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杨贵妃(十三)改政
第83章杨贵妃(十三)改政
太极殿的晨光透过窗棂,落在零手中的奏折上,他刚登基半月,案上的奏折却已堆得老高,大多是关于边疆驻军、江南赈灾的奏报。
林娇娇端着一碗热茶走进来,见他眉头微蹙,便轻轻将茶盏放在案边:“又在看边疆的奏报?”
零擡头,伸手握住她的手,指尖带着一丝凉意:“嗯,安禄山虽还没起势,却已在暗中扩充兵力,节度使权力太大,迟早是隐患。”
他将一份奏折递给她,“你看,如今边疆节度使既管军政,又掌财政,甚至能自行任免官员,长此以往,必成尾大不掉之势——这便是日后祸乱的根源。”
林娇娇接过奏折,快速扫过内容,心里也沉了下去:“那你打算如何改革?直接削夺节度使权力,怕是会引起反弹。”
“不能硬来。”零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宫外的晨光,“我打算分三步走:第一步,派亲信去边疆担任‘监军’,名义上是协助节度使治军,实则监督兵力调动与粮草收支,不让他们私自扩充军队,第二步,收回节度使的财政权,边疆赋税统一由户部核算,再由朝廷调拨军需,断了他们囤粮养兵的路子,第三步,推行‘轮换制’,节度使任期不得超过三年,到期后调回京城任职,避免他们在一地根基过深。”
林娇娇点点头,又问:“那官员们会不会反对?毕竟很多节度使都是李林甫旧部,根基不浅。”
“反对也没用。”零的眼神锐利起来,“如今羽林军和千牛卫都在朕手中,朝臣们也大多支持新政,他们尝过唐玄宗挥霍无度的苦,知道只有稳定朝局,才能保住自己的俸禄,再说,我已让赵衡拟好圣旨,凡支持新政的节度使,回京后可擢升一级;若敢违抗,便以‘勾结边寇’论处,绝不姑息。”
正说着,内侍通报户部尚书求见。
零让林娇娇在偏殿等候,自己则回到主位处理政务。
林娇娇坐在偏殿的琴旁,指尖轻轻拨动琴弦,忽然想起之前在太真观改良的宣纸,如今国库亏空,若能推广改良后的宣纸,既能降低成本,又能让江南织造局多生产实用之物,而非奢侈品。
等户部尚书离开后,林娇娇便将这个想法告诉了零。
零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江南织造局之前一直生产锦缎等奢侈品,如今正好借此转型,朕可下旨,让江南织造局设立‘纸品坊’,由你负责改良宣纸的技艺,再将新纸推广到全国各州府,既节省开支,又能让百姓用上便宜的好纸。”
接下来的日子,新政有条不紊地推行。
零每日早朝处理政务,傍晚则回到中宫,和林娇娇一起商议改革细节。
林娇娇则亲自去江南织造局,指导工匠改良宣纸,她将桑树皮与竹纤维混合,既保留了宣纸的细腻,又增加了韧性,成本却比原来降低了三成。
新纸推出后,很快就受到各州府的欢迎,户部尚书上奏说:“如今各州府抄录文书、学子备考,都用新纸,国库每年可节省近十万两银子。”
这天早朝,兵部尚书呈上边疆奏报:“陛下,监军已陆续派往边疆,节度使们虽有微词,却无人敢违抗,另外,安禄山已按‘轮换制’调回京城,任闲职,他手中的兵权已被拆分给三位副将,都是陛下的亲信。”
零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好,另外,朕还要下旨,在边疆设立‘武学馆’,选拔民间勇武之士入馆学习兵法,毕业后补充到军队中——这样既能削弱节度使对军队的掌控,又能为朝廷培养忠勇之将,避免日后出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乱象。”
朝臣们纷纷拱手:“陛下圣明!”
退朝后,零回到中宫,见林娇娇正在教宫女们弹奏新谱的《民生乐》。
旋律轻快,歌词里唱的是“桑麻满田畴,百姓无忧愁”,听得人心里暖洋洋的。
零走到她身边,笑着说:“这曲子真好,若是传到民间,定能安抚民心。”
林娇娇停下弹琴,说:“我就是想让百姓们知道,如今的朝廷,是为他们着想的,对了,我还想在京城设立‘惠民坊’,让工匠们传授织锦、造纸的技艺给百姓,再低价出售种子和农具,帮助他们开垦荒地——这样既能增加粮食产量,又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就算日后有什么动乱,也能减少流民,稳定人心。”
零握住她的手,满眼都是赞赏:“娇娇,有你在,我的新政才能推行得如此顺利,你不仅懂乐舞,还懂民生,真是我的贤内助。”
林娇娇脸颊微红:“我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对了,安禄山调回京城后,有没有异动?”
“他倒是安分。”零的语气带着一丝冷意,“朕已派人盯着他,他知道自己兵权被夺,就算有心思,也翻不起浪,再说,朕已下旨,凡官员子弟,必须入国子监学习,毕业后才能任职,安禄山的儿子也在其中,相当于人质,他不敢轻举妄动。”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政的效果渐渐显现。
边疆驻军不再由节度使独掌,财政收支透明,再无私自囤粮养兵之事。
江南织造局转型后,不仅节省了国库开支,还为百姓提供了更多生计。
京城的“惠民坊”更是门庭若市,百姓们提着新织的布、新磨的米,脸上满是笑意。
这天傍晚,零和林娇娇站在太极殿的露台上,俯瞰着长安城。
街道上灯火通明,百姓们的欢笑声隐约传来,比往日热闹了许多。
林娇娇靠在零的身边,轻声说:“你看,只要朝廷真心为百姓着想,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就算有野心之人,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零点点头,握紧她的手:“是啊,安史之乱的根源,无非是节度使权力过大、朝廷腐败、百姓困苦,如今我们革除这些弊端,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以后,我还要继续推行新政,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重视农桑,让这盛唐,真正成为百姓的盛世。”
林娇娇擡头看向零,眼底满是星光:“我会一直陪着你,和你一起,把这盛唐建设得更好。”
夜色渐浓,宫中的宫灯一盏盏亮起,映得两人的身影格外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