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七日期限
皇宫,御书房内,龙涎香的气息幽幽,然而氛围御书房里的氛围却略显沉重。
内察院院判陆晟单膝跪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上,垂首敛目,正对着皇帝,“陛下,净国寺连环杀人案,悬而未决,已逾数月!”
“此案一日不破,国寺威严扫地,香客人心惶惶,流言蜚语在京城坊间愈演愈烈。长此以往,不仅佛门清净蒙尘,更恐动摇百姓对朝廷法度的信心,于国寺声誉,于朝政安稳,皆百害而无一利。
“臣……忧心如焚!”
书案后,皇帝背对着陆晟,负手而立,看不见表情。
片刻后,皇帝转过身,眼底深沉,视线落在陆晟身上,“陆卿先起来,赐座。”
“谢陛下。”
陆晟躬身言谢后,在公公搬来的椅子上坐下。
皇帝沉声道:“那依陆卿所言,此事当如何处置?”
皇帝声音平淡,但钻进陆晟的耳中,不免让他心头一跳。
自己怎敢置喙圣意。
他将头垂低,姿态恭谨,“微臣不敢,微臣唯愿为陛下分忧解难,恳请陛下将此案交由内察院全权查办。”
“臣必当竭尽所能,不惜代价,务必在最短时日内查明真相,缉拿真凶,平息谣言,还国寺清净,安黎民之心。”
他的话语恳切至极,句句直指皇帝心中忧虑,逻辑严密,滴水不漏。
皇帝沉默片刻,目光落在陆晟低垂的发顶上,缓缓开口:“陆卿的心意,朕自然明白。”
“只是……此事朕已在早朝之上,亲口允诺交由御守阁继续查办,朝令夕改,恐有不妥,亦有损朝廷威信。”
陆晟自然听出了皇帝的意思,还是对萧崎尚存信任,他心头一紧,正欲再次开口力争:“陛下,可是……”
话音刚出,皇帝抬手打断了陆晟的话,“朕方才传了姑母,想必一会儿就到,朕也想问问她的意见。”
陆晟还想说什么,可皇帝并没有给他机会,“宫里的乐妓新学了曲子,朕听着挺好,陆卿也陪朕听听。”
随后,皇帝招手,示意乐妓走上前来。
侍立在角落的乐妓手执琵琶,轻轻落座在御书房正中的椅子上,纤纤玉手拨弄琴弦,琴音如同山间溪流,时而飞跃高山激流而下,时而途径平地缓缓流淌,甚是美妙。
可这乐曲听在陆晟的耳朵里,不免得让他更加烦躁不安。
皇帝端起手边的茶盏,喝了一口热茶,余光瞧见陆晟烦躁不安的神情,轻笑一声,“这茶不错,来人,给陆卿看茶。”
陆晟身体一怔,皇帝的意思很明显了,自己焦躁的神情溢于言表,被皇帝看见了,再这样下去,会触怒龙颜。
他深吸一口气,赶忙将心神平复下来,“谢陛下。”
他接过宫女递过来的茶盏,浅浅喝了一口,便将茶盏放在椅子边的矮桌上,未曾再看一眼。
不多时,御书房沉重的木门被推开,一名公公迈着细碎耳急促的步子快步走入,径直走到御案旁,躬身凑近皇帝耳边,低声禀报了几句。
皇帝听完公公的禀报,目光微动,抬手示意乐妓退下。
乐妓起身,瞬间,御书房重新陷入一片寂静。
皇帝淡淡地吐出一个字:“传。”
公公出去没多久,一道雍容华贵的身影便出现在御书房门口。
汝宁长公主身着繁复宫装,仪态万千,莲步轻移间,环佩叮咚。
她步入殿内,目光在跪地的陆晟身上轻轻一扫,随即转身正对皇帝,微微欠身行礼,“陛下。”
“姑母不必多礼,赐座。”皇帝抬手示意。
公公将椅子搬来,长公主优雅落座,目光重新转向陆晟,微微颔首:“陆院判。”
陆晟感受到目光,躬身道:“微臣见过长公主殿下,殿下万安。”
皇帝身体微微后靠,倚在椅背上,目光在长公主和陆晟之间流转,“姑母来得正好。”
“陆卿方才正与朕商讨净国寺连环杀人案一事,依陆卿之意,是希望将此案接手,交由内察院查办,以期早日破案,平息物议。”
“不知姑母意下如何?”
长公主闻言,睫毛微垂,片刻后,她抬起眼,目光平静如水,“萧阁领与陆院判,皆是陛下亲自简拔、倚重的股肱之臣。”
“二位能身居要职,除了陛下的信任,自身的能力与过往的功绩,朝野上下,自然也是无人敢轻易置喙的。”
她顿了顿,轻笑一声,“至于这净国寺的案子……本宫对此案详情所知不多,只是略有耳闻。”
“听闻案情诡谲,手段残忍,其中关窍,更是错综复杂,又匪夷所思。案件迟迟未能告破,想来也是情有可原。”
她的目光转向皇帝,微笑道:“今日朝堂之上,陛下既已下令宽限御守阁时日,想必是陛下深思熟虑后的决断。”
“本宫觉得,陛下思虑周全,如此安排,甚好。”
皇帝听完长公主这番话,紧锁的眉头舒展了几分。
这番话既肯定了萧崎和陆晟的能力,又委婉地维护了皇上的决定,可谓面面俱到,深得帝心。
然而,跪在地上的陆晟对此言非常不满,“长公主殿下此言差矣!侦办大案要案,本就是御守阁职责所在!职责之内,何谈情有可原?”
“如今此案拖延日久,流言四起,人心浮动,若真等到流言蜚语在京城里闹得满城风雨,只怕是为时已晚。”
长公主笑意骤然收敛,面色暗沉,那双凤眸直直钉在陆晟身上,似乎是在对他情急之下的顶撞表达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