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败家子皇帝
反正自己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官家开口要钱,自己就两个字,没有。王云暗暗下定决心,静静的看着赵楷的表演。
赵楷摆了摆手,随后开口道,“王卿可知道前些日子,李右丞进言的对解盐重启吗?”
这话一说,王云脸上就多了几分的不悦,“臣自然是知道,户部出钱重建,盐铁司统管。”
赵楷看着王云那一脸的不悦,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宋朝的户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权力。
宋朝为了加强皇权,便将朝廷制度重新进行了整改,在唐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进行整改,改成了两府三司的制。
两府便是掌管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也就是文武分家。
原本财政大权是在中书门下的,但是后面也被剥了出来,设立了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掌管全国的财政。
这就是宋朝的两府三司制度。
宋太宗时,罢三司使,另设盐铁、度支、户都三使。
真宗时,又罢三使,重设三司使一员,另设盐铁副使、度支副使和户部副使。
盐铁之下设七案,为兵案、胄案、商税案、都盐案、茶案、铁案、设案等,掌管全国矿冶、茶、盐、商税、河渠和军器等。
度支之下设八案:赏给案、钱帛案、粮料案、常平案、发运案、骑案、斛斗案、百官案,掌管全国财赋之数。
户部之下设五案:户税案、上供案、修造案、曲案、衣粮案,掌管全国户口、两税、酒税等事。
北宋前期,全国财政支出大部分依靠三司,三司实际上取代了尚书省的许多职务。
神宗位了加强皇帝的权力,便进行改革,将一些制度改回了唐制。
元丰改革官制时虽废三司仍归户部、工部管辖,但到了北宋末年,又有总领财赋官及经总制使以别掌之。
但两府三司到了神宗年间,基本就属于名存实亡了,不过总的框架还是两府三司。
户部按理来说,应该掌控天下所有财政。
但在宋朝并非如此。
户部只负责赋税,和户口,仅此而已。
这边是王云满肚子不满的地方,自己出钱,最后东西都被盐铁司给占据了。
“先前,首辅曾提议过,三司官职过多,实则作用不大,不如学习唐制归为户部所有,朕这些日子也在考虑,如今想来也是。”
“朕打算将盐铁,和度支归到户部之下。”
这话一出,王云顿时乐了起来。
还有这样的好事?
这可以说户部从今日成三司便成了一府。
也就是说如今朝廷格局是一阁三府。
不过,作为一名历经两朝的老陈,王云还是意识到了不对劲,天上没有掉馅饼。
他正要开口,就看到赵楷笑眯眯的正盯着自己,说道,“王卿,今日即便你不来,朕也要召见你。”
“朕想跟户部做个生意。”
生意?
王云心中顿时警惕了起来,眼中也多了几分的审视,他言语中满是谨慎,“陛下若有事务,直接吩咐便可,为何如同商贩一般,谈生意呢?”
赵楷微微摇头,看着王云笑道,“朕也不遮遮掩掩了,朕这一次要代表皇室和户部谈生意,若是生意成了,那户部便可得到一条长久的生意。”
长久?
王云立马抓住了关键的字眼。
心里也不由的一动,这段时间他为国库可是操劳的头发大把大把的往下掉,晚上基本都睡不着,若是有一条长久的收益,对户部而言则是好事。
不过,面前这个官家可不是什么好人,怎么可能这么好心把好事给户部呢?
要知道皇室也有生意的。
皇室的内库和户部国库是分离的,若是有这么一条长久的生意渠道,内库为何不做呢?
王云虽然心里满是心动,但表面还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拱手道,“臣愿听其详。”
赵楷听到这话,脸上的笑意越发的浓郁了起来,方才他害怕王云这个老东西一下给自己拒绝呢,没想到竟然答应了。
赵楷摆了摆手道,“倒也不是什么,先前抄家,朕不是截取了一批店铺么?”
“是。”王云听到这话就忍不住的火起来。
这狗皇帝那叫一个狗,把位置好的店铺全部截取了下来,不好的全部丢给了户部。
自己卖出去折现又难,好不容易卖完了,狗皇帝又坐收其成,立马把钱又给花了。
赵楷看着王云那如同锅底一般的脸忍不住的尴尬了起来,这事自己做的确实不厚道。
但也没有办法。
内库比其国库更干净。
自己老爹早就把内库给折腾的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