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乌氏
“真要与长孙氏有旧,就不会只是个凝气了。”张光友嗤笑一声,又问:“乌家和郭家比,如何?”
归重珍答:“比不得,乌家堡周围不过十几顷田,只是乌氏常从关外弄来马匹贩卖,方能在郭、马跟前说得上话。”
陈泽问:“这么说来,乌氏养有家将、部曲?没准儿还是骑兵?”
归重珍答:“有,只不过不知有多少。”
张光友也道:“北地的坞堡,只怕都养着部曲。”
陈泽好奇问道:“郭氏也有?那为什么方才没见郭氏的部曲?”
归重珍答道:“府君说笑了,那些个豪强世家私下里养的部曲,如何能与上十二卫相抗?百来私兵,只是抵御小股南下的钦察人的,打不过朝廷的都司卫所。”
这却是陈泽想当然了。
在他熟知的那个世界,这种苦寒边境地区,不光王不下乡,若是与当地豪强世家有争执,恐怕就是捧着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来了,都得脱层皮去!
乡人悍勇,不外如是。
但这个世界,却是客观存在超凡修炼体系的,而且最完整的修炼体系都是被官府垄断的。这就导致地方上的抗争能力实在有限,若是真正的世家还好说,没准儿真有些不为外人所知的路数,但像郭氏、乌氏这般乡壕地主,就万万不可能养出真正的精兵了。
三人说着话,很快就到了城西市。
说是市,其实还比不得现代一个超市占地面积大,一条长街贯穿,左右不过几十步,纵深亦仅几十米。
街两旁有几间铺子撑着门,但门可罗雀,冷清得很。
“冬日里头冷,人们不大外出。”
归重珍解释着,走向门面最大的一间小楼。
小楼一共两层,一层是石块垒起来的地基,上面为黄色的土坯墙。及至二层,才是木制的阁楼。檐上做了装饰,屋脊立了脊兽,门前也摆了两尊石狮子,比起左右朴素的门面,它明显要豪华许多。
漆红的门柱上贴了一对春联,上书“色香味形多雅趣”,下书“烹调蒸煮俱清奇”,最顶上的牌匾下方,还贴了横批“群英荟萃”。
一看到这四个字,陈泽噗地一下笑出了声。
笑完,他又有些伤感。
只是还不等他想更多,归重珍就敲开了门。
陈泽这才反应过来,北地太冷,风雪也大,是以铺子也好,饭馆也罢,大多都是闭门的。但这不代表他们不营业,陈泽注意到,许多铺子门前的雪都被清扫开,堆至两旁,而这些铺子都挂着几个灯笼,即使尚在白日,也点着,红彤彤的,为这萧条的街道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饭庄的伙计很快就吆喝着来开了门,掀起了厚厚的、续了棉花的门帘。
“府君,您请。”
归重珍撑着门帘,很有眼色地侧身。
陈泽也没客套,直接进了去,张光友紧随其后。
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屋里几乎可以用温暖如春来形容。不过,相应的,也带来了令人窒息的味道,酒臭味、屁臭味,再混杂着各种食物的味道,实在让人有点难以容忍,熏得陈泽眉头都皱了起来。
因着陈泽着了甲,他一进屋,原本吵吵嚷嚷的氛围顿时为之一静。
最后进来的归重珍也被这味道熏得够呛,看了眼陈泽的表情,连忙问起前来招呼的伙计:“楼上可还有位置?”
伙计有些为难地答道:“有是有,就是上头冷,没点炉子。”
掌柜的正小跑过来,急得敲了伙计脑袋一下,斥责道:“去!去!你个夯货!什么没点炉子?贵客过来,你还不现在就去点炉子?”
“哎!”
那伙计应了声,正打算去点炉子,就见陈泽伸手制止道:“哎,不必点炉子,我使真气就是!”
原看到只是三人入屋,便松了口气,逐渐又聊起来的食客们闻言,又是住了嘴,再没人敢说话。
归重珍也张了张口,欲言又止。
还是张光友打破了这古怪的气氛,边走边道:“府君,且先上去吧。”
三人便顺着一道极窄的木梯上了楼。
二层也被隔了厚厚的门帘,一掀开,立时就看到地上积了薄薄一层霜,空气亦清新起来。
不大的空间里摆了四组桌椅,每组都隔了屏风,陈泽就近随手挑了一组桌椅,招呼着张光友和归重珍坐了下来。
屁股刚挨着椅子,陈泽就迫不及待地对跟上来的掌柜的说道:“有什么味道好的、稀罕的,只管上!”
掌柜的忙点头道:“哎,哎,咱们正新得了一对儿熊蹯,给几位贵客炖上?还有刚到的些海货,鳆鱼、蒲赢皆有!”
“熊蹯就算了,”张光友说着,对陈泽解释道:“府君,非是我小气,只是这熊蹯不炖个两三个时辰是吃不得的,咱们才入郡城,事务繁杂,恐怕难以在这磋磨那么多时间。”
陈泽本来还挺想尝尝传说中的熊掌来着,但一听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吃得上,当即也表示理解,摆手道:“没事!那就不要了!”
张光友便叮嘱道:“那就除了熊蹯,其他的看着来一些罢!捡些做的快的,太耗时的就算了!”
掌柜的连连应声,把一个伙计搡了上楼,低声吩咐了几句,方急匆匆地去了后院。
陈泽这才把甲胄卸下来,使真气又用了好几个【火牢术】,把没人坐的几张椅子给圈起来,仿佛单独点了几个小炉子,这样既不影响大家行动,也能让温度升起来。
待菜肴上了好几盘,随着咚咚咚的跺地声,楼梯间上来了个大胡子男人,身后还跟着满头大汗的掌柜。
陈泽对这人隐约有些印象,还不等仔细想,就见对方大拜叩首,道:“小民乌延年,拜见府君!”
“你就是乌氏家主?”
陈泽恍然大悟,心中暗暗猜测:这是听到郭氏被查抄的风声,过来投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