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招待
第89章招待
“娘,”韭菜突然叫道:“我可以去找敏儿姐姐玩么?”这些天潘大婶都会把韭菜带到自己的家里,他们家有年纪相仿潘敏儿陪着他,韭菜就觉得每天没有那么寂寞了。真是好笑,韭菜那么小,知道什么是寂寞吗?
苏荷想了一下,韭菜年纪虽然不大,可是自小听话懂事,这些天家里出了事情,韭菜也成熟了许多,又想着这些天托了潘婶照顾韭菜,韭菜白日里回家守着王氏,晚上却是歇在潘家的,这一路上也不远,他自己过去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苏荷直起身子,转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膀,说道:“你去吧,早些回来,路过钱奶奶家的时候,说一声奶奶已经醒了,让她不要担心,记得,要有礼貌,知道不?”
韭菜乖乖的点头,转身就欲往院子的外面跑去,苏荷叫住他,没有起身,只是说道:“韭菜,去洗洗脸,洗洗手,把衣裳换换,我们虽然很穷,可是不能丢掉我们的志气,让人瞧不起我们。不管怎么样,干干净净的出门!”
韭菜似懂非懂,可还是乖乖的听苏荷的话,把自己收拾干净了,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可是看见苏荷辛辛苦苦的洗着衣裳,又红了脸,觉得自己太不懂事了,只是在院子里玩了一下,就把衣裳弄脏了。
红着脸把脏衣服拿给了苏荷,可是从此之后,每次玩耍,都会小心翼翼的,不把衣服弄脏。
收拾好了,给王氏和苏荷打了一声招呼,就飞奔出了院子,小小的身影不一会儿就消失在院门外。
看着明晃晃的的太阳,苏荷又有些后悔,天那么热,把韭菜放出去,中暑了可不好,可是韭菜难得说出要出去玩的话,苏荷又不好拦着,况且,男孩子还是调皮一些的好,想到这些,苏荷随即又释怀了。
随手把剩下的衣服搓了,苏荷站起身,进了王氏的屋子,她要看看王氏,问问她饿了没,要不要喝水,王氏爱隐忍,什么事情都喜欢放在心里面,有事情也喜欢自己解决,她真害怕王氏因为怕给自己添麻烦而忍饿耐渴,自己受苦。
进屋看了看,王氏在熟睡,苏荷拿了一个茶壶,装了一壶白开水放在了王氏床旁的凳子上,一杯着王氏渴了,也能自己倒水喝。
王氏不爱喝茶,苏荷是知道的。
弄完了一切之后,苏荷久久的看着王氏躺在床上的身影没有动作,她知道,王氏的性子闲不住,这会儿让她躺在床上修养,定时无比的难受,可是没有办法,王氏的身子最重要,其他的都忍忍吧。
发了一会儿呆,苏荷走了出去,搬起装了满满一盆的衣服,蹒跚着下河去了,衣服太多了,缸里的水不够用,下河去洗洗,很快就好了,还免得自己一盆一盆的打水,来回跑。
日头有些小了,河风缓缓地吹着,给这躁动的天气凭添了一份凉爽,河滩上面的一个个磨了棱角鹅卵石躺着,阳光下白的很纯洁,河岸上面一丛丛的黄花夹着长得灿烂的野百合,一颗颗绿得像是墨石的水柳倚在河水里,树枝随着哗啦啦的河水漂流着,眼前的一切,都无比的让苏荷很放松。
偌大的一条尤水河根本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住在踩水埠的人们都不喜欢下河洗衣服洗菜,照说这条河的水质那么好,人们应该都会喜欢这条河的。
可是,这条河的存在似乎是踩水埠人们的一个禁忌,没人愿意提起,没人愿意使用,甚至是很少有动物会喝这段河水的水,偶尔有小孩子在河里玩耍,家人都不许多呆。
踩水埠的灌溉用水都是从山里引得泉水,好在安利山脉所处的位置常年雨水充足,倒也不用河水来灌溉。
苏荷坐在河边欣赏了一下在前世很少见的纯粹的田园山水风光,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后才拿起了衣服,一件一件的快速的洗了起来。
没过多久,一大盆的衣服就洗完了。
看着河岸边开的正灿烂的黄花,苏荷就想起了前世有名的黄花菜,又记起小时候以为邻家奶奶用鲜黄花炒的腊肉,趁着这个机会,黄花又开的正灿烂,不如就采回去,刚好家里的腊肉还没有吃完。
说做就做,苏荷把盆放在河边上,这河里轻易不会来人,几件衣服也不知什么钱,就先放着了,反正采几朵黄花,也不花费功夫。
一个人忙活了半天,苏荷心情好了很多,有些担心家里的王氏,回头拿了洗衣盆,大踏步的往家里走去了。
离家不远的地方,看到两个人从王家出来,苏荷有些奇怪,是谁会在这会儿来王家呢,虽然这几年和村里的来往多了起来,但是因为王家就只有两个妇人,又带着孩子,平日里村里的妇人又都有自己的活计要干,所以,来王家的人并不多。
走进了,苏荷才看清这两个人正是钱婶和潘婶,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现在地里的活计并不是很忙,所以这个点正是快要做晚饭的时候了,不出意外,韭菜也应该回家吃饭了,不知道潘婶和钱婶这时候过来干什么。
苏荷快步上前,脸上挂了笑,笑道:“钱婶,潘婶,你们怎么来了,进去了吗,来来来,我们进去说话!”
语气很亲切,脸上的笑容也是很真切,她把盆用腰部借力,一只手托着,一只手拉着潘婶的手,对着钱婶说着话,两个人,谁也没有落下。
几人说着就回了王家。
“潘婶,钱婶,来了多久了?刚刚下河去洗衣服去了,看到河边的黄花开的好,就多采了几朵,打算晚上炒了腊肉一块吃!”苏荷一边笑着,一边打开了院门。
“也没来多久!”钱婶笑道:“刚刚在家里晒一晒旧年的谷子,家里的们开着呢,就见你家的小韭菜跑来了,唉,荷儿,你到底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呢,那孩子可真有礼貌,进门之前,还知道敲门,小嘴儿也甜着呢,进门就爷爷奶奶的叫着……”
“……那孩子,跑到我跟前儿就说,他奶奶已经醒了,你让他过去给我们说一声,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小精灵,走的时候还说谢谢这几天我对他和他奶奶的照顾……”
“……荷儿,是你教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钱婶也开始叫苏荷“荷儿”了,她说着韭菜,仿佛韭菜这么的听话懂事,她与有荣焉。
那边,潘婶也在帮腔,说道:“是呀,韭菜从小就懂事听话,这次对我也是这么说的,我就问他呀,这话是谁教你呀,你知道吗,小韭菜的一脸严肃,还正正经经的说着,‘我娘教我这么说的,不过最后一句话是我自己想的,我娘天天念叨着,潘奶奶和钱奶奶对我们家很照顾,我应该要抱着感恩的心,等长大了,要好好的报答你们呢!’这一本正经的语气,看的我都好笑……”
“……荷儿,你这教孩子很有一套呀,韭菜年纪小小的,就那么会说话,你怎么教的?”潘婶很好奇,庄户人家的孩子,从小都很调皮,不怎么服从家里的管教,而且,家里的大人们都很忙,没空多理会家里的孩子,再加上庄户人家的大人们没有那么的顾忌,有很多的话在孩子的面前想说就说,所以,庄户人家的孩子荤的素的都不忌讳,时间一久,就不怎么服从家里的管教了。
苏荷把盆放下,请两人在竹椅上坐下,又给两人上了一壶薄荷茶,潘大婶又问了苏荷,怎么教韭菜的。
苏荷笑笑,说道:“潘婶,钱婶,你们先坐着,我去把衣服晾一晾。”走到晾衣绳下面,又说道:“潘婶说笑了,那有什么方法,不过是教他认了几个字罢了!”
潘婶和钱婶一听,相互对视了一眼,觉得有些诧异,苏荷不说是在她们的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可是苏荷家有几斤几两,她们两人虽然不说全部知道,可是底细还是一点的,苏荷什么时候认得字了的?
既然有疑问,潘婶一向是要问清楚的,她是个直性子,对于关心在乎的人尤其这样,所以她毫不犹疑的问了:“荷儿,你什么时候学会了认字了?”
就料到会有人这么问,苏荷早已经找好了说辞,她回头看了两人一眼,笑道:“之前看到周少东家识文断字的,整个人的气度不凡,想着韭菜还小呢,若是想要以后有大出息,不识字是不行的,家里就我一个人,所以就狠狠心,买了一些书回来,有空就请教周少东家,所以也识了一些字,不说考状元当官什么的,可是教教韭菜还是可以的……”
潘婶笑道:“原来是这样呀,没想到我们的荷儿还是一个才女呢!”在一般的庄户人家眼里,能识文断字的女子就能称的上是才女了,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想法
钱婶也笑着附和。
一时间院子里笑语吟吟的。
衣服很快就晾好了,苏荷擦干手,说道:“潘婶,钱婶,今儿个晚上,我们就吃黄花菜炖腊肉好不好,鲜黄花和腊肉配在一起,味道很不错的……也别推辞了,我们几家的关系那么好,吃一顿饭没有什么的,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