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问题(大章)
第232章问题(大章)
“你说谁?!”老李以为自己听错了。
“朱益民,朱哥!”白云笙重复了一遍。
老李摇头失笑:“你可拉倒吧,朱益民都三十多了,比青禾大十来岁,这俩人谈恋爱能合适吗?那成什么了?”
老李说这话,倒不是瞧不上朱益民,相反,他对朱益民的印象很好,只是单纯的觉得两人条件不匹配。
人家周青禾不光年轻,还是京城的大学生,家里条件也好。
朱益民不仅年纪大,还离过婚,带着个丫头……
这怎么看都不合适。不是瞎胡闹嘛!
白云笙右手指拢了拢耳边的头发,解释道:“李叔,这些电影角色只是以他们为原型,在这个基础上还会有改动的。比如说,朱哥结过婚的事,完全可以抹掉,修改为大龄未婚农村男青年,虽然穷,但吃苦耐劳有志气。
女主角就是被他的这些优点吸引了。”
老李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合适:“那差的也有点多,我觉得还不如小虎合适。”
白云笙晃晃头:“小虎不成,还是朱益民更合适。”
“为啥?”老李不解道。他也看过电影,电影里搞对象的都是年纪相仿的,岁数差这么多的很少见。
不说别的,能不能聊到一块都是个问题。
“嗯,这个要怎么跟您解释呢?”白云笙摸着下巴,眼珠子转了转。
一旁的李哲笑呵呵的,他听到这两个人选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年轻总裁爱上绝经的我“。
他接过白云笙的话说:“爹,咱们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
老李答道:“为了宣传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让更多人跟着咱们种大棚蔬菜啊。”
李哲说道:“没错。那些潜在的蔬菜大棚种植户就是这部电影的目标群体。简单的说,这部电影就是拍给他们看的。”
老李琢磨一下,明白了一些,但也没有全明白:“那林小虎不也是农民吗?他咋就不成?”
“林小虎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太年轻了。”李哲想了想,该如何跟父亲解释:“就像之前小虎申请咱家隔壁的宅基地,要把那块宅基地卖给咱家,结果您连价格都没问。您当初咋跟我说的?”
这是前几天的事,老李还记得:“我说‘这事小虎做不了主,我还得去跟他爹谈。’”
“没错。咱这部电影是拍给那些想种蔬菜大棚,并且能做主的人看的。”李哲总结道,“简单的说,这部电影的目标群体是农村的中年男性。让他们看的高兴了,看的有代入感,才乐意跟着种大棚嘛。”
男主外、女主内,事业方面还是老爷们说了算的多。
年轻男子也不成,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在家里做不了主。
年纪太大的也没那干事业的心思。
“啪啪……”白云笙拍着巴掌,由衷地赞道:“李哥,您总结的太好了,我就是这个意思。”
“代入感!代入感!”白云笙默默的嘀咕着,这个词用的太好了!
他的脑中有类似的想法,只是在表述和用词方面不如李哲清晰、准确。
李哲鼓励道:“你这个思路是对的,大胆地去拍吧。不过,我建议你在写这些角色时和人物原型沟通一下,免得他们不乐意,闹得不愉快。”
白云笙保证道:“您放心,我会征求他们的意见的。如果他们有哪里不满意,我可以修改,例如角色名字和一些角色特点,保准让他们满意。
如果他们实在不愿意出演,我也可以找其他演员代替。”
白云笙又指着剧本说:“李哥,我再给您讲讲电影的拍摄场景和剧情……”
……
3月3日,中午。
蜀香居。
阳光打在蜀香居餐厅的红漆木门上,门楣上的招牌被晒得发亮。
今天是开业第七天,餐厅里已经坐得七七八八。穿蓝布褂子的服务员端着搪瓷托盘在桌椅间穿梭,桌椅板凳的挪动声、点菜声混着客人的说笑声,大堂里热闹非凡。
谭静雅站在吧台后,手里攥着支圆珠笔,正低头在账本上划着什么。
她今天穿了灰色短款羽绒服,领口和袖口鼓着蓬松的白鸭绒,却不显得臃肿——她特意挑了收腰的样式,走动时衣摆轻轻晃动,倒比棉袄多了几分灵便。
餐厅门口厚重的门帘掀开,带着一股子寒风吹进大堂。谭静雅习惯性地抬起头,见到一个熟悉的男子走进餐厅。
“李老板!”她眉眼间带着笑意,快步迎了上去。
“谭经理。”李哲点点头,目光扫过一楼大厅,除了靠墙的两张桌子空着,其他桌子坐得满满当当。
这个上座率,他还是很满意的。
谭静雅做了个请的手势:“李老板,楼上还空着一个包间,我带您上去暖和暖和。”
“也好。”这几日,李哲不仅要盯着外贸生意,还有十亩蔬菜大棚的扩建工作,还真没时间往餐厅这边跑。
看到餐厅的生意还不错,也放心了几分。
谭静雅侧身引他往楼梯走,两人一前一后上了二楼。谭静雅推开西侧的包间门,中间摆放着棕色的旋转圆柱餐桌。
李哲脱掉大衣挂在衣架上,拉了把椅子坐下。
“李老板,您想吃什么?我吩咐后厨去做。”谭静雅提着暖壶泡了一壶茉莉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