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试
文试
和盟将举办三场试炼,前两场试题不出自何氏之手,而是由七家中除了主办者之外的两家出题,今年轮到灵鹤书院和两仪宗。
灵鹤书院以论道研书为重,考题必定是关乎文论的,这也是连竹萱和桃符翘首以盼的原因。换成别家出题,不可能会有文试,也就没有任何文人出头的机会。两仪宗遵循传统,还是以武斗对垒为主。至于最后一场,何钰没有提前透露。
事实证明,把文试放在前头果然是明智之举——大家见面就交手,样子总归没有那么好看,而且和盟刚开幕,多数人还在兴头上,先行文斗,大多数人都会留场观看;倘若首战即为武斗,文斗随后再上,很多对文论毫无兴趣的修士会寻各种借口溜走,待文试落幕再悄悄返回,径直参加最后一场。
文试分三轮,第一轮为作文,限一个时辰内作出一篇文论。赛者经过搜身,确保无夹带作弊后,于何氏主殿灵犀殿入座,其他人在场外敬候,外场每个席位上设有观景镜,可窥见殿内众人情况。
铜锣声响,开考不久,灵鹤书院的书童将题眼写于绢布上,呈至外场所有修士面前。
苏筝一看,题眼是“文道可废否”。
这题,好写也不好写。修仙界不重文,文人经常聚在一起自怜自叹:读书十余载,最后除了去教书,别无他法。是个读书人都能借题发挥、有话可说,不至于偏题离题闹笑话,可也是因为好写,想写得出彩出新、与众不同就是难上加难了。
这次文试,连竹萱和桃符以及跟着来的所有学生都进去参考。连竹萱考取灵鹤书院多次,最是熟悉书院考官的口味,场上下笔气势如虹,口中念念有词;桃符写下一段就要停笔沉思,写得慢,但字是真秀丽,其他的学生表现也都挺好,苏筝透过镜子看来看去,瞥见了何英的身影。
何英也跟着她们一块来了瑾水,原本青鸟念在她身份尴尬,不好参加这种何氏主办的和盟,安排她守阁,何英却再三表示并不在意何氏,只求带她去。
何英写得不快不慢,很稳,也是下了功夫。
殿内的赛手不觉时辰漫长,外面候着的人才是难熬,还不允许大声喧哗。好容易挨到比试结束,殿门一开,众人都立刻围了上去,接回各家人。本轮当日出排名,参与者零零总总算起来超过三百人,只取前一半,竞争很是激烈。
好在放榜后,连竹萱和桃符都高居前列,连竹萱挤进了前十甲,桃符相较连竹萱落后几名,学生里也有三四位踩着线过,欢呼着找连竹萱邀功。何英一语不发地跟在后头,她虽也够资格入围,但排名落后,甚至比不过学生。
第二轮考校诗才,是场斗诗会。时辰定在晚宴,于戌时二刻准时开启,这次共一百五十名文士,三人一组,分为五十组。抽签选定对手,一共五十只签,抽中相同数字的组互为对手。
共计二十五场,每场单独开展,一晚上的时间根本不够,灵鹤书院将诗会分为五个批次进行,每一批开设五场擂台,同时进行。这次考的是临场反应,徒有才思不够,还得敏捷迅速、能说会道。
最好的选择是连竹萱和桃符加上何英三人一组,胜算更大些,但连竹萱怕学生们胆小怯场,陪她们组队去了。桃符和何英一同,加上青云阁另外一个入围的学生,成了一组。
抽签后,连竹萱分到了第三批,而桃符她们运气欠佳,位列首批。这场比试由灵鹤书院的五位仙师亲临,当场出题、评定高下。刚开场,仙师都比较耐心,题目会更刁钻一些,评级也轻易不授甲,因此排在前面的文士会吃亏不少。
比试结束,仙师不会即刻揭晓胜负,而是待二十五场全部落幕,再统一公示。此番筛选尤为严苛,既要考量首场文论成绩,亦需审视个人本轮发挥,换言之,所在组别的胜负,并不能一锤定音,决定个人能否入围。
苏筝专门挑了有青云阁参与的批次去看,看得格外认真,时不时拍手鼓掌。平心而论,出的题不难,苏筝脑子里过一阵也能编排出几句像样的诗来,偏偏是抢答,根本不给人反应时间。最明显的就是桃符这一组,好几次都是何英抢先,丝毫不给别人机会,她讨了个巧,先抢下机会,再放慢语速,给出回答,留足了思考时间。
青鸟陪着苏筝就坐,聚精会神地看着,时不时小声念出几个字来,苏筝潜心一听,原来青鸟也在跟着一同解答,甚至速度、水准要超过场上的文士。苏筝个人观点,要不是青鸟身份在此,不好亲自参与这种小斗,估计前十不在话下。
层层筛选,最终青云阁唯有连竹萱和何英入选。对于一般门派来说,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毕竟进入终试的二十五人,将近二十个全是七大家的文士,灵鹤书院作为出题者不能派自家修士入场,否则没准还会更多。苏筝并不在意人数,只是桃符落选,让她稍有失措。
桃符第一轮名次很好,这次失选八成就失策在本次比试上,她挣不到先机,全程只答了一两回。
桃符没有过多的表示,连竹萱欲要安慰一番,桃符也摆手拒绝了,何英知道了自己入围后高兴不已,这会子不知道哪里去了。连竹萱便拉着桃符道:“太可惜了。她当时要是让你几次……”
没有指名道姓,桃符和在场的苏筝、青鸟都目睹了考场经过,知道连竹萱的意思。
“也是我没什么信心,不敢抢先。”桃符笑笑,终止了这个话题。
终试定在后日辰时,给足一日的休整时间。
这最后一轮,是论辩,跟苏筝脑补的差不多,一个论题,可认为其对,也可认为它错,当庭与对手论辩,交于他人评判。考官不止灵鹤书院中人,百家都需派一人参与。众仙家有了参与感,本场的气氛格外热烈。
终试参赛者人数不多,地点选在了瑾水书院内堂,开场不久,灵鹤书院院主从容起身,朗声道:“今日文试,以‘邪道’为题,请诸君论其是非。”
苏筝对正道邪道均无意见,说到底,还不是看修道之人心性是否向善。她仅是感觉这灵鹤书院颇为大胆,几次出的题都是这种极易引发争议,一不小心就会惹人诟病的玩意。
二十五人依序轮换,逐一应答。苏筝留心数了,认为邪道不可留者和无邪道正道之分者各占一半。连竹萱选了后者,她的陈述大意是既有正法,则必生外道,正法有时不能尽善尽美,若妥善运用外道,或有出奇制胜之效,故外道亦有其可取之处。
邪道这个词,听着总归是不好,选第二种观点的文士答起来都有些束手束脚,用词小心,放得不是很开。连竹萱换用了外道一词,期间又以医法里正方与偏方结合用药来佐证观点。当庭作答,一下子功夫做出一篇结构严整、用词清丽简洁的赋文,其人锦心绣口可见一斑。
苏筝一大早就枯坐于此,几盏淡茶下腹,完全不管饱。起初,她尚能凝神倾听,听完略作点评;到了后半程,她耳朵里听到的人声已经开始模糊不清,满心想着结束了。
及至二十五位赛手悉数作答完毕,已至午时。名次揭晓尚需时日,何钰遂邀请众人移步云曦堂参宴。
连竹萱是赛手,比别人后一步赶到云曦堂。她一归席,学生们立即跑去她身边,拥着连竹萱坐下问长问短。几年尽心教导,终归是得了人心。
同时间,何英也回到青云阁这边,苏筝稍微点了点头,权当打招呼。青云阁有几个学子和修士去给她接风,其中一个扎着淡粉丝带的女孩,穿着粉衣粉裙,簪上点缀着几朵珠花,个子是矮,但因打扮娇俏可人,最为显眼。苏筝扫了一眼,认出是庄怡。
连竹萱初来乍到时,最不能接受她的就是庄怡,本来过了一段时间,庄怡已经适应的差不多了,偏偏何英被指派到青禾斋。庄怡身上那些珠饰,不少是何英所赠,难怪她对何英那般推崇。
青鸟将一盘点心推过来,苏筝收回视线,顺手就拈起一块来尝。青鸟坐在苏筝旁边,与她隔了一点距离,这时偏身靠近苏筝,轻声道:“连竹萱面色不是很好。”
“嗯?”苏筝顺眼一瞧,连竹萱喝了几杯酒,脸上泛着红晕,看上去应该是还算高兴的,只是眉间稍微皱着,像有愁色。
苏筝便道:“那我去问问。”说着,她溜到连竹萱那,以和她一起去醒酒为由,当着众学生的面把她拉出书院。
沿途都有侍从经过,苏筝一直在和连竹萱瞎扯,直到走进书院后进。这儿是座小花园,这个时节,群花已然开过又全部凋落了,景致不佳,园里没什么人走动。
她们在假山前站定,苏筝方道:“青鸟说你脸色不好,叫我来看看。”
闻言,连竹萱吸了口气:“没什么要紧的。我酒量浅,喝几杯就上脸,这会儿有点不舒服罢了。”
“真的?”苏筝抱肩。
“青鸟生辰那晚,你连续两坛下肚都没见着有什么不妥。”苏筝慢条斯理道,“你这个人呀,根本不会说谎。”
“……”连竹萱无言,捏了捏后颈,承认道,“哎,真的没别的什么,只是觉得今日场上,我说的话不是很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