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喜好男风,不能吧
金元坊孙府。
一栋三进三出的大宅中,
孙宏礼正在询问管家事情。
“少爷什么时候走的”
孙宏礼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哀乐。
“听府里下人说,少爷一早就出门,好像还很高兴的样子。看出门的方向怕是去了赵家。
听到赵家孙宏礼面色才缓和许多,“赵家的那个儿子听说学了赵大兴七八分本事,倒也不错,是块做生意的料子”
一旁的管家忙附和,“听说赵大兴前几日就去了金陵,据传是去看新铺子了,这次回来怕是他儿子就能独当一面了”
身为管家,日常需要了解的事情是很多的,除了要协调主家内部的大事小情,灵通的消息就是必备的能力。
老爷可不一什么时候想知道些什么消息,心血来潮的时候可能就会把你叫过来问上一问,要是一问三不知,那可是没哪个主子会喜欢。
听到赵家小子都能独当一面,他竟是叹了一口气“哎,赵大兴生了个好儿子啊,要是承祖能有他一半的努力,我怕是做梦都能笑醒,可他…”
孙宏礼没法说下去了,显然当老子的还是要维护一下儿子的名声的。
管家有些汗颜“赵大兴确实是生了好儿子,可是孙承祖去的不是这个赵家,他在挣扎要不要把真相告诉孙宏礼。”
犹豫间孙宏礼吩咐道“少爷回来了叫他来见我。
“马上要到新丝月了,今岁也该让他跟着一起去长长见识,孙家做布起家,未来的孙家产业持早要交给他,不可一直在胡闹下去了。”
孙宏礼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收新丝也叫新丝月。农历四月也就是小满前后,江浙一带有新蚕丝上市,这个时候江浙一带客商就会云集到新丝的主产地交易地收丝。
长久实践以后,商人们又衍生出了,在新丝月购买各地新品丝织,洽谈生意的习俗。有诗云:缫作缫车急急作,东家煮茧玉满镬,
西家捲丝雪满籰。
汝家蚕迟犹未箔,小满已过枣花落夏叶食多银瓮薄,待得女缫渠已着。
就写明了买丝纺丝做衣的盛况。
管家听完顿时眼睛就亮了,孙宏礼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他要开始培养孙承祖了。
但是他是一家之主又不能时时跟着他,督促他,这就需要有一个人来做这件事,这个人是谁呢当然是他管家赫正义了。
要知道他这个管家虽然能管着家里的一应下人,但这只是琐事,根本没有触摸到孙家核心。
即使他再努力,仍然只是个小管家。
可孙宏礼今天的表态就说明,他对郝正义这些年在家里的表现是认可的,他要给儿子培养班底,郝正义符合条件。
想想看一个是小管家,一个是权力核心里的重要人物,孰轻孰重相信是个人就会选择。
想到这郝正义连忙表态道,“老爷放心,我一定会尽心做事,不负老爷的栽培”
孙宏礼满意的笑了,和聪明人说话就是容易,一点就透。
“行了,你下下吧”
孙宏礼挥手,赫正义告退。
锦祥隆布庄,赵家另外一处铺子。
心绪不宁的冯守玉来找赵连山了。
她觉得儿子取向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家里的第一大事了,有必要让赵连山知道,给拿个主意。
冯守玉来时,赵连山正和船头商量租船的事情。
一年一度的新丝月就到了,能不能收到好丝好布,可就全看这一个月的努力了,像锦祥隆布庄这种小点的铺子,租一艘中等贷船就足够用度。
只不过赵连山对租船的要求很高,一是船速要快,二是价钱要低,这才谈的久了些。
没办法小门小户的就要精打细算,不然一个月吃喝用度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船主和赵连山是个老相识了,两人合作了有十年,彼此都十分了解。
此时两人已经谈好价钱,赵连山先付三分之一运费,剩下的收工补齐。
两个各在租船契上,签红花押(个性化防伪署名),约定正式生效。
签完了契,船主苦笑道,“我说老赵你这张嘴真是能把死人都说活了。
就多收了你5两银子咱们磨了这么久,你出去打听打听今年船码头的船都什么价了,也就是你老赵,一开口就让我赚不到银子。”
说完他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
赵连山赶紧打断他的诉苦,这个涨钱的口子可不能开,不然以后不是越涨越快,他拉过船主立马一副哥俩好的样子,“我说老梁……”。
不了解的外人还以为他们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兄弟呢,反正谈感情有,谈钱一分都别想提。
冯守玉进来看两人说的兴起就问道:你们聊什么?这么高兴。
赵连山回过头一呲牙,
“还能说什么,能让我高兴的当然是省了10两银子”赵连山不无得意说道。
见到赵连山媳妇过来,船头老梁打了个招呼,识趣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