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人物小样:老老钱、老钱、钱(三)
对待他爹,我爹从不吝啬。
尽管有时候我觉得他这个会计真是挺抠门儿的。
因为他抠门,我小时候挨了很多次打。
你说说,偷着往酒瓶子里兑水,偷鸡蛋换冰棍,把苞米种子放炉盖上炒爆米花……
这算个事儿吗?小时候谁还没干过?
这么小的事儿,还至于父子反目?
给我爹倒的酒,被我爹敬了他爹,我又给我爹满了一杯。
他对我爷爷的好,不同于我对他的好。
我是有样学样,学着他孝顺自己的爹,这叫老猫炕上睡一辈传一辈……
而他对我爷爷的好,似乎带着一种歉疚和不安。
这份歉疚和不安,不是属于他的,是时代所赋予的……
爷爷的事情,我知之不多。
究其原因,是大家都避讳着这一话题,不愿过多谈及。
带着疑问,我开口说道:“爸,你给我讲讲我爷爷的事儿呗……
“我再给你烫一壶去。”
老爹几杯酒下肚,打开了话匣子,给我讲起了他爹的故事。
我默默地听着这些已经过时了的絮叨,不时互动,以使他觉得我在用心听、认真记。
他说——
爷爷是个和气的老头儿,一年到头儿,罕见他发一回脾气。
能导致他发脾气的,多数是和过日子有关。
例如误了农时、糟践粮食……
这和我在书本上所见到的这一群体的惯有样貌似乎完全不符。
在某一年,爷爷离开了三合堡。
他是悄悄走的,至今无人说明原因……
有人提及时,家里会说他死了。
“爷爷到底去哪儿了?”我问。
“听说是去了下江……”
查遍了地图,没有找到下江到底是哪里。
最终,在一些当年零散的地方志中终于还是被我给找到了。
下江,原来指的就是松花江下游。
包括左岸的通河、汤原、绥滨、萝北四县和右岸的方正、依兰、桦川含佳木斯、富锦、同江,都在这个范围之内。
“他去干什么了?”我又问。
老爹一口酒下肚:“走的时候说是去那边倒腾烟叶,到哈尔滨去卖。”
我又追问了一句:“当时……咱家还有钱吗?”
“烟囱底下还有几十个袁大头……”
“买卖做得怎么样?”
老爹皱了皱眉头:“没等到佳木斯,就遇上胡子了,全给抢走了。”
爷爷这命!
跟我似的,全是大波浪……
“钱被抢了,他就该回来了吧?”我接着问。
“嗯……”老爹说道,“很多年后,才走回来。”
老爹叹了口气,接着诉说——
爷爷回来的时候已很虚弱,按照老爹的描述,叫“都拿不成个儿了”……
随身别无它物,只有一根盘得油光发亮的拐杖。
在他的肩头上,扛着两道由老茧构成的印迹……
和家人吃了一顿团圆饭,爷爷在饭桌上很高兴。
简单问过家里的情况后,更多的,是关心有关于他大儿子钱君的消息。
只是,家里人并不能给他提供更多的讯息。
饭后,爷爷就奔了西洼荒,这是他为自己选择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