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三十)《世界报》一九八五年读者投书。
日前拜读了《希特勒的骑士》一书,号称以贴近第三帝国的国家政治教养院(NAPOLA)为背景的史实还原小说,读毕后,我委实难以接受这样一部作品以「真实」号召,书中的情节明显的与事实相去甚远。
环绕书中的主轴,军官与学生的同性恋情,立基点薄弱,对此我可以直言:他们之间的恋情不可能发生。一所NAPOLA中,学生在校大部分的时间必须参与集体活动,少数的教师和更加稀少的军官管理众多学生,两者私下接触的机会少之又少。书中描述两名主角在课余时间大量接触这一部份显然悖离事实。再者,学校的作息管理极为严格,学生避人耳目私下拜访军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更遑论发展恋情。
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政策主导下,对于男同性恋的取缔极为严格,大部分的同性恋都进了集中营,没有进集中营的只能掩人耳目地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位主角能在学校里谈情说爱令人难以想象。
书中的一个角色,来自纽伦堡的托比亚斯.迈尔,他不应该出现在罗特魏尔的NAPOLA。NAPOLA遍及全国,按区域划分。在我就读的波茨坦NAPOLA的同学当中,住最偏远的学生,他的故乡换算车程不过两三个小时。另一个致命的错误则是关于埃尔温.韩德尔的天主教信仰,在校方有意识的排挤之下,教会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微乎其微,甚至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入学后退出教会,韩德尔在课堂上荒谬的行径在当时应当受到严惩。
此外,诚实与荣誉心是NAPOLA学生的重要品德,然而书中的几位学生不但行径怪异,还容许彼此互相抄袭作业,这样的事在校内绝不会发生。
在NAPOLA,学生和教师和军官一同生活,一同学习,他们之中有许人格高尚,智识丰富,每一个接触他们的学生无不收获良多,至今我仍然对某些教师感怀在心,我们有伙伴般的情感亦有友谊,但是那决不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