,明明没一起合计过,但乡里乡亲的不管是问谁,都得不到结果。

“也没多少,香菇就是这个价,全靠产量。”

“那你们产量多少?”有人问。

“现在才种了半年,产量多少真不好说,一天一个样儿的,而且还得控温,出菇也靠管理。”彭兰兰像打太极一样,说来说去都没个准话。

那人自知没趣,又跑去问魏宏民。

魏宏民坐在轮椅上摆手,“我能赚什么钱啊,我的腿啊脚的都成这样了,老三也是看在彩霞的面子上让我混口饭吃。我能养活我自己就成!”

胡艾梅和陈忠文呢,嘴严的像挂了一把锁,无论怎么问都撬不开,只说现在才开始,多亏了政府的政策扶持,现在勉强能保个本。

保个本?谁信!

最后又去问陈彩霞。陈彩霞那大嘴巴,从前是最爱炫耀的,有什么好东西生怕谁人不知晓,恨不得一天三顿饭吃完都摸出来站路上谝。

只是谝的太夸张,让人不敢信。“挣钱?肯定有挣的啦!不挣钱我天天累死累活的去干嘛?去做公益啊!那一年十几万不轻松的很!”

她嘴里的那“十几万”仿佛不是人民币,只是印着数字的红纸张,嘴皮子一张一闭,一叠一叠的就自己凭空往外蹦。

最后废了那么多口舌啥也没探听出来,反而还被人当傻子一样忽悠糊弄,这种讳莫如深含糊其辞的态度,更让人觉得,一定是挣了大钱!

尤其是办年货时,那三家开着农用车上街,一买就是一整车,更加坚定了这种想法!

实实在在的钞票如同定心丸,让三家人更加有了动力和劲头,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好好守着香菇基地的大棚,不怕辛苦勤劳干,以后每年都提些量,挣得不比那些外出务工的人少。

但让彭兰兰和陈彩霞她们有点想不通的是,这钱才刚到手还没捂热乎,老三家的就又忍不住了?

翻过年没几天,芳圆和香圆就开学了。她们现在是初三,夏天就要中考,所以学校对于应考生的学习抓的紧,上学也提前了。

陈忠文将孩子送去了学校,回来便和她们说了个消息:他要买房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