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4) - 再见李桥 - 玖月晞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再见李桥 >

第三章(4)

――秦之扬――

从公墓折返,我想起夏青曾说的奇形怪状的墓碑。她说我适合菱形的墓碑。

如今回想,让她说准了。菱形,好像很规矩,又没那么规矩;

好像很特别,又不够特别。勉强足够自我安慰,仅此而已了。

下山后,我去了趟槐荫广场,修以前的旧手机。高三时我用的诺基亚,里头有照片没拷出来,虽然只有一张。

师傅说手机太老,得先找适配的充电线充电,等它开机。我说先出去转转,等会儿过来拿。

江城这几年发展很快,读书那会儿,槐荫广场只是小商小贩摆摊的集市,卖些义乌小商品,如今已发展成集娱乐、美食、休闲、购物于一体的中心商圈。

一楼沿街铺面是小米、OPPO、华为的旗舰店,大白天也灯光璀璨;

往里是各类时装店,优衣库巨大的白色招牌竖贯三层楼,其余还有诸如瑜伽、街舞之类的私教班藏隐其中。

郑警官给我打电话时,我正坐在路边的花坛上,无所事事数着来往车辆。他说刚好在附近,车掉个头就过来。

警车停在路边,我对车里的人说,我手机在修,要等会儿。

他说没事儿,找你聊会儿天。他下了车,也坐到花坛上。

我说,清明都不放假啊?

他笑起来,我们这行有放假的时候?又问,你什么时候走?

我说,后天中午。

他说,这下不到过年不回来了吧?

我说,工作忙。

他捡了花坛里一段小树枝,折着玩儿,眼睛盯着路边来往的行人。

我说,李桥爸爸的尸体在哪里找到的?

他扭头看我,刑警的眼睛果然比一般人明亮许多。

我说,不能透露就算了。

他说,之江市。去年修跨江大桥,从江底的泥巴里头挖出来的。

只剩骨头了。法医说死了近十年。DNA对比,是我们这儿的李康仁。

照这么推算,2009年6月7号李康仁失踪的时候,就是死了。

我说,淹死的?

咔擦。郑警官又折断一小截干树枝,他说,只剩骨架。骨头上看不出伤痕。

不过,按照十年前在船上采集的痕迹,还有证言,被人推下水的可能性最大。哎,要是找到李桥,什么都好说。这小子,藏得太深了。

我心里突然很沉,在郑警官心里,李桥的失踪一定和他爸爸的死有关。

我说,你怀疑他?

他看着我,说,杀人要有动机。至少,李康仁的其他社会关系里没有谁有杀人动机。除了李桥。再说,李桥跑了。自然嫌疑最大。

我说,你们一直没找到他?

郑警官叹气,以前刑侦没现在发达,一堆无头案没人处理。

我猜他换了身份。他本来就未成年,公安系统里没他的指纹记录。

太难了。他说着,突然转头看我,眼神如炬,他联系过你吗?

我吓了一跳,说,没有!

郑警官仍然盯着我,我额头冒汗,觉得自己像撒谎一样,声音在抖,真的没有。

他把眼神移开。

我想,他来见我,跟我坐在花坛上聊天,估计只是为了这一个问题。

我不知道他是否相信我,他突然又说,我怀疑他跟夏青有联系。

夏青在江城精神疗养院。

我说,你找到证据了?

郑警官摇头,说,但她的确有所隐瞒。护士见过她一个人跑去院墙附近跟什么人见面,还听见她房间里有奇怪的动静。

她也藏得很好。对了,170504,这个数字有什么含义吗?

我完全不知道。

郑警官说,要不,你去问问她。或许她会告诉你李桥在哪儿。

我心生抵触,警惕起来,说,我跟她不熟。

郑警官笑了下,说,你们四个的关系挺奇特的。我办案这么多年,没见过你们这样的。秦之扬,我好奇你把他们当什么。

我张了下口,脑子转了一圈,找不到合适的词。

朋友?不是。我和他们早就不联系了。

知己?我们彼此知之甚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