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李翰林 - 庙堂既高gl - 墨钧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庙堂既高gl >

第十章 李翰林

“你竟让萧鸾那家伙把事情搅合了?真是没用的……”萧明在听到周维松的回禀后,气得摔碎了一个白瓷茶杯。他想要发火,但看了周维松一眼,还是强忍着将心里的怒气给按了下来。

李翰林家不过是一个翰林,与高高在上的三皇子萧明本来八竿子打不着边的关系,但却是萧凤鸣与王皇后给他预定的亲家。萧明去江南玩了三年,鱼米之乡,美人美酒,再加上无人管束,让他的性子更为散漫和浪荡。兄长是个顶事的,日后又轮不到自己当皇帝,萧明就越发的骄横起来。

萧凤鸣和王皇后为此伤透了脑筋,想着要为萧明找一个贤良淑惠的女性为王妃,也正好可以磨一磨萧明身上那股子戾气。这般左思右选,才最终找到了李翰林家。李翰林名李正清,是寒门出身,翰林又是清贵的职位,内阁之中几乎都是在翰林院待过的。

李正清两袖清风,官声不错。这个时代,富贵喜人,权势惑人,但名声却是难以明说的东西。有的人富甲天下,有的人权势滔天,想要得个好名声,引得天下人赞誉,却是不容易的。像李正清这样的人,有的是年轻又满怀抱负的人愿为门生。更何况李正清虽然出身寒门,家中有了余钱后,也会帮助些年轻后生,资助他们读书,取得功名。

也因此,李正清的女儿早在还未到及笄的年纪,媒婆就已经踏破了李正清家的门槛。李正清对自己膝下的独生女儿又是爱若珍宝,舍不得随意将女儿嫁了,左挑右选,一直没有定下来,这也才给了萧凤鸣机会。萧凤鸣在寒门文人中的声望不错,饶是如此,李正清也是思虑再三,还未肯给一个明确的答复。

却不曾想萧明自己却是不喜欢。萧明已经过惯了无法无天的日子,若不是人人都需要娶妻生子,他才不想娶个人进后宅。原本萧明并不是很在意娶谁,左右李正清家中没什么权势,若真的把独生女儿嫁给了自己,也管束不住萧明。但这一出却拦了其他人的道。比如周家。

自萧明幼时,周世新就将自己的嫡子送到萧明身边。两人一起长大,一起玩乐,只是周维松不是一个读书的料子,只得进了国子监,作为荫生得个功名。这入国子监,就和萧明分开了,周家急得不行,也起了与萧明联姻的念头。

在刻意安排下,周维松重新搭上了萧明。左右也是一起长大的情分,再加上周大公子也是个好玩的,两人重新成为一对狐朋狗友。在一次宴席上,周家安排女儿见了萧明一面,刻意勾引,只把萧明迷得神魂颠倒,就对李家的女儿越发的厌恶了。再加上一次意外,萧明听闻兄长和母亲的谈话,竟是要找个人管束自己。这下萧明不干了,但任他撒泼打滚,母亲倒是软了三分,但萧凤鸣却决不妥协。

“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若不找一个人管着你,日后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样的祸端!成亲了就好好地和妻子在一起,若有了孩儿,你也会知道身为人父的责任。”萧凤鸣说道。

王皇后虽然更宠爱幼子,但是长子的威信和前程却是远远超过了幼子的。见长子不松口,王皇后沉默片刻也就帮着长子劝说起萧明来。这一下,萧明就越加的愤恨了。他对周家的女儿说不上什么非卿不可,但两厢对比,却更加的憎恶起李家的女儿来。因此他出了这么个羞辱人的主意,若是坏了李家女儿的名声,自然也不会嫁给他了。

而今听到了萧鸾横插一脚的消息,萧明对萧鸾愤恨‘’,只是气不了太久,他忽的一笑,拍拍周维松的肩膀,说道:“说起来,我这兄弟也没有娶妻,不若让我这三哥送他一段好姻缘。”

周维松闻言,却有些犹豫起来,说道:“这……不好吧……”周维松虽然人没有什么本事,却也不糊涂,既然萧凤鸣和王皇后都属意这李翰林,那多半也是有所诉求的,平白将这么个人推到别人阵营里,周维松也有些不安。

“不好?”萧明瞥了周维松一眼,大声笑道,“那我们的姻亲缘分也只好这么断了。左右不过是一个女人,据说她也是贤良淑惠,父亲官位也小,没有底气。也不会影响我三妻四妾不是?”

周维松一听见这话,顿时脸色都白了。他们家为了攀上萧明,出钱出力甚至连嫡出的女儿都出了,若萧明拍拍屁股反悔,自家可就闹大笑话了。当下周维松主意一定,急忙赔笑道:“三郎说的哪里话。我们自幼的情分,三郎只要开口,小弟自然是指哪打哪,绝不含糊。”

周维松的年纪其实比萧明还大几岁,此刻自称小弟,无比自然,引得萧明哈哈大笑,拍拍周维松的肩膀笑:“好你个周维松,且听我说……”

那一头萧明窃窃私语,这一头的李家却是震怒不已。李正清抓住女儿的手,泣道:“我的好女儿,真是委屈你了……这门亲事,我们不应了。”

李秀兰闻言,心中也是大石落地,她朝李正清盈盈一拜,说道:“多谢爹爹。”她擦了擦因回想受惊而起的眼泪,又有些犹豫,轻声问道,“拒绝三皇子的求娶,会不会对爹爹……”

“我儿不怕。”李正清立起眉,说道,“这世道无非是一个理字。大不了我将这乌纱帽一摘,咱们一家人回家种田去!”说到这里,李正清又笑,“你爹我可是种田的一把好手,绝不会让你们挨饿的。”

李秀兰也跟着笑了起来。父女两笑了一会儿,李正清又问:“那个救了你的人……?”

李秀兰闻言,回想起那个挺拔似松,气质如兰的俊秀青年,面上微微一红,轻声道:“是……是成王殿下。”

“成王殿下?”李正清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他看到李秀兰的模样,面色也是一沉,说道,“成王素来和赵王不和。我儿还是要少参合为好。”说到这里,李正清也是心头暗笑,他的女儿向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算如今天这样出门,也都是待在轿子里,不曾外出。今日事就是一个意外,哪里还会再来一个意外,让她跟成王殿下认识呢?

而李秀兰听闻成王和萧明不和,却是心中一喜。经过今天的事,萧明在她的心中无疑为洪水猛兽,知道救了自己的人和萧明不和,她便觉得萧鸾和她是一边的了。这种微妙的归属感让她十分高兴,说话也活泼了几分,便拉着父亲的衣袖撒娇道:“爹爹你且与我说一说罢。”

李正清对这个女儿宠得如珠如宝,最经不得她这般撒娇,只好拍拍女儿的手,说道:“好好好,为父倒是听说过不少成王的轶事,虽然不曾见过,但风评却是褒贬不一……”

萧鸾并不知道这京中有人在算计她,有人在议论她。救了李秀兰,只是随手为之,她很快就抛在了脑后,她辗转反侧,也只想着齐霁真一个,一会儿担心她吃的不好,一会儿又担心齐霁真身子弱,会不会晕倒。总而言之,就是不放心。

考试要持续三天,萧鸾也不可能每日都去考试那处蹲着,她还要上朝,还要处理公务,还要顾及他人的眼神。因此,萧鸾闷闷不乐的派了个人去蹲点,自己忙得跟陀螺似的。此前她已经去过了严贵妃那处,两人也商议出了个结果,剩下的事则需要时间和人手静待发酵。但是萧鸾却不能放松,许多事都得时时的盯着。最近还需要她时常走动自己这边,联络感情等等事务。

一晃三天已过,齐霁真随着人流出来,她觉得自己的脚步都虚得仿佛是踩在云端那般。她眯着眼,看着太阳初升,洒在这座城市。京为极数,是大而盛之意。所以一国之都,称为京城。齐霁真看着这黑压压的人,天下举人齐聚,他们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朝气蓬勃的青年,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口音,却来到这里。突然之间,齐霁真就感觉到了京城的意思。

有容乃大,这京城之中汇聚了天下之才,这阳光下黑瓦白墙,彼此相连,似乎看不到尽头,这里有无数的人,无数的才子佳人,无数的悲欢离合。这大概就是这座城市的魅力。

齐霁真站在原地,她闭了会儿眼睛,她听到了脚步声,一名身材魁梧的仆役走了过来,朝齐霁真一躬身,说道:“小姐,您可算出来了。请随我来。”

科举之中虽然寒门居多,但能读书的,也不乏一些有家底的人。因此大家也就草草扫了一眼,便又扭过了头去。齐霁真也不在意,她点点头,示意人带路。仆役小心地带领着齐霁真,齐霁真却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她在贡院里待了三天,待在一个憋屈狭小的单间里,面前是决定她一生的试卷,那种感受并不好,可以说是紧绷压抑到了极致。因此一想到能看到萧鸾,她就忍不住脚步松快起来。

在走到一个无人的小路口,齐霁真一眼就看到了在另一头来回转悠的萧鸾。齐霁真陡然笑了起来,对方的身影在她的眼中是如此鲜明,她那些沉沉挂记的心事,在看到萧鸾的一瞬间都如风吹去,只留下一身的轻松。

“六郎!”

萧鸾闻声抬起头,就看到穿着青衣学子服的年轻少女飞奔过来,扑进了自己的怀中。萧鸾下意识地收拢了自己的双臂,感受着对方的体温和欢快的笑声。萧鸾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看到心上人大概就是如此,总是忍不住会微笑起来。

两人紧紧地抱在一处,过了一会儿,齐霁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轻声说:“我……我三日未曾梳洗了。”

“没有关系。”萧鸾笑,她轻轻地蹭了蹭齐霁真的鬓边,“没有关系啊,很香的。而且看到你,我就很高兴了。”

齐霁真便不挣扎了,两人静静相拥,在这无人的深巷,却自有一份温馨动人。

作者有话要说:到现在123章,两个主角从6,7岁也长到了现在的成年,谢谢大家能看到现在。我们小的时候总认为变成大人了就能无所不能,其实长大了才知道其中的无奈。当然有欢乐也有开心,但也有很多事情,需要自己默默的去承担,去做决定,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伤心就去找妈妈哭一顿了。突然感慨

====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