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
清晨,天空飘着微雨。
三座仙峰在雨雾中若隐若现,仿若仙境。
一抹白衣身影打着伞走在幽静的山道中,脚步不疾不徐。
他抬了抬伞,望向山下的天衢阁。
偶有路过的弟子看到他,先是一惊,而后恭敬地向其行礼道:“长空君。”
朗月点点头,并不理会他们眼中的错愕,继续朝着天衢阁走去。
秋日的雨已经带着一股淡淡的寒意,不经意间溅落在他的手上,有些冰凉。
他没有用灵力御寒。
曾在北境十年的他已经习惯用自身的体热去抵抗严寒。
这场薄薄的秋雨又怎么能和北境的风雪相比。
想到北境,他又想到了那人。那个总是一身玄衣,背脊挺立,立在风雪中的人。
他有时仍会恍惚,好像此前发生在清溪镇的只是他的一场梦。
那人温柔地对他说:“朗月,我们成亲吧。”
那人牵着他的手一步步走向天地桌,三拜结盟誓。
那人对他说定会回来找他,无论生与死。
可当他睁开眼时,那人却并不在他的身边。
唯有那根系在头上的红色发带能证明那些事真的发生过。
他将那根发带整理好,收了起来,等着那人归来帮他重新系上。
玄幽有自己的命运要去面对,有自己的责任要去完成,他也有。
甚至说,他们的命运早就纠缠在一起,分不开了。
朗月心中并没有责怪玄幽将他送回了姑射峰。
他清楚自己的身体,也知道玄幽对他的一片真情。
没有人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所爱之人渐渐失去生命。
玄幽要他活着,不要再陷入任何危险。
这些他都明白。
他明白,但不代表他会照着去做,这也是他对玄幽的爱。
爱,因为舍弃变得崇高,也因为坚持变得愈加坚定。
天衢阁已尽在眼前了。
前几日,辰阳在讲到此前调查仙门采赋之事时,也告知了朗月另一件事。
采赋之事多发生在一些大仙门之中。
这也不难理解,仙门越大,想要谋求的势力也就越大,其中不乏一些依附此类大仙门的小仙门。
但也有一些小仙门秉持道心,不愿与之同流合污。
其中有一个叫众妙的小仙门,其门下一个弟子找到了辰阳,说他们门主前几年因为实在看不过那些大仙门的所作所为,曾几次上书天衢阁反映此事,但都没有结果。
那位门主原本打算亲自上仙峰一趟,却不料在出发前的一天夜里,因修炼不慎,筋脉爆裂而亡。
找到辰阳的这个人正是这位门主的亲传弟子。
这次辰阳带人来到他们地界调查此事,那名弟子觉得他师尊死前心中也念着这件事,如今仙峰终于出手惩治这些仙门,也算是给他师尊一个交代了,故特地找到辰阳,将此事告知。
辰阳听后,对这位未曾谋面的仙门门主表示敬佩。
但对其弟子说到上书天衢阁一事感到疑惑。
天衢阁作为仙峰与仙门的桥梁,一向是上达天听,下达人间,此等重要之事应当不该遗漏才是。
可他却从未见天衢阁在议事会上禀报过此事。
他反复向那名弟子确认那位门主是否真的有上书,那名弟子十分肯定,并拿出了他师尊生前的几页手稿。
辰阳看了看,上面的确写到了仙门采赋之事。
辰阳回到姑射峰将此事告知师尊临风,临风也觉蹊跷,原本打算亲自去找莫道、玉青两位尊者,但还未来得及着手此事,便闭关了。
朗月听后,心中已经有了盘算。
其实,他这几日回到姑射峰,心境逐渐清朗,一些往事的细枝末节也渐渐从他记忆中浮现出来。
当年他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很多人很多事都像是隔着迷雾,令他看不清。
如今迷雾渐渐散去,他相信真相终有清晰可见的一天。
朗月走到天衢阁时,雨已渐收。
青砖黛瓦经过雨水的浇灌显更显深沉,令这座百年阁楼又添了几丝古朴庄重的意味。
千年龟石依旧伫立在门前,默默守护着身后的三座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