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押解 - 庙堂既高gl - 墨钧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庙堂既高gl >

第四十章 押解

今年的冬天似乎持续得格外的长久,已经过了元宵,按理说就该下雨了,但这天气却丝毫没有入春的迹象,连续晴了好几天的天再一次暗沉下来,不多时就飘起了大雪。侍女见状,急忙要去关窗,说道:“怎的又下雪了。”

“无妨,就那样开着吧。”

李安歌抬起头来,看了一眼窗外,又重新垂下头去,看着手中的佛经。

侍女见状,不敢违背王妃的意思,只好将吩咐周围将地龙烧得更旺一些。做完这些后,侍女卷帘重新进了暖阁,见李安歌安安稳稳的坐在那处,一手捏着佛珠,一手把著书卷,正低头看着,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这个王妃,从成亲开始起就过分的安静,她一直无所出,周围的人都以为成王要厌弃王妃了,却不想成王却一直没有迎娶侧妃。而当大家暗自羡慕王妃好福气的时候,成王又渐渐减少了来王妃房中的次数。后宅中的丫鬟侍女们也曾暗自打探过消息,偶尔有几次流言传出来,就立刻被压了下去,就连相关人等也一概被处理。因此无论是成王身边伺候的,又或是在王妃身边伺候的人,都对此讳莫如深,连私下里讨论都不敢。

只是身为王妃身边贴身伺候的人,侍女知道王妃最近一段时间里并不快乐,她若是没事就这般看着佛经,有时候侍女都觉得眼前的王妃并不是一个正值妙龄的女性,而是无所事事的耄耋老人。

思及此,侍女上前叫了一声王妃,又故意用着逗乐的语气说道:“头几日,我听小顺子外出回来说,砺州总兵被押解回京了,他正巧看到游街呢。”

这果然让李安歌好奇的抬起了头。李安歌放下手中的佛经,看着侍女,说道:“你且细细说来。”

侍女见状,也露出了笑容,带着世人说八卦时的小兴奋,凑近了李安歌,开始绘声绘色说起来。

世人都以为沈以逸私贩盐铁,中饱私囊,又常年在边关苦寒之地,必然是满面横肉,粗鲁鲁莽之辈。游街那日,早早的就有小吏铜锣开道,沈以逸没有囚车,他是被套上了木枷锁一路从砺州牵到京城的。只是他身上穿着的还是当初那身貂皮的衣物,押送的官员也并未如何虐待沈以逸,他看上去人模人样,若不是套着枷锁,比街边的大多数人看上去都更好一些。

世人见沈以逸身材壮硕,虽然面色憔悴,却也相貌堂堂,充满威仪,世人多以貌取人,见此情况,倒有些琢磨不透。而沈以逸则会被押往刑部,由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法司会审。三司会审向来只有极为重大的案件才会如此慎重,萧炜登基这么多年,也就只有当年绊倒摄政大臣时才动用过这样的阵势。由此可见萧炜有多重视这次的事情。

李安歌静静的听着侍女绘声绘色的说辞,她静默片刻,这才道:“王爷一向与沈家交好,关于沈家的事,王府之中就莫要起传言了。”

侍女听闻,想起启星整治下人仆役的手段,顿时打了个哆嗦,急忙应了一声是。而李安歌目光飘远,又说道:“如今圣旨已下,却并未祸及沈家其他人。你今日与我一起备些日用送到沈府上去,以宽人心。”

侍女想劝说李安歌,沈家如今已是让朝中上下避之不及的人物了,自家王妃何必上去惹是非,只是她话递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恭声回了声是。左右东西最后是否要送出府去,也是有人暗中禀告王爷的。若王爷不愿,这府中就没有能递出去的东西,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顶撞王妃呢?

而此刻的沈家也是一片愁云惨淡。沈引玉的妻子霍氏抱着三岁的儿子,而她的婆婆,沈引玉与沈以逸的母亲黄氏则坐在堂上。稚儿天真,还不懂其他,两个妇人的眼睛则都要哭肿了。黄氏用手绢按了按眼角,朝齐霁真点头道:“叫三娘看笑话了。我沈家如今这般,三娘还肯过来,是用心了。”

“妇人莫要妄自菲薄。沈家为大夏立过大功,圣上也记挂在心中的。”齐霁真也有几分感慨,回道。

武功侯沈近远此前在东南大败海寇,只是海寇余毒不清,他便一直在那处了。而他的大儿子押解回京,他没有圣旨下来,也不得归京。齐霁真想到此节,心中转念一笑,沈家父子二人,一南一北,都说是虎父无犬子,这老虎多了,又怎么不令帝王心生警惕呢?也难怪帝王不祸及沈家其他人,这些人安置在京中,沈近远就必然心有顾虑,不敢动那个大逆不道的念头啊!

齐霁真看着面前哭泣的妇人,纯真的儿童,心头一片寒意。齐霁真见过尸横遍野的战场,就算有刀劈下来,都能做到目不改色。但只有此刻,齐霁真见识了人心鬼蜮,方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残忍,让人心生寒意。齐霁真安慰这两人,不多时,外面就有仆役过来禀告,说是成王妃派人送来了慰问的东西。

萧鸾被关了禁闭,日日待在王府中不得出门,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黄氏听闻仆役的回禀,顿时心生感动,连叫了几声阿弥陀佛,唤了漫天神佛的名号,这才道:“蛮奴自小顽劣,我们夫妻当初生怕他惹事,不想他交了你与殿下两位好友,这是他的福气,也是我们沈家的福气。”

齐霁真知道沈家的事中,亦是有萧鸾的手笔,而她自己虽然没有做过什么,但是听闻这事后,她也听之任之,只是事后来给沈家送点东西,算是弥补心中的愧疚。在听到黄氏这样诚心感激的话后,齐霁真羞愧难当,勉强维持,才没有掩面奔走。只是她也没有再继续多待下去,只是又勉力敷衍应付了一番,就出了门。

齐霁真走在路上,只觉得浑浑噩噩的,心头忽上忽下,也不知是个什么感觉。是自己过于天真,还是当初的人与自己渐行渐远了呢?齐霁真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自处才好,待到她回过神来时,自己已经站在到了诗社的小院前。齐霁真看着诗社的大门,又抹了一把脸,露出一点苦笑,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竟然变作了她心里头的安全之所了呢?

齐霁真盯着面前漆黑的木门,她摇了摇头,正待转头离去,突然门却被打开了,门那处探出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年轻少女,她看到齐霁真,惊讶地唤了一声:“三娘子。”她看到齐霁真的样子,又是一笑,说道,“真是巧了,陈娘子也在呢,你们怎的今日里都凑到一处了?”

陈娘子说的就是陈瑾了,诗社之中,众人皆不以职位官位称呼,也是为了能让众人放下成见,彼此平等。齐霁真听到小丫鬟说话声,她原本转动的脚步又停了下来,犹豫片刻,她才说道:“叨扰了,我进去坐坐。”

“三娘子说的什么话呢?这儿你们才是主人。”小丫鬟急忙打开门,将齐霁真迎了进去,又唤来看门的婆子吩咐几句,这才笑道,“我先去门替陈娘子买些东西,三娘子你请便。”

齐霁真点点头,便举步往里走了。那看门的婆子则早早进去向陈瑾告知齐霁真的到来。齐霁真听说陈瑾才改换了主意,小丫鬟便猜或许齐霁真是找陈瑾,便如此主张。而齐霁真也没有阻止,或许她是真的想要让人替她开导一番。至于为何是陈瑾,长公主如今和萧鸾搭上了线,她们之间原本就亦师亦友,如今就更为亲近了。

陈瑾正独自在廊下饮酒,她旁边生了炭火,桌上摆着一小炉,炉子上温着一壶梨花白,看上去悠然恣意,偷得浮生半日闲。听到齐霁真的脚步声,陈瑾懒洋洋的回转过眼来,她屈着一条腿,手中还握着一杯酒。陈瑾看了齐霁真一眼,笑道:“这样好的风景,你却这般神情,岂不辜负天时?”

齐霁真便笑笑,陈瑾又皱眉道:“笑得好似哭一般,不若不笑。”齐霁真便不言不语,不笑也不悲了,她走到陈瑾对面,又盘腿坐下,撑着头看窗外的雪花飘洒。

陈瑾拿出酒杯,给齐霁真倒了一杯酒,说道:“雪天当然要配酒才好,单看雪,得了风寒可就不美了。”

齐霁真闻言,便端起了杯子,酒递送到唇边,还未饮就先闻到了馥郁芬芳的酒香味,她顿了顿,紧绷的心绪似乎也缓和下来。温酒温热,恰到好处,齐霁真饮了酒,手指在酒杯的壁缘轻轻一绕,这才说道:“你此前为何建议我去别处为官?”

“你足够聪明,在翰林院熬够资历,当然可以往上走一条青云大道。只是你永远都不会明白其他事情。京城往下,百姓生活如何?你好容易从内宅中脱离出来,甚至不惜与家中断绝关系,难道不想知道其他的人,为何明知宅院中就是消耗一生,又为何不出来么?

京城之中,诚然是利益为上,你争我夺,可再往下,同样是利益,却更为直白而可怖。在京中,是永远也不知道那些事的。”

陈瑾看着自己手中的酒,低头说道:“没有见过伤口,你又怎么会治病?不经历黑暗,你又如何去对抗黑暗?你若要治天下,便需知晓这天下真正的模样。”

“我……”齐霁真想要说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她从未想过自己能成为周元贞,她也不觉得自己有那样的能力……可是她说不出口。她真的没有那样大胆的想法吗?在她知道她能女子身份摆脱内宅时,当她苦读时,当她看到史书上写着英主良臣子时,她就没有过丝毫的触动吗?

“你背靠成王、齐家,甚至是我……不必担心就此远离京中派系,是难得的好机会,所以我才做如此建议。”陈瑾说道,她目光真挚而诚恳,“你可以走得比我更远。”

“我……”齐霁真垂下头,道,“我只是有些迷惑……不知前路当如何。”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陈瑾答道,将手中酒一饮而尽。

作者有话要说:没想到大家都出来安慰我,谢谢谢谢,今天头有点不舒服,就不一一回复了

评论我都看到了,么么哒~~~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