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明升暗降
仁明殿。时节虽已是初春,但空气中仍带着一丝的凉意,更何况昨夜还下了一夜的小雨。
“官家,时候差不多了,该上朝了。”
赵楷昨夜在仁明殿殿内安歇了。
赵楷登基之后,郓王府的家眷便搬入到了皇宫之中,宋徽宗的皇后被尊称为太皇太后,便搬离属于皇后的寝宫,将其让了出来给朱凤英。
虽然朱凤英年纪尚小,但身为皇帝,她该有的尊荣是一点未曾少过,虽然在郓王府的时候,赵楷就曾有过几房侍妾。
但赵楷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朱凤英房中度过的,即便是他登基之后,一半的时间都是在仁明殿安歇的。
朱凤英听到这一声,迷糊的揉了揉眼睛,披着衣服就开始服侍起赵楷起床。
外面早已经等候的侍女也端着各种洗漱用具鱼贯而入。
等到赵楷收拾妥当之后,伸手摸了摸朱凤英的秀发,说道,“你再休息一会,等醒了之后去娘那里一趟,娘昨日说有事要吩咐。”
朱凤英听到这话一时之间羞红了脸,还是微微点了点头。
她自然是知道要吩咐什么,还是孩子的事情,自从自己搬入皇宫之后,三天两头就要被催促一番。
这让她也很是苦恼,她低下头看了看那平坦的小腹,有些苦恼的嘀咕了起来,“怎么还没动静啊,你可争气点呀。”
赵楷披上孙尽忠递过来的披风,皱着眉头问道,“外面金人可有什么消息吗?”
孙尽忠苦笑了一声,引着自家主子往垂拱殿而去,低声回答道,“还是老样子,金人躲在大营中死活不出来,营门紧闭,韩指挥也派人靠近了金人大营,被箭射了回来。”
赵楷听到这里停下了脚步,抬起头看了一眼孙尽忠。
金人这是闹哪样?
若是自己没有记错的话,这距离上一次金人攻城已经过去了五六日了吧?
赵楷思索了一番,开口问道,“种指挥那边怎么说的?”
孙尽忠犹豫了片刻,开口道,“种指挥说当下也不好轻举妄动,毕竟太上皇”
孙尽忠说到这里,抬起头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赵楷。
赵楷轻笑了一声,“好手段,拖着我大宋,分兵去折腾我河北之地。”
孙尽忠也不敢说话,他自然是听出了赵楷话语中的不满。
也不知道是不满种师道还是不满金人。
不过片刻功夫,赵楷便来到了垂拱殿。
文德殿的鼓声响起,等候在待漏院大臣纷纷走了出来,朝着垂拱殿而来,一排排的迈过台阶走进了殿内,在各自的位置上站好后就等待着赵楷的出现。
赵楷身着一身红色的“龙袍”迈着步子走了出来,穿过短道径直走上了高堂之上的御座。
“参见陛下。”
随着群臣齐声呼行礼。
“平身,此番守城功勋可曾统计出来了?”未等群臣开始奏事,赵楷就率先开口问道。
兵部侍郎李若冰站了出来,从袖口掏出了一份奏疏拱手道,“回陛下,已经统计出来,此番共计发抚恤八百万贯,赏赐三百万贯。”
赵楷从孙尽忠手上接过奏疏仔细的翻看了一番,这奏疏足足有十多页,并未曾详细的列出每个士卒的名字,只是将各个军需要抚恤的人数,战功人数统计了出来,最后跟上了一个钱财的数字。
赵楷微微颔首,脸上露出几分的痛心开口道,“此乃我大宋栋梁,朝廷当铭记这些为大宋牺牲的将士们。”
“陛下圣明。”
群臣闻言不约而同的齐声拜道。
赵楷微微颔首,转过头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王云身上,开口吩咐道,“王侍郎,户部同兵部一同做好抚恤和赏赐工作,尽快让将士们拿到应有的赏赐和抚恤。”
“臣领旨。”
王云和李若冰两人一同站了出来应声道。
“李若冰劳苦功高,乃朝廷栋梁,入枢密院,同兼兵部侍郎。”赵楷看了一眼李若冰沉吟了片刻开口道。
李若冰闻言眼神猛地一亮,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拱手道,“臣定然不负陛下期望。”
“王时雍领观文殿大学士领太乙宫使,同兼领吏部尚书之职。”赵楷沉吟了片刻,将目光投向了王时雍身上,开口道。
王时雍眼神猛地一亮,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还能凑入升职的人群之中。
“陛下,吏部事忙,如此身兼多职,臣恐怕精力不济啊。”王时雍开口推辞了说道。
闻言,赵楷沉吟了片刻,似乎有些犹豫。
想了片刻之后,他开口道,“既然吏部事忙,那便将韩照调任入吏部侍郎吧,协助王卿吏事,朕也有些事情想要向王卿学习,王卿先紧着学士吧,以免泰国操劳。”
这话一出,下面顿时议论纷纷。
李若冰更是忍不住的抬起头,一脸诧异的望着赵楷。
这分明是要架空王时雍啊,看起来事身兼多职,可韩照事何人?
是当今陛下的属官,如今调入吏部自然是相当于在吏部插了一个眼睛。
而且这一通操作根本找不出什么问题,你王时雍身兼多职,足以彰显对你的重视。
你说精力不够,陛下分派个人给你帮你处置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