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桂落 - 天盛捉妖录 - 尹雨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天盛捉妖录 >

第18章桂落

第18章桂落

北关处于鹿州,从平阳北上,跨过整个青州,便可到达鹿州境内,但盛阳一行却绕道洛州,多走了十日,此时还专门绕行了洛州南境的一个县。这地方叫郎中县,很是别致的地名,四面环水,三面环山,山水之间,土地呈八卦图状,是闻名天盛的风水宝地,京中官员的养老胜地。

在青砖绿瓦的街道上,盛阳一行停在一条背街的小巷前。

马车宽大不便进入,盛阳屈尊下了车,亲自走了几步,温明在前带路,熟门熟路停在早已破旧的大门前,他抬头看向早已看不清的牌匾,心中说不出的感受,这么久了,终于到了这儿。

温明敲响了房门。

敲了几轮,终于里面有缓缓的脚步声靠近。

“吱呀“,木门发出岁月的声音。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探出了脑袋。

“找谁啊!”她颤颤巍巍的声音在空荡的街上有了回声。

“是我,李溶月。”

那老妇人愣了一下,从门里跨了出来,宋逸估计她应该有七八十岁,腿已经哆哆嗦嗦,走路不利索了,上前扶了她一把。

盛阳眼微微一眯,略有一丝不悦,却也没有张嘴打断。

那老妇人在宋逸的搀扶下来到盛阳面前,凑近仔细琢磨了一下。

“你说你是谁?”

她刚才竟然没听到。

“呵呵,李溶月。”

此时是四月天,天气温暖,但盛阳的声音比寒冬腊月的冰雪还凉,刺人骨髓。

“小殿下?”她一愣。

再略微凑近,仔细端详了一下。

盛阳看到她眼角炸开的皱纹,脸颊的皮肤已经挂不住了,眼睛似乎也看不清了,和记忆中相去甚远。

但她嘴角有一颗小痣,自己记得很牢,此刻正好端端挂在她嘴角,提醒自己她还好好活着。

老妪好像终于看清,大喊一声,

“小殿下!是小殿下来了!”

她垂老的身子一震,猛地跪倒在地,膝盖发出咔吱的声音,像见了鬼似地,人不停地往前拜,“小殿下,小殿下……”

“亏你还记得,桂嬷嬷。”

盛阳嘴上挂起有些古怪的笑。

桂嬷嬷不过五十出头,看着却像是七八十岁的老妪了,盛阳觉得这都是归于她做的坏事。

泓庐寺那日,要不是桂嬷嬷私藏盛阳的玉,又耍滑支开温明去寻玉,他们根本不会拖到天黑才走,也不会分散了人马,让对方占尽优势。

盛阳因为得了失心疯两年,未参与此事的断判,当时追责时其余当事人都已经死了,无人知道此中内情,待她清醒了之后,才得知桂嬷嬷那日捡回了一条命,但人已经被吓得精神失常,被宫里送了出去,对外宣称是同主子一起死了。她因为是从先皇后母家就跟进宫的,甚至还得了一些抚恤,占了温家一个远亲在这里建的院子,竟然还得以苟延残喘这么多年。

盛阳初听到温明汇报此事,两人恨得是咬牙切齿,但转念一想,她在宫外留下,或许还会露出与背后凶手有关的破绽,总归她的女儿在宫里,生离不如死别,这也是一种折磨,便只派了人日复一日地监视她。

“你放心,你的女儿心儿现在公主府中,是公主的贴身丫鬟,公主对她好的不得了。”

温明阴沉地说道,这个叛徒他十二年前就想把她千刀万剐,他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

这房中现在只剩他和公主两人还有桂嬷嬷,他们今日来,就是要再问当年的内情,她已经多活得够久了,也不会再有什么别的用处了,如果没有话说,那就直接了结了,也让他和公主心里好过一些。

桂嬷嬷似乎真是精神有点问题了,直愣愣看着前方,好像没有听出话中深意,呆呆点着头,“那就好,那就好。”

“是啊,心儿是本宫特意接回府中,就怕她在外面受欺负,你多年未见她,她长得和你挺像的。”

盛阳拿出手帕擦了擦自己的手指,刚才不小心碰到此处的桌子了,真是晦气,仔仔细细擦完手,她又呢喃补了一句:

“可惜,可惜她长得和你太像了,让本宫看着,很是不舒服,有时候真是忍不住想把她一张脸皮剥下来,换个顺眼的。”

桂嬷嬷这才反应过来,惊吓一震,人顺势就跪回了地上,“小殿下!小殿下饶命,都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放过我女儿吧!她那时候和你一般大,什么都不知道,小殿下饶命啊!”

“噗呲,”盛阳忍不住笑了,眼中却是骇人的寒意,“这回倒不装傻了。”

“我们也知道,你这辈子再也未嫁,也未生,就这么一个女儿,要想让殿下看你女儿顺眼些,就得看你这半个时辰的表现了。”

她微微瘫倒在地,似乎刚才的动作已经耗干了她的力气,无力再挣扎。

盛阳和温明对视一眼,没想到她这么容易就瓦解了。

“小的已经这个岁数了,没什么好活的了,只是我女儿乖巧,从小离了母亲,她是无辜的,还请殿下给她留一条命。”

“你也知道她没有母亲陪伴啊……先皇后先太子惨死,我的父亲也惨死,殿下和我也没有父母陪伴,这都是拜你所赐,你纵使活着,却也永生见不到你女儿一面,十余年无人问津,做了亏心事,大门都不敢出,夜里觉也不敢睡,受尽生离之痛,孤独之痛!这是上天给你的报应!”

温明平日里宠辱不惊,今日倒是真情流露了,气得脸涨红。

“毒妇!我且问你,那日你是故意把殿下的玉藏起来,就是为了支开我父亲,好单独杀害他一队人马!是与不是!”

“温总管……温总管,我对不起他啊……他对我很好,”她竟呜呜地抽泣起来,“是我的错,是我轻信了贵妃身边晴姑娘的话,她跟我说只要我把殿下的玉藏起来,再把温总管引开,其余的事不用我操心……我真不知道他们要做这些!我也……我也差点死了啊,要不是我装死混了过去,我哪里还有这条命啊!”

温明的牙都快咬碎了,“不知道!荒唐!盛氏意图争位储君,这是当年街头乞儿都知道的事,你一句不知道,竟想将自己摘干净。你明明是知道却装作不知,给自己开脱罢了!我父亲对下宽厚,先皇后先太子为人温和,他们都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和盛氏密谋,害他们死无全尸!”

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那模样,差点让人信了她后悔得很,“我丈夫得了病,急需一些钱,我不敢找温总管借……”她眼睛一闪,像是回忆起了什么,“不怪我,真的不怪我,是温总管刚因为我偷府里的钱惩罚了我,我害怕他啊!”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