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把人看紧了
等闻人琛平复了一下心情后,又继续刚才的话题。
“刚才说到,老百姓反还是不反,跟他本身受不受教育没有关系。当然要以大启如今的国力,还有老百姓的财力,在短时间里也无法做到。”说到这个苏陌也表示无能为力,不过既然他已经在闻人琛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这种子总有生根发芽的一天,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还有,老百姓之所极易被扇动,除了自己的生存遭到威胁之外,就是有人利用了舆论。
”生活信息大爆炸的现代社会,苏陌比任何人都清楚舆论这东西究竟有多厉害。用得好了,就是一柄指哪打哪的利剑。
这个道理闻人琛和玉峰如何不慷,只是……
“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从古至今,因其而遭到横货之人不知凡几!”玉峰叹道,舆论这种事,当有心之人扇动的时候,又怎么可能制止得了?
苏陌深有同感,点头道,“不仅如此。都说百姓愚昧,除了不识字之外。还有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如无意外,一生都会生活在一个地方,他们对于外界的信息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口口相传。可这些话一个传一个,经过百人之口,谁也不知道最后被传成了什么,这其中包括了朝廷颁布的政令等。”
“不独大启,其他国家也是如此,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有些偏僻点的地方,朝廷颁布的政令都已经过去几年,那里的百姓都不知道。”玉峰早早开始接触玉家的生意,对于这些事情知道得比别人更多一些。
苏陌却得意的扬了扬眉头,“所以我们要把舆论利用起来,为我们所用。”
闻人琢眯起眼来,“怎么利用?”
“所谓堵不如疏!既然制止不了,我们就想办法把舆论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说到这里苏陌压低了声音,带着点蛊惑又带着点坏坏的味道,“你们想,若是能奖整个大启的舆论掌握在手里,会如何?”
他说着,用眼神指指闻人琛。
苏陌的暗示这么明显,三人几乎一下子就明白过来,紧接着就是不可思议。
舆论这东西,入人耳出人口,要怎么掌握?还要掌握整个大启的舆论,这怎么可能?
闻人琢虽然不知道苏陌哪来的胆气敢夸下如此海口,但作为一个皇帝,一个刚刚登基还有满腔报负的皇帝,任何一个对他有所助益的事他都会去尝试。
闻人探转动着茶碗,眼睛却定定的注视着苏陌,“师嫂,你就不要卖关子了,究竟是什么办法?”
苏陌却又提到了一个与此完全无关的问题,“你们平时听书吗?”
不知道好好的,怎么突然转到这个上面,三人表情都是一顿,玉峰斟酌着道,“无事的时候也会听一听,不过听来听去,都是那些也无甚新意。”
“据我所知,无论是府城,县城,还是一些镇子都有说书人对吧?”这些消息苏陌也是仔细了解过的。
“是”
“你们觉得这些说书人如何?”苏陌问。
“什么如何?”玉峰不解。
倒是卓严与苏陌相处久了,对他偶尔冒出来的奇思妙想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猜测道,“你难道是想利用这些说书人?”
苏陌打了个响指,“你猜对了。”
苏陌赞赏的看了卓严一眼,然后道,“这些说书人,属于下九流。以说书混口饭吃,生活并没有保阵。如果我们把这些收拢起来,再经过一定的培训,付给他们一定的工钱,让他们为我们所用。平时的时候,他们该怎么就怎么,但到了关键时候,他们嘴巴里说出来的东西,只能我们需要他们说的。”
玉峰倒抽了一口凉气,作为玉家下一任家主,自然不是目光短浅之辈,和闻人探都是走一步看十步的主儿。
虽然苏陌只说了一点皮毛,但他们已经想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了。
想一想,整个大启,每个府城,每个县城,每一个镇子,都有这样一个说书人。
当朝廷颁布政令,或者皇帝需要百姓知道的消息,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传遍整个大启。更甚者,若是有心人想要利用舆论,扰乱民心,这些说书人就可以利用言论,把一切有利的舆论引向皇帝朝廷一方。
说白了就相当于一个,代表着皇帝意志的传声筒。可不要小看了这东西,若是利用得当,真的可以做到兵不血刃。
这个时候玉峰看苏陌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佩服之余带有隐隐的忌惮。
在接到玉九来信之时,他虽然也被信上所言慑住了,却是将信将疑,甚至认为信上所言过于夸大其词,危言耸听了些。
和玉老爷不同,在他心里并不认为这个苏陌能有什么本事,最多不过是依附于卓将军而已
可到了这里以后,他发现在日常的相处当中,两人的地位是相等的,看得出来卓将军很重
视他,但也仅此而已。
直到听到他先前那番话,无论其他,光他能够想到这么个办法,就足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这样的人只能交好为上。
闻人琢低头沉思,手指敲击着桌面,发出轻轻的声响。
过了一会儿,在所有人以为他要说话的时候,突然站起来,向着苏陌慎重其事的一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师嫂,怀宁受教了。”
不同于最初带着打趣的意味,这一声师嫂闻人琛叫得真心实意。
苏陌被他严肃的态度吓了一跳,连忙身子一侧站起来避开,连连摆手,“你不用这样,我只是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而已,不值得什么!”
闻人琛却笑了起来,他的笑容显然比之前更加真诚了些,“在师嫂看来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建议,但对于我而言却是受益匪浅。何况你能毫不藏私的说出来,就能说明师嫂是一个心胸开阔,心怀天下的人,这一礼你受得。”
“过奖,过奖。”闻人探的一通夸奖让苏陌听得心里发虚,一边又比了比凳子道,“师弟请坐。”
两人又坐回各自的座位上去,这一过程中卓严默然不语,而玉峰则全程装死。
两人坐好后,默契的把先前的事翻了过去。
可是被苏陌一席话搅乱了心绪,闻人琛和玉峰都没有了先前的悠闲,就连吃晚饭的时候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晚饭之后,闻人琛和玉峰各自早早的回了房间。
第二天,闻人琢打算就昨天的事进行讨论,苏陌早已预料,昨晚连夜写了一篇计划书出来,直接交给闻人琛。
这份计划做得很详细,人员的挑选、能力以及思想上的培训。这些人不仅可以向老百姓传递皇帝想要传递的消息,还可以同时担任起监督各地之责,定期向皇帝反馈各种信息等等。
闻人探把这份计划书看了一遍,大叹,“甚妙。”
苏陌一看这里也没有自己的事了,接下来事就交给他们自己去忙了,打了声招呼,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