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交织
十一月的时候,京中下了第一场雪,雪花细软,但此时地气未消,落在地上很快就不见了踪迹。正西坊是外城,靠着的是骡马街,是贩夫走卒汇聚之地,比起内城的风花雪月,这里无疑要热闹,同时也要烟火气得多。
正西坊的小胡同里,有一处人家,这里虽然靠着骡马街,却是闹中取静的好地方。一进门,绕过照壁,就是一丛郁郁葱葱的玉竹。这竹子和南方那种高大挺拔的毛竹不同,翠嫩如翡翠,长得又精巧,亭亭玉立,分外可人。转过抄手回廊,银铃笑声以及行酒令的笑闹声传来,就到地方了。
齐霁真推开了门,抖落一身细雪绒,一旁的丫鬟急忙走过来捧走她的披风。又有一个丫鬟过来,朝齐霁真一福,递上一杯参茶。齐霁真连喝了好几口,这才觉得周身的寒气都稍稍的褪去。齐霁真松快了些,朝着一旁静候的丫鬟点点头,那人打起帘子,将齐霁真迎了进去。
里面坐了约莫七八人,有几人在行酒令,而另几个则在一旁笑盈盈的看着。她们听见动静,齐齐转过头来,看到齐霁真,顿时也笑了起来,说道:“我们诗社的大才女来了,这下看谁还要喝酒?”
齐霁真闻言一笑,摆摆手,说道:“让你们三盅又何妨。”
其他人闻言,顿时也齐声笑起来。这些人装着有的华贵,有的普通,只是衣服样式都做了轻便,方便行动的打扮,说话之间也比普通妇人更洒脱些。齐霁真打小就在男子中长大,对这样的氛围也是十分喜欢的,因为她也不拘小节,跟着一起笑闹。
倒也有那眼尖的,上下看了齐霁真一眼,哟了一声,说道:“齐三娘这身衣服可不俗,得花不少银子。”
在座的都是女人,是女人哪有不爱衣服打扮的,闻言就都看了过来。齐霁真轻咳一声,脸都红了,说道:“有什么好看的,你们不喝酒,不看书,不做生意了吗?”
其中一名年纪稍大,衣着虽然华贵,却一副经历风霜模样的妇人笑道:“我做了半辈子的生意,生意哪有小娘子好看?”
其他人便哄声笑起来,那妇人面上还一本正经的模样,说道:“莫要笑,这可是实话。眼下生意可是越来越难做了,西北的商路几乎断绝……我一家老小可都要喝西北风了。”
“韦大娘惯来会叫穷。西北倒了,你还有东南茶叶,东南倒了,你还有西南的丝绸,我们都倒了,韦大娘还能喝着价值千金的茶汤喊穷呢。”这话一出,其他人都齐声应是,引得那韦大娘将手中的手绢朝那说话人脑门儿一扔,笑骂几声。倒也把齐霁真的窘迫给带离开去。齐霁真松了口气,急忙坐到一旁,她摸了摸衣裳上的刺绣,唇角又带上了一点甜蜜的笑意。
一众人正自笑闹,帘子又被揭开来,陈瑾带着一身寒气走近,身后还跟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女童,扎着双丫髻,看上去娇俏可爱。陈瑾一进来,就带着笑说道:“老远就听到你们说话。韶华说一说,西北怎么了?”
韦大娘闺名韦韶华,她是妇人打扮,已经婚嫁了,不过丈夫是入赘的,因此外人也不叫她某韦氏。而她女承父业,自己在外打拼,生意遍布南北,大家慑于她的财力,又佩服她的坚毅,也有人叫她做铁娘子。
这样一个人,也不知道陈瑾到底是从哪里找来的,放到诗社中。诗社中人都是女子,也都是在外“抛头露面”的女子,虽然在座也有像齐霁真这样入了官场的读书人,是官身士子。但身为女子,能在外就已属不易,再加上韦大娘年轻时候走南闯北,确实是个妙人,会说讨喜,为人又极有分寸,行事也颇为仗义,引得其他人就算初时略有几分瞧不上,如今也好得跟姐妹似的了。
韦大娘听到陈瑾说话,顿时一笑,她极为隐晦地看了齐霁真一眼,齐霁真察觉到了她的眼神,心念急转,冒出了几个念头,但齐霁真面上不显,就仿佛没有注意到韦大娘的神情那般。
“北狄来犯,自然是商路不通了。”韦大娘说道,她说话有三分含糊,在座的哪个不是人精,自然听出来韦大娘话中有未尽之意。
只是那入社早的,又在官场混的人,知道齐霁真和成王萧鸾之间是打小的情分,而萧鸾身为西北互市的带头人,如今西北乱了,成王自然也难辞其咎,因此说话之间也就会注意分寸,不提此事。而也有些不清楚的,见状也生出好奇,便问道:“我们与北狄之间不是有互市交易吗?为何北狄要来打?”
韦大娘哼笑了声,说道:“我中原花花世界,自然旁人想来占上一份了。只是我倒是听说了一些消息。”
韦大娘虽然说的是听说,但她身为商贾,此前又在西北互市中参了一脚,消息自然灵通。说是听说,但没有几分把握,她又如何敢当着大家的面将这些话说出来。韦大娘再看了一眼齐霁真,这才道:“我听说北狄精锐身披重甲,就连马匹上也包着重甲铁片。众所周知,北狄不产铁与工匠。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呢?”
只一瞬间,齐霁真的脸色就微微一白。她顿时明白了韦大娘的意思,也知道她说这话,亦是有几分提醒之意。萧鸾身为互市的主导者,这些铁从哪里来,一定会被人抓住,从而对萧鸾下狠手。
房间中气氛顿时一凝,陈瑾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这些事,自有朝堂大人去处理,我们不过是小官小户,也管不了这些。”陈瑾的声音柔和笃定,众人也随之一笑,将话题扯了开去。而陈瑾也将身后的女娃推了出来,她目光柔和,看着韦大娘一笑,说道:“这孩子跟我学了几年读书识字,但她家是商贾,之后打算女承父业,这商贾的东西我可就教不了了,韶华可否收她当个学徒,带带她?”
韦韶华哈哈一笑,说道:“这有何难?”
那孩子也是个伶俐的,见状立即拜倒,说道:“孙雪回拜见师傅。”
这话题扯开,房间中又再度恢复了活泼欢喜的氛围。当初陈瑾成立诗社,齐霁真不置可否,可随着与陈瑾的接触,再加上萧鸾也觉得这也不无不可,齐霁真便欣然加入。只是她没想到,陈瑾对诗社颇为上心,渐渐的又拉了不少人进来。这些人,各行各业都有,只是唯一相同的,都是以女子之身,艰难的在这男人的世界里立足的人。
大家同命相怜,人数也不多,再加上彼此之间也有互帮互助的利益在,便就这么一年一年的延续了下来。而此前韦大娘故意提起流言,其实也是在提醒齐霁真。此前韦大娘能从互市中分一瓢羹,也是从齐霁真那处入手,搭上了成王的关系。
虽然在座中人并不清楚属于萧凤鸣一派的陈瑾和属于萧鸾一派的萧鸾是怎么混到了一处的,但是好处是明显的,自然所有人就都将这些事放到心中,装作不知罢了。
一行人许久未见,自然亲热,酒酣耳热,便就就地寻地睡了。陈瑾向来自律严谨,虽然不会滴酒不沾,却也极有分寸。她看着外面的天色,觉得有些兴致,就走了出去。只是走了没几步,就看到齐霁真站在那处赏雪。陈瑾一笑,她的笑声引来齐霁真的注意力,齐霁真转过身来,朝陈瑾一礼。
“何须这般客气。”陈瑾说道,朝齐霁真走来。
“你的品级高于我,又与我有半师之谊,于公于私,我都该与你行礼。”齐霁真回道。她看着陈瑾柔和的容貌,心头却不敢放松。陈瑾到底想要做什么,又打算着什么,齐霁真全然不懂。陈瑾对每个人,似乎都努力的帮衬,哪怕是对齐霁真,也是如此。说来齐霁真官路顺畅,如今人际也不错,也是受到了陈瑾不少指点。萧家兄弟间的争斗,似乎都与她与齐霁真并没有关系。
齐霁真对此既是敬佩,又难免心怀警惕,对陈瑾也是越发的看不通透。陈瑾看在眼中,却也只是笑笑,说道:“三娘你看我们诗社中又多了几人,也听了不少南北传闻,可有什么想法么?”
齐霁真摇了摇头,又点一点头,说道:“我见韦大娘穿着华贵,用度其实已经逾制,但周围人并不在意,想来早就成了俗规。韦大娘来自南方,恐怕南方这股风气更甚。而我曾听闻如今乡中,骨肉分离,老人留守,青壮都往城中赚钱,恐怕此后商贾越多,民众也只会更崇信金银。”
“仅靠这寥寥数语,三娘就能结合往日情况猜测许多,着实是个通透的人。”陈瑾便笑了起来,又道:“翰林虽然清贵,但毕竟不通实务。三娘可想要去州府历练一番?”
齐霁真一愣,她没有说话,陈瑾便道:“也不急于一时。三娘若是考虑好了,尽管来找我就是。”
齐霁真愣愣点头,而陈瑾则披上了大氅,朝齐霁真一个点头,说道:“我还有事,就先走了,还劳烦三娘代我为其他姐妹传达一句。”齐霁真应了一声,陈瑾便缓步离开了小院之中。
本日休沐,哪怕是落雪,也比平常更加热闹几分。陈瑾踏着雪,她虽然是官身,却也还不习惯身前身后有人伺候,她知道在外需要排场,因此并不抗拒,只是能一个人的时候,也只一个人。她走的慢,目不斜视,只是快走到自己的院落这才抬起头。
小院安静,周围别无人家,院中青松从漆黑的瓦檐探出半截枝丫,有山水美感,而小院门口则立着一辆马车。
北狄来的高头大马,健壮耐寒,性格早就被驯服得温驯,站在那处,头顶已经有微微的发白,却也没有不耐的样子。而那车也是低调得很,浑身没有半分显露身份的标识。一身黑衣的马车夫朝陈瑾微微颔首,陈瑾认得那人,她微微一愣,又是一笑,便朝那处而去。
马车夫打开车门,陈瑾踏上去,车内昏暗无光,只隐约可见一个女人撑着头坐在那处。陈瑾脱去大氅,拜倒在地,轻唤了一声:“殿下。”
萧韶闻言抬头,她眯着眼看着陈瑾没有说话。她不说话,陈瑾也不说话,只是维持着拜倒的模样。过了一会儿,也也许是过了许久,陈瑾觉得自己的膝盖隐隐作痛的时候,萧韶朝陈瑾招了招手,道:“来。”
陈瑾略一犹豫,却也没有起身,就那样匍匐着朝萧韶而来。两人距离越近,对方的容貌也渐渐清醒起来,陈瑾看到萧韶脸颊上有一红肿的印记。陈瑾心头一跳,她向来波澜不兴的心头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地扎了一下,带来细密却又不深入的疼痛。陈瑾垂下眼来,不将目光对上萧韶的脸。
但很快的,陈瑾的下巴就被萧韶勾起来,紧跟着,久违的唇舌重新挑起了她深埋的回忆。就和记忆中那般香甜的味道,同时还带着酒气……或许……还有点苦涩的滋味。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巨粗长,高兴吗?
我昨天列人物列表,发现出现的人物,粗粗列出来就50多个了……突然觉得大家很辛苦,要记这么多人,233333
谢谢大家追文到这里,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