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 郎君骑马来 - 弦上孤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郎君骑马来 >

第七十八章

被明晃晃点了名讳,宋遗青先前再如何低调行事藏拙,也不会现在犯糊涂。这里坐着的每个人,你不争不抢,有的是人拿你当垫脚石踩过去。更何况蛰伏一时,为的便是省去不必要的麻烦,蓄积后起之力。

宋遗青是已经见过圣颜的人,对比他人心境淡然不少。他起身作揖躬腰道:“草民以为,杨平韩所言已是稳妥。”

“这么说,你是没有任何应对?”

官家语气有些不悦,又奇怪对方这般为他人作嫁衣裳是为何意。若是不争不抢的人物,就算站在朝堂之上也无大用。

杨齐愈忍不住斜睨过去,以他对宋遗青在文人宴上的表现,完全不惊讶他这样的措辞。

谁知,宋遗青下一刻却否认,“并非,只自觉应对之法无一时成效,不敢轻率口吐狂言。”

“狂言?”官家突然轻笑,心道:策论上诸如“圣人未尝不可以议”的狂言都看了不知多少回了,你的应对之法与上面的相比算不算狂言都不可而知。

他抬手指向宋遗青,“那便说说你的‘狂言’。”

其他人听到官家那声轻笑,心中无不“咯噔”一下,觉得宋遗青定要被拖出崇政殿了,万没想到官家不但没有一丝怒意,反而肯听他的应对之法。

宋遗青神色平静,恍若要口出狂言的不是自己,他拢袖谦恭而自信道:“诚如诸位所言,生而不举历年是因穷困所致,父母爱子深切,若非山穷水尽断不会做出弃子溺子之事。律法严明之下仍频发不穷,根本源头乃是百姓无糊口之法。”

他这段说的是前面许多人答案的总结。要想解决一件事,扬汤止沸是不可能的,釜底抽薪才是一劳永逸的法子。

众人只听得他温润的声音清晰的落在每个人耳中。

“草民应对之法是在各州府建保育院,收养弃子,教养其劳作之法。年满十六则任其生存,男丁可编入军队,戍守边关。如此,民众生而不举,却不至于泯灭任性溺子。”

他话音刚落,官家紧接着就轻哼一声冷笑,“你这只解决了弃子生存之事,朕问的可是生而不举。就算朕采用你的方法,试问建保育院的财力从何而出?这可不是京城,而是各州府,其开销之大,或能抵大衡一年税银。”

这是怒意的前兆,也是送到眼前详细说出观点的机会。宋遗青向来不是知难而退的人,他拧眉,不卑不亢解释,“可让生而不举之人建保育院,如此可解决人力短缺问题,更能让其戴罪立功。同时对生而不举乱象严惩,加大律法效力。”

官家又问:“银两从何而来?”

宋遗青道:“如杨平韩所说,民富则再无生而不举。草民见识短浅,却也知太宗时大衡广开海运贸易,其抽成每年便可达两百万贯,更不提每年盈利两千万贯。大衡底层百姓生活已是不易,岂可再度从他们身上搜刮银两?”

清朗嗓音如一记重锤砸在所有考生的头顶上。任他们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到一件普遍存在的生而不举的事会牵扯如此之深。

在各州府建保育院已经是浩大工程,被官家说是纸上谈兵的狂妄都有可能。现在这个宋遗青在说什么?说的是重开海运!

没错,就是重开海运。

官家拈着大拇指上的玉扳指,垂眸沉思。

宋遗青说的不无道理,甚至可以称之为思虑完善。但是重开海运又岂是说开就开的?

衡朝之所以关闭海运,就是因为居住在海边的大衡子民时常受海上盗贼骚扰抢掠。从世宗到如宗无不在各个海关折了不少士兵。但那些盗贼打了就跑,见军队离开了,又会卷土重来。

他们可不是什么有善恶观念的人,用民间的话说就是未开化的蛮夷,只会烧杀抢掠。无论是衡朝出去,还是来衡朝贸易的船只,无不被洗劫一番。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商队不敢再冒着丢掉性命和货物的危险前来。如宗后期不得不关闭海上贸易。这样做是一言堂的决策,但最起码确保了沿岸子民免遭担惊受怕。

再抬眸,官家从神色到眼底都没了笑意,眉头紧锁,对宋遗青道:“你的应对之法,朕已细听了。”

话中意思,算你答过了,至于结果如何,等着吧。

“是。”

宋遗青刚要撩衣摆坐下,又听到官家问:“朕观你们春闱策论,倒发现一位狂言之辈。‘圣人未尝不可以议’一句出自你们谁人之手?”

从最低级的乡试到春闱,策论都要实行誊抄糊名制度。这样是为了最大限度保证科举的公平性,哪怕是官家拿到了朱卷,也不能撕掉糊住考生名字的封条。是以他今日特地带了这份策论来崇政殿,为的就是一睹那狂言之人真容。

上座之人轻飘飘的一句话无异于五雷轰顶,许多考生知晓这句话狂妄之处在哪里,无不把头垂的更低,以表示与自己无关。

敢在策论上写这样字句的人不想要命,可千万不要连累了他们!

杨齐愈也是脸色紧绷,内心思腹谁胆大包天。贺献吉?不,这人向来看重功名,断不会以身犯险!更何况观官家此时形容,这人受累于那句话,名次绝对不会高!

蓦地,像有预感一般,杨齐愈近乎失态的抬头看向角落里的宋遗青。而那人也正应了他不愿承认的想法,又重新站直了身子。

“此句话出自草民策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