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 - 世情如纸 - 蜜桃牛奶冻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世情如纸 >

第54章 .

天气越发暖和起来时,无回峰上桃花开时,来寒石院走动的人多了起来,不仅明英隔个三五日便来一趟,连明细风也偶尔过来看看。宣宁的钉伤褪去血痂长出粉色嫩肉,外伤彻底痊愈,可大家都心照不宣,那也不过是表面的安宁。

无回峰上的桃花开始凋谢的时候,不知为何,苏小冬变得异常急躁。

其实那时,宣宁除了虚弱畏寒,容易疲倦困乏外,身上没什么大毛病。按莫问的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这一身伤病怕是得用漫漫余生去养。可苏小冬却忽然急着要让宣宁一夕之间恢复如初一般,除了每日的汤药外,找莫问要了食补的药方,见缝插针地炖了汤汤水水缠着宣宁要他喝下去。

这本也是好意,可宣宁那时受的透骨钉伤了脾胃,伤愈后胃口始终算不上太好,苏小冬炖的那些药味浓重的药膳,频繁地端到眼前来,他心里虽承她的情,却实在无法尽数吃下,趁着她不注意偷偷将她费心炖住的汤汤水水倒去大半,装作是他吃下的。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

那日宣宁坐在窗边偷偷将半碗汤倒到院子里给杂草浇水,便被苏小冬抓了个正着。小姑娘叉腰瞪着他,顷刻间气得满脸通红:“你这是做什么?”

听见苏小冬的质问,宣宁手一滑,汤盅从窗台滚下去,在院子里摔成碎片。他硬着头皮转过头看她,无奈道:“我是真的吃不下。”

苏小冬又气又委屈,对他的话恍若未闻,红着眼睛自顾自地说下去:“不吃东西怎么能好?你是故意不想要好起来的是不是?”

那一日,苏小冬看起来确实难过极了,宣宁不知道她为什么那样难过,明明他好好地坐在她眼前,她却难过得好像今后再也见不到他一般,紧紧抱着他抵在他肩头嘤嘤哭了好久。

后来的几日,似乎对他偷偷倒掉汤汤水水的行为愤恨颇深而蓄意报复,他能见到苏小冬的时间少得可怜。她却不肯承认是在同他赌气,只说,莫问要趁着春日里阳光雨水都好,在他的苗圃里新种一批草药,让她过去帮手。

这由头找得入情入理,于是她当真便日日早出晚归地忙碌起来。

宣宁如今极易疲倦,花费了不少时间寝息。每日早上醒来,桌上只有苏小冬留下的糕点汤水,而不见她的身影。每日暮色降临她才回来,会到屋里同他说会话,可总是神色郁郁,勉强挤出来的一点笑意像是凄凄茫茫的雪地里开出一朵娇艳的桃花一般格格不入。

明明整个双风居的人都能供莫问差遣,他没道理硬要从他身边支走苏小冬。宣宁心里隐约有了猜测,种草药是不过是托词,说到底是小姑娘在同他怄气。可苏小冬心思细,一面生着气躲着不肯同他见面,一面又怕他找不到人着急,巴巴跑到他眼前来让他哄她。

宣宁恍惚想起这姑娘以前的模样,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向来随心所欲至极,怎么如今连生个气都要这样小心翼翼?

因着这半是愧疚半是心疼的心境,尽管苏小冬白日里都是不在的,宣宁却每日都自觉自愿地把她准备的那些汤药食物尽量吃下去。

风一日一日暖起来,白昼也一日一日长起来。那日苏小冬回寒石院的时间比前几日要早一些,天色还未暗下去,坐在寒石院竹楼四面通透的厅堂里,借着依稀的几分天光,便能见她眼角的泛红分为醒目。

宣宁看着她的模样只觉得心里一抽,堂堂鸾凤阁少阁主竟像是邀功讨好般,拉着她的手絮絮叨叨:“你今日留的当归汤、黄芪党参茶我都喝了,一口也没剩下,茯苓饼与红枣糕各吃了一块,三顿的餐食与汤药也都按时用了。”

苏小冬依旧挤着笑听他说话,可这一日,她笑得更艰难些,笑着笑着眼里又泛出水光。

这时宣宁才觉得,她今日与前几日确实有些不同,大约是在为别的什么事不开心。念及此处,他的面色一径冷了下去,将小姑娘拉进怀里:“有人欺负你?”

苏小冬摇头,濡湿的睫毛颤了颤,宣宁眼睁睁地看着她硬是把眼睛笑成一弯月牙:“没有,我就是高兴。”她顺势靠在他肩头,轻声道:“阿宁,以后都要这样呀,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过日子,行不行?”

宣宁皱眉:“什么意思?”

“没什么。”苏小冬吸吸鼻子,“莫先生说,往后几日得抓紧时间把幼苗移到后山空地上去,我可能得起得更早,回来得更晚,甚至太累了就不回来了。我交代了人给你送饭送药,我没办法来盯着你,你也得好好吃饭吃药啊。”

“什么了不得的草药非得你去种?”宣宁面露不悦,“你明天同莫问说,若是需要人手,直接让岑溪去天字组找人,后山陡峭难行,你别去。”

苏小冬侧过头看他,近些日子他被关在寒石院静养,终日看书写字晒太阳,竟然养出一两分风雅气韵,她都要忘了他曾经是个手起刀落将旁人穿心剖骨的人。她想起明细风说过,他的父亲是个文弱书生,宣宁儿时是他父亲一手带大的,想来若不是被带回鸾凤阁,他的日子也本应该尽是煮茶读书的风雅。

看着看着,苏小冬心里不禁暗暗叹气,养了这么些日子,宣宁的气色还是很差,面白唇青憔悴着,令此时的几分薄怒,看来毫无威慑力。苏小冬笑着伸出两只食指摁在他的嘴角处,稍稍用力往上提了提,逼迫他嘴角上扬作出笑的模样:“莫先生帮我们那么多次,难得用得上我,怎么能推脱?”

“为何偏偏要折腾你。”

苏小冬转过头去背着他,边用力眨了眨眼睛,将眼中的水汽眨去,才回过头来作出开玩笑的模样:“若是想要我与莫先生安心,往后几日你就好好待在寒石院里养病,不要乱跑,把身子养好了,才能离开这里。”

听见离开二字,宣宁目光亮了亮:“之前便说过的,等此间事了,便带我去你长大的地方看看。”

闻言,苏小冬脸上强撑着的笑意僵了僵,终了还是咬着唇,低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这一夜苏小冬在宣宁房里守到很晚,宣宁皱着眉头茫茫然睁开眼时,她没料到他深夜里突然醒来,故作镇定:“怎么醒了?”

宣宁初初醒来,神志迷蒙,拧着眉头,闷声道:“不舒服。”

“哪里不舒服?”苏小冬扶着宣宁坐起,话音刚落,宣宁未及回话便偏开头去,找到床边的盆盂伏在床沿将这日喝下的汤水尽数呕了个干净,脸上让锦被熏炉蒸出来的一点红晕顷刻间又退了个干净。

外头月已偏西,如今昼长夜短,过几个时辰天就要亮起来了。

苏小冬倒了温水给宣宁漱了口,忧心忡忡:“还难受吗?要不要去找莫先生?”

宣宁已经清醒过来,目光清亮,安抚她道:“大约是有些积食,不是什么大事。”

透骨钉之刑罚到底伤了脏腑,宣宁如今脾胃虚弱无法克化诸多饮食,苏小冬此前也听莫问提起过,可是她一心想着要宣宁快些好,想着要快些送他下无回峰,一时也顾不得许多。之前没听宣宁提起哪里难受,到此时苏小冬才明白过来莫问说的“这事急不得,等用往后余生慢慢养着”并不是危言耸听。

“对不起。”苏小冬有些丧气,“是我太心急了。往后慢慢养着,总是会好的。”

宣宁温温和和地笑道:“总会好的。你去忙你的,不必担心我。”

不知是被吓着,还是因为担心,苏小冬仍是眉头紧蹙着。宣宁伸出手抚过她眉心的褶皱,一点一点推平了。苏小冬屏住呼吸,微微抬眼看着他苍白的手指近在咫尺之间,眉间被他微凉的指尖寸寸滑过,他的手常年持剑,指腹有一层又厚又硬的茧,终是极尽轻柔,还是将她细嫩的皮肤划得微微钝痛。

那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痛,却让她忍不住滚了一串眼泪下来。

她见过丹蔻用装着滚水的平底壶熨平衣裳褶皱,在京都富贵繁华之中时,她从没想过自己有会有朝朝含泪日日蹙眉之时,更是从来没想过能熨平她眉间千重忧愁的,会是这样一双冰凉彻骨的手。

这一日,这一晚,是他们之间的最后一日,最后一晚。

苏小冬心里清楚,而宣宁却什么也不知道。

四日之后,莫问和岑溪会以去京都寻她的理由骗他下山,带他离开鸾凤阁。他们一路上会走得很慢,待到他的身子再好些,便会找个机会喂他服下能忘却前尘往事的药丸……

他什么也不会知道,甚至什么也不会记得。

苏小冬忽然握住宣宁的手,烛火跳耀,她目光闪闪地望着他:“阿宁,为我画眉吧。”

在这烛火微渺的暗夜清晨,在这寂寂无人的院落,为何画眉?宣宁犹自不解,苏小冬已经手脚利落地取来了黛砚,将烟墨细细研了,将绘眉笔塞进宣宁手里。

方才她又添了两盏灯,拨过灯芯,灯火更是敞亮。灯火映着苏小冬微微泛红的脸,生动可爱,她微微仰着头,将脑袋伸到宣宁眼前去,像极了一只兴致勃勃讨要吃食的小动物。

虽然不知她为何来了兴致非要此时画眉,宣宁却也只管纵着她,笑着拿笔沾了一点黛色。他不仅没有为人画过眉,甚至没见人画过眉,动作不免显得生疏笨拙,一手托住苏小冬的脸,一手执笔,如履薄冰地顺着她眉毛的轮廓一点一点勾画。

一对眉黛既成,宣宁将铜镜递给苏小冬,与她一道细细端详一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