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春图
天还未亮,如今已过秋,晚上的空气里带上了凉意。房间里灯火暗沉,将人影映照在墙壁上,是昏昏欲睡的模样。屋外种着桂花,桂香顺着夜风飘进房间,带来了甜腻的香气,只把一群翰林熏得更是渴睡。
历来的会试都是由礼部办的,但是评卷的工作却多选翰林来做。会试共三场,每场三日,一科过后,为防舞弊,在作文完毕后,受卷、密封等工作都是交由吏部专门的官员进行。在头两年的科举过后,萧炜有感参与官员参差不齐,甚至专门下令精选四十上下,五品至七品,品行良好的官员来做。
种种程序之中,耗费时间很长,自然不可能最后才一一评卷。事实上,大量的筛选工作,从掌卷、受卷的过程之中就开始了。若有不合规之处,甚至不会提交到最后评卷人的手中。
而在评卷之时,更是通宵达旦,一份试文,要经两人以上的评语,这样对比评论,才能确保对方的真才实学,而不是由一人的赏识。
“此文……”突然有一人扬眉道,他写下有独见,必能尽忠,可取之的评语。
试卷交由其他人,有人嗤笑道:“文采斐然,但其中想法却是异想天开罢了。”
“这可不见得。你们南人不懂北人。此人对马政见解独到,予甚至不及,定是个可期之才。”
一群人讨论得热烈,但谁也不可否认,这篇策论确实写得极为漂亮,读起来朗朗上口,用典仿若天成,其中风骨铮铮引人注目。评卷亦是要评文风的,若文风不正,哪怕写出花来也不会录取。因此也出现过有考官光凭文风以为是某某名士,结果最终开卷不是,甚至为此痛哭的事情来。
一群人吵吵嚷嚷,最后还是画了个上等,交由主考官定夺。要知道单房排名算不得什么,最终还是要由主考官重新排名。而一般推举的人会极力推荐自己看上的卷子,所以这时候就要看主考官把握大局的能力了。
不论考官之间如何评定,外面的学子们倒是通宵达旦的狂欢了一番。萧鸾询问过齐霁真的意思,齐霁真不愿在外面多逗留,她瞒着父母,而一日没有放榜,她的心中就一日不得安宁。萧鸾便叫来了沈引玉,打算三人出门散散心。武举不比科举那般引人注目,相关章程也一直没有完善。但始终是由兵部举行的,虽然自萧炜开始,朝廷已经渐渐不重武功,改重文治,可毕竟是延续多年的习惯,也不会一时就废弃的。
沈引玉也是刚考完武举,他似乎一下子就被什么东西改变了,整个人像根小白杨,不说话的时候,很是有些吓人。但当他看到萧鸾和齐霁真时,露出的笑容却还是同他们少年时那样。
“六郎!我考上了!”沈引玉大笑着走上前来,用力地拍了拍萧鸾的后背,差点没把萧鸾拍到地面上去。萧鸾呸呸呸了几声,皱着眉头揉着自己的肩膀,苦笑道:“你这气力可不小啊。”
“你可不知道了,比武中还有举鼎一项,我可是花了不少时间来训练的呢。”沈引玉笑。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锦绣文章难以判断最优,但是武功却不是。考武举自然很快就能决胜。当初沈引玉报名时,很是把兵部的一群人吓了一跳,倒是萧炜一副高兴的样子,大大的夸奖了一番沈引玉有志气之类的话来。
可惜的是,考完后依然是一闲差,沈引玉倒是难得的不骄不躁,说道:“如今天下太平,自然是用不上我的。”但萧鸾却从他的眼中看到了勃勃的野心。萧鸾想起那天,沈引玉鼻青脸肿地找到自己说的话,他似乎认定这天下不会太平太久,这份闲差不仅没有让他颓唐,反而让他振作。沈引玉如今整日地往兵部跑,他终于有了名正言顺的身份,将此前的纨绔行径收敛了一干二净。
沈引玉惯来不会向齐霁真造次,这次许久不见,也不禁打趣了几句:“状元郎好生俊俏。”
齐霁真沉着脸开始教训道:“不可乱说,须知祸从口出,你这般下去,日后……”
“哎呀呀呀,六郎救我!”沈引玉急忙捂住了耳朵,高声叫道,躲到了萧鸾的背后去。萧鸾也跟着笑,她张开双手护住沈引玉,三个人笑闹在一起,就好像从未分开过那样,彼此间依然如此的亲近。
萧鸾告了假,三人一起去往郊外的别院里住下,萧鸾只留下了亲信,能让三人最大限度的感觉自在。沈引玉看着萧鸾望向齐霁真的表情,他几乎是看着两人一点点走向彼此,虽然他没有参与两人北狄的那场冒险。但是自从北狄回来以后,沈引玉也察觉到两人在看向对方的眼神时已经彻底不同了。
对此沈引玉自然是赞成的,只是他原以为萧鸾会顺理成章地迎娶齐霁真,却没有想到如今齐霁真竟然真的去考科举了。
“六郎啊,对女人可不能这么宠着。你这样,什么时候才能娶妻啊。”沈引玉语重心长地说道。
萧鸾却笑笑,拍拍沈引玉的肩膀,道:“你不也要离开我去考武举吗?人各有志。”
“那……那不一样啊。”沈引玉一张脸涨的通红,媳妇儿怎么能跟玩伴比呢?
“没什么不一样。我是心悦于她,可她也有自己的想法。”萧鸾回答,她看着天空,湛蓝的天幕上悬着一朵白云,看上去优哉游哉的样子,“都是一样的。说到底,我们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人,自然不可能要求别人把其他人当做全部。”
沈引玉摇了摇头,回道:“你知道我向来说不过你的这些大道理。只是……”他顿了片刻,还是道,“这样的话,需得少说。”
萧鸾惊讶地看着沈引玉,这个向来放浪的少年人收起了嬉皮笑脸的样子,看着萧鸾,说道:“这个世道,不太能容忍很多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你可以做,但不可以说。”两人一时之间谁也没再说话,沉默异常。过了一会儿,沈引玉突然笑了起来,说道:“我年纪也到了,母亲说我也该成亲了。成亲那日,六郎可要来捧场啊。”
萧鸾恍然回过神来,急忙回道:“恭喜啦!”
沈引玉哈哈大笑起来,面上也总算带上了少年人的意气风发:“若不给大礼,我可是不依的。”
“这是自然!”萧鸾也由衷的为沈引玉高兴起来。世人总认为成亲了才算作是真正的大人,萧鸾自然也是不例外,她站起身,朝远处看看,见齐霁真画画似乎有收笔的架势,便说道,“我去接三娘过来,顺道也说说你的喜事。”
沈引玉挥挥手,见萧鸾高高兴兴地朝齐霁真那处走去了。而对面那个一向冷淡的少女在看到萧鸾后,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沈引玉将下巴往手上一搭,说道:“恭喜啥啊,都没见过面。我才羡慕你们呢。”
“蛮奴要娶妻了?”齐霁真听闻,只是一惊,随即笑,“真是恭喜了。”沈引玉比她们两人要大个几岁,此刻娶妻也是正常。
而齐霁真只要考入科举,基本也就断绝了嫁人一途。倒不是说考上科举的女子就不能嫁人,而是一般大门大户需要女主人主持中馈,自然不能让自家女主人跟男人一样到处跑。就算有求娶的,也是一些家道中落,甚至是没有家门可言的浪荡儿。这样的人,试问又有几人能看得上呢?所以渐渐的,不嫁人反倒成了传统。就算是如今升迁已经十分迅速,才名远播的陈瑾,如今也没有嫁人。
沈引玉待了三五日,就告辞离去,他如今已有官身,自然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萧鸾和齐霁真得了空闲共处,又是自家的别院,比需要保持距离的王府,倒是轻松许多来。齐霁真也不去担心自己的功名了,反正是将试卷都上交了,担心也只是白担心而已。
两人都默契的不再提王妃的事,也不提将来的事。虽然萧鸾什么也不想干,但依然有许多的事务从王府中寄出,快马加鞭的送到萧鸾的手里。萧鸾夜里加班加点的看着公务,齐霁真就在一边给她剥橘子。萧鸾吃一瓣就朝齐霁真笑,笑完再低头看文。日子倒也过得悠闲。
这一日里,沈引玉也托人送来了一个小匣子,还附了书信不让齐霁真看。萧鸾好奇,便瞒着齐霁真打开了。这一打开,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多张长画,画像精美异常,人物精细,以工笔手法作画,上色清雅,却全是春宫图。不止男女鱼水相合,就连男男和女女都有。
萧鸾手都在发抖,她啪的合上盖子,又拿起沈引玉写的信。上面写着“臣最近寻了些好物,献于殿下赏玩。”萧鸾深深地吸了好几口气,她不是男儿,自然对这种事也没有男子那样感兴趣,就算听了许多荤话,也是左耳进右耳出。而且大家在成王面前也不会说得太过火。很多时候,萧鸾其实是一知半解的。而她与齐霁真纵然交托此心,至多也就是亲一亲,更多时候就完全不懂了。
此刻见了这图,无疑是一件晴天霹雳。萧鸾陡然意识到,原来两人相处,还有许多的事,她们竟然都不知晓。萧鸾屏住呼吸,这才重新打开匣子,细细的看起来。她将旁的都扔到一边,专心地看起女子的部分。只是这样的图片大多是为了助兴用,实在是少之又少。萧鸾只得每张都看看,专心寻找,倒是把这匣子里的东西看了个七七八八来。
作者有话要说:科举部分参考《明代乡试、会试评卷分析》,发现古代要考科举真的特别特别难!!!!而且还有部分运气,因为文风一改,说不定你就评不上了,甚至还不许在文中卖惨之类的事。下章就放榜了!齐霁真就要跟面对愤怒的家人了
另有鉴于大家觉得李秀兰的名字不好,现在有两个名字,大家可以选一下:
李安歌,《九歌・东皇太一》有“疏缓节兮安歌”一句
李宜修,《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