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 - 世情如纸 - 蜜桃牛奶冻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世情如纸 >

第55章 .

双风居本是无回峰上最是雅致的地方,如今一迈进院门,入眼便是翻飞的彩绸,处处挂着红艳艳的灯笼,廊下窗上见缝插针地贴满了喜字。在苏小冬看来,这满院毫不收敛的亮色确实担得起艳俗二字。

她由阿春引着往院子里走。恍然想起第一回来双风居的情景。

那时宣宁在回鸾凤阁途中被颜韧之重伤,好容易被莫问从鬼门关外拉了回来,初初醒来自己站都站不稳,却因为明细风的一句明英病了,便强撑着一口气到双风居来为他运功治疗。那时她因为擅闯鸾凤阁被明细风送进洞牢里关了几日,还想着鸾凤阁的规矩听着吓人,动不动便是要杀要砍的,事实上似乎也不是那么一回事,比如宣宁就能凭着少阁主的面子为所欲为,将她一个来路不明的小姑娘弄进鸾凤阁竟像是不费吹灰。

如今看来,她那时便想错了。

若那日明细风能不顾血肉之情眼睁睁看着宣宁被打入三十枚透骨钉,若宣宁气息奄奄从刑架上解下时明细风能冷血冷心漠然离去,若宣宁命悬一线时明细风只顾着凭一身深厚内力与苏小冬讨价还价,那么彼时她又怎么可能会因为宣宁的一句两句请求而心软,留下苏小冬一命呢?

按照惯例,成亲前新人是不能碰面的,于是苏小冬被阿春带进莫问住的小院。

莫问站在院子里药圃旁看着苏小冬走进来,冲她微微笑笑:“去吧,他们把偏房帮你收拾好了,吉时到了你便从这里出嫁。日后我也走了,你把这个院子当做你的娘家也行,只可惜没有娘家人在了。”

本来清净的小小院落,因为一场婚礼,猝不及防堂皇起来。

这个院子苏小冬以前也常来,那时她还不知道送来给明英做药引的是宣宁每日生生割破手腕放的血,日日心情松快地提着小木匣来交给莫问,因为清闲无事,时而还在院子里帮他晒晒草药,或同他一块去找明英喝茶赏花。

如今再来,物是人非,初入鸾凤阁的那段日子已恍如隔世。

虽然那些事已经很远,那个人也注定要相忘于江湖,但苏小冬觉得,她还是应该知道当初擅闯鸾凤阁的自己能留下一条命来,究竟应该谢谁?又究竟应该谢到何种程度?她目光澄澈平静,在莫问面前站定:“去年十月底我随少阁主上了无回峰,我听青鸾使说过,擅闯进山大阵擅入鸾凤阁者必杀之,可我如今却还活着。莫先生可还记得,是谁的救的我?如何救的我?”

这一回宣宁擅自放她走,便要受三十六枚透骨钉之刑,那彼时,他一意孤行带她进来,难道明细风便能予取予求?

苏小冬毕竟不傻,稍稍动点脑子便想到其中的不合理。

阿春一路跟着她,赶着插话进来:“那时是我们公子求阁主留姑娘一命的。”

“那宣宁呢?”

莫问抬起头,目光越过苏小冬肩头,望向满院热闹喜庆的红色,轻轻叹了口气:“都这时候了,问这些做什么?”

苏小冬轻轻软软地笑着,阳光落在她素净的脸上,她眼里慢慢聚起水光,泪水盈在眼眶中颤了又颤,终于忍不住滚下去。她依然是笑着的,满院的喜庆吉利热闹欢腾,若是流太多眼泪就不好了。

娘说,言必信行必果。

这是她与明细风说好的,她救宣宁一命,而她用自己的余生来换。明细风对明英一向爱护,他虽生在鸾凤阁,却隔绝了所有血腥杀戮被放在世外桃源一般的双风居里养着,心性温吞纯善,纵使如今治好了顽疾,也决计不可能是接管鸾凤阁的最佳人选。

大约慈母的愿望总是相似,从不奢求孩子飞黄腾达名满天下,终身所求无非是希望孩子健康平安。于是那日苏小冬去求明细风为宣宁拔钉护法时,她要苏小冬答应她,同明英成亲,之后带着明英回京都,自此不问江湖事,相敬如宾过此余生。

明细风自知鸾凤阁结仇太多,她无所谓她死的时候拉着当年逼死她心上人的那群家伙给她陪葬,可是明英是那个人唯一留在这世上东西,他得好好活着,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地活着。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明细风清楚,若有一日鸾凤阁倾覆,放眼无回峰上下,能护得明英周全的,只有苏小冬一人。

而那时苏小冬想着,若不答应明细风,宣宁便要死了,若是宣宁死了,她与谁共度余生又有什么关系呢?横竖与她饮合卺酒的人都不会是宣宁,那个人是不是明英又有什么关系呢?既然如此,倒不如答应她,还能赚几分宣宁的生机。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将眼泪憋了回去,对着莫问无奈道:“都这时候了,让我知道又何妨?反正今后也不会再相见了。”

“那日,确是明公子向阁主求得情,阁主也确实应了他,但少阁主的责罚没能免。”莫问抬手往观云台的方向指了指,“就在观云台上,领了三十鞭刑。”

“我记得那时,他伤得很重,又刚刚为了明英强行运了功……”

“是啊,好在他素来被罚惯了,三十鞭刑于他而言确实算不得什么,不过是在寒石院里又多躺了半个月罢了。”

苏小冬恍然想起那时她从洞牢被阿秋带出来,一连好长时间都没见过宣宁出石室,想来便是因为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不得不踏踏实实地休养了好些时日。她忽然觉得宣宁遇见她,其实挺倒霉,从怀空谷起,便一路因她伤病缠身,如今生生受下三十枚透骨钉险些丧命,说到底也是因为她一意孤行。

不过,从今往后便好了,他再不必护着她顾着她念着她。大约也便能无病无灾,余生安康。

想到这里,苏小冬的笑意越发真挚起来,向莫问微微福身行了礼,道:“往后,他便有劳莫先生了。”

莫问、岑溪与宣宁一同下山,也是她那日一并向明细风求的。她答应了明细风会带明英回京都,自有数不尽的杏坛妙手可为他调理诊病,可宣宁往后孤苦无依,只有挚友相伴,名医相护,她心里才敢实实在在地相信,他能好好活着。

苏小冬绕过莫问,走入内室。阿春解开她的腰带,将衣裳一件件解下来,从身后的红色托盘里取出绯红绛红各色衣裳,一层一层替她穿上,扶着她坐到梳妆台前。她与明英达成共识,为了不惊扰宣宁,喜字红绸不可贴到双风居之外去,婚事一切从简,喜娘也不必去外头请人了,便让阿春代为收拾便好。

阿春为她敷粉涂脂,最后取了绘眉笔来,苏小冬将她的手按下。她凑到铜镜前去看,那时当着宣宁的面她没好意思取笑他,想来男子对于画眉一事是不会有什么天分的,宣宁睡眼迷蒙下画的这对眉毛,一边浓了些一边淡了些,看着有些粗陋好笑。

阿春拿着绘眉笔,道:“左边眉毛淡了,我给姑娘补一点。”

苏小冬摇头,抿过口脂的唇红艳喜人,嘴角微微上扬,是恰到好处的温温笑意。她仿佛一夜之间沉静温婉下来,举手投足间是大家闺秀般的温雅,说话的声音也是轻轻柔柔有条不紊:“不必了,这样挺好的。”

阿春还想劝,苏小冬从她手中抽走绘眉笔,将木梳塞进她手里,不容置喙:“梳头吧。”

一梳梳到底……

二梳白发齐眉……

三梳子孙满堂……

苏小冬含///着笑,静静听着。每个姑娘都想象过自己成亲时的模样,苏小冬以为她的婚礼应当敛尽京都繁华,为她梳头的会是家里最尊贵最有福气的长辈,她的凤冠霞帔会镶嵌着最夺目的东珠,她的嫁妆应当从家门口往德胜街一路铺开去热热闹闹摆满三四条街,她的宾客会为她搜尽天下珍宝作为贺礼……

她之前确实没想过,拿着喜称挑开她的红盖头的人会是谁。

后来,她隐隐约约像想到了。

再后来,她好像是想错了。

阿春陪她在屋里坐到了夜幕微微降下来,外头便有人来催,说是吉时到了。她换上红色绣鞋,由着阿春给她盖上盖头,扶着她走上自房门外一路向厅堂铺去的红毯。

成亲这日,新娘的脚是不能落地的。可她实在不愿意由明英背着她走,便是从小院到厅堂这短短的几步路,也是不愿意的。好在明英也不强求,让人裁了厚厚一层红毯来,一路铺到拜堂的厅堂外。

苏小冬走出房门,阿春松开她,便另有一人来牵住她的手。那只手也是苍白修长,指尖发凉,轻轻///握在她手腕上,因为这与宣宁相似的低凉体温,令她没有下意识地甩开他。

“当心点,跟着我。”明英在她耳边轻声道。靠近她时,飘来的那一身清苦的药味也像极了宣宁。于是苏小冬没有抗拒,由他握着她的手,牵引着她缓缓往厅堂走去。

仪式并不冗繁,明英牵着苏小冬站定。苏小冬便听见有人喝道“一拜高堂――”她被扶着朝上座鞠了一躬,便听见一声高喝“二拜天地――”旋即又被扶着转过身去,对着隐约有天光的方向鞠了一躬。

“夫妻对拜――”

三声吆喝一声高过一声,最后这一声,苏小冬心里无由地一慌,双风居离寒石院不算近,可她做贼心虚地担忧,宣宁会不会听见这一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