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皎如玉树临风前
姜晚有心想给陆晏回挑几件好看的,顺道也给自己选上两套。
没法子,原主的衣裳实在挑不出几件好的。
自己现在穿的,还是从牢里带出来的几件。有陈顺媳妇帮忙做的,也有许大娘给置办的。
能穿,但出狱了,也赚钱了,她想对自己好点。
但古代不同现代,布匹有,成衣却不多。
实在是不好卖。
大户人家有自己喜欢合作的绣娘,甚至家里就养着绣娘,裁衣自家就能做,根本不需要去买。
至于小门小户,钱也是能省则省,哪里舍得多花钱买成衣,实在需要就扯布回家自己做。
都没什么人买,市面上也就不会有多少货。
货少就算了,还大多不好看。
姜晚眉头皱紧,在店里转了一圈,仔仔细细地翻找,好不容易找到一件能入眼的。素云纹的雨过天青衫,衣袂处绣着疏落的青竹叶,腰间束着玉色绦带。
料子还行,摸着比其他的舒服。
样式也还算别致。
姜晚想象一下陆晏回穿上这衣裳的样子,感觉应该还不错,气质搭配。
“就这件。”
“就这件。”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
姜晚好奇望去,但见一年轻书生。
书生不算顶俊,中人之姿,眉目清淡,但胜在目光清正,气质温文,一看便知是性情温和之人。
不过此时人瞧来有些狼狈,从头到大半边肩膀湿透,像是刚被人从楼上兜头一大盆水泼下来,湿漉漉地滴着水。
见姜晚望来,书生仿佛受了惊,涨红了一张脸,还不等开口说些什么,先是接连送出两个大喷嚏。
姜晚下意识往后退了两步。
魏修文一张脸涨得更红,局促不已地拱手,“晚生失礼,还请姑娘见谅。”
“没什么。”
“这衣服既然是姑娘先挑中的,那小生另外挑一件吧。”
姜晚点点头,提议道:“那件靛青色的直裰长衫,瞧着颇适合公子。”
虽不名贵,但衣料质地细腻,清峻风雅,颇衬对方的读书人气质。
刚才姜晚看过便觉得不错,不过短窄了些,不适合陆晏回。
魏修文循声望去,也是一眼看中,“多谢姑娘建议,晚生瞧着甚好。”
姜晚回以一笑,“我瞧公子有些受寒,回去吃点生姜葱白饮,取老姜三片、带须葱白三茎,加红糖一勺,煎作汤饮,可以祛风散寒,发汗解表。”
魏修文慌地垂下头,不敢细看姑娘,“姑娘懂医?”
“略知一二罢了。”
姜晚提醒道,“公子还是赶紧将湿衣换下吧,不然只怕生姜葱白饮都不够解寒症。”
魏修文被这一提醒,当下有些局促,“是是,姑娘说的是。”
不用魏修文张罗,掌柜的已经进上前来,帮着魏修文将长衫取下,引着人去往更衣间。
姜晚又转了两圈,勉强找多了两套顺眼的,再帮自己挑选两件素净的,也给小鱼选了几套鲜亮别致的衣裳,叫来掌柜的一同结账。
这账结得她肉疼,居然要十两银子。
光陆晏回那件云纹天青衫就要三两银子,剩下几件六百文到一两不等。
十两银子,都够普通人家吃一年的了!
“算你便宜的了,姜大夫。您瞧这几件衣裳,用的是最好的建州云锦,绣娘也是用的最好的,您看着这针脚这绣功……”
见姜晚嫌贵,掌柜的使劲推销,还给她送了几尺布做添头,生怕她不买。
姜晚没听他推销的这些,只是有些诧异,“掌柜的认识我?”
掌柜的听了一笑,“瞧姜大夫说的,如今这镇远县城谁人不知道医毒双绝的神医姜晚啊,都说您是一手金针活死人肉白骨,半盏鸩羽灭豺狼除恶霸……”
这话当然是被他润色过的,词儿一套一套,听得姜晚尴尬症都犯了,当下顾不得什么贵不贵的,扔下十两银子拿了东西就跑了。
掌柜的省了几尺布头,乐滋滋地将银子收进钱柜。
再一抬头,却见换了身装扮的魏修文站在不远处,眼睛望向某道远去的背影,目光发亮,“方才听掌柜的提起,那位姑娘姓姜,是位大夫?”
“是啊,公子,她就是最近城中盛传的那位……”
*
如姜晚想的那般,新买的衣裳很适合陆晏回。
尤其是那件雨过天青衫,素云纹饰忽明忽暗,与天青底色相映,恰似骤雨初歇,虹销雨霁,天青云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