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海军火炮升级 - 明末第一将 - 明末逐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第一将 >

第368章海军火炮升级

三日之后,公孙翊在金陵大明紫禁城,自称监国摄政王。

接受朝臣朝贺,监国实际距离帝位,仅一步之遥。

公孙翊之所以没有踏出这一步,不是他没资格,而是他有自己的人生目标。

监国摄政王仪式结束后,公孙翊在崇明殿上,召开了大朝会,正式确定金陵为新都,燕京为陪都。

陪都留守由公孙翊长子公孙启担任,公孙启之前就被先帝朱以海封为安平候,如今虽然爵位未变,但作为公孙翊的长子,长平公主所生儿子。

这个孩子一出生,就注定贵不可言。

燕京留守对于公孙启来说,自然只是遥领,并不是实职,毕竟这个时候公孙启才不到三岁,自是不可能赴任。

当然真正执掌燕京军政大权的人,还是河北巡抚吴国贵以及燕京知府高尔严。

同时公孙翊正式废除大明两京六部的班子,正式合并为一套朝廷班子。

内阁总理大臣依旧由公孙翊担任,同时海军部、陆军部两部尚书,公孙翊继续兼任。

南京六部的尚书,则充实到各部担任副职,比如路振飞接任陆军部右侍郎一职,左懋第担任海军部左侍郎一职。

林欲辑担任户部右侍郎一职,高宏图担任工部右侍郎一职,蒋德璟担任吏部右侍郎一职。

刘同升出任京畿道总督,兼任东海巡抚。

陈永福出任京畿道提督。

阎应元兼任江南巡抚,兼任金陵知府。

几乎在朝官吏,皆得到封赏,同时一大批昏庸的官吏被罢黜,致使京城吏治为之一新。

“本王对于诸位臣工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唯有做到这四点者,吏治考功时,当列为一等,本王也希望在座的臣工们,谨记本王这个要求。”

“同时各个衙门,墙内墙外都大写特写把这八个字作为标语宣传起来,我要所有在职官吏都牢记自己的使命。”

“本王希望将来的国家,无论是官吏,还是民众都能够安居乐业,只有天下丰足,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公孙翊在崇明殿上的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注定会载入史册,因为这将是这个帝国民主的开端的。

同时公孙翊正式撤销东西二厂,宫里的太监裁撤大半,同时公孙翊宣布今后宫中不再招收太监。

其次是锦衣卫,锦衣卫机构从此分为明暗两部,明部锦衣卫指挥使依旧为李兴安。

暗部指挥使公孙翊继续指派了骆养性担任。

所谓的明暗二部,是公孙翊内部区分的,在外界锦衣卫自然依旧只有一部,主要的职责还是之前职权。

但事实上两部锦衣卫却有本质区别,因为公孙翊如今把锦衣卫机构,指派到乐县衙一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