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局域网基础知识(2)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 刘瑞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章局域网基础知识(2)

第10章局域网基础知识(2)

(1)fddi

fddi使用双环结构,两个环上的数据在相反方向上传输,可以在100km以上的距离支持500台计算机。双环由主环和备用环组成,在正常情况下,主环用于数据传输,备用环闲置,从而提高了fddi的可靠性。网络具有定时令牌(只有拿到令牌的站才能发送数据,否则只能接收)协议的特性,支持多种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为光纤。(di<di是fddi的一种变型,采用双绞铜缆为传输介质,数据传输速率通常为100mbps。

(3)fddi‐2

fddi‐2是fddi的扩展协议,支持语音、视频及数据传输。

(4)fddt

fddt是fddi的另一个变种协议,被称为全双工技术,采用与fddi相同的网络结构,但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00mbps。

3.异步传输模式网(atm)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是集话音、图像和数据为一体的多媒体通信网。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已经开始了isdn的研究和使用。b‐isdn是宽带的通信网,需要一种全新的数据传输模式,于是异步传输模式(atm)诞生了。

1990年,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正式建议将atm作为实现b‐isdn的一项技术基础。这样,以atm为机制的信息传输和交换模式也就成为电信和计算机网络操作的基础和2l世纪通信的主体之一。

atm采用基于信元的异步传输模式和虚电路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媒体的实时性及带宽问题:实现了面向虚链路的点到点传输,通常提供155mbps的带宽。它既汲取了话务通信中电路交换的面向连接服务和服务质量保证,又保持了以太网、fddi等传统网络中带宽可变、适于突发性传输的灵活性,从而成为迄今为止适用范围最广、技术最先进、传输效果最理想的网络互联手段。

atm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实现了网络传输有连接服务和服务质量保证(qos)。

(2)交换吞吐量大、带宽利用率高。

(3)具有灵活的组网拓扑结构和负载平衡能力,伸缩性、可靠性极高。

(4)atm技术是现今唯一可同时应用于局域网、广域网两种网络应用领域的网络技术,是局域网与广域网技术的统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域网建设中。

4.其他类型局域网

令牌环是ibm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成功的一种网络技术。之所以称为环,是因为这种网络的物理结构具有环的形状。环上有多个站逐个与环相连,相邻站之间是点对点的链路,因此令牌环与广播方式的ethernet不同,它是顺序向下一站广播的lan。它与ethernet不同的另一个特点是负载很重,仍具有确定的响应时间。

令牌环所遵循的标准是ieee802.5,它规定了三种操作速率:1mbps、4mbps和16mbps。

3.2局域网的参考模型

任何网络都需要开放的通信标准,局域网络主要采用ieee802标准。

3.2.1局域网的参考模型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一般仅包含osi参考模型的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物理层

物理层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在通信信道上二进制位信号的正确传输,其主要功能包括信号的编码与解码、同步前导码的生成与去除、二进制位信号的发送与接收、错误校验(crc校验)等功能。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介质访问控制。由于不同的局域网采用不同的数据格式、不同的传输介质、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这导致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数据链路层不可能定义一种与介质无关的统一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了简化协议设计的复杂性,局域网参考模型将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独立的子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ediaaccesscontrol,mac)和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ogicallinkcontrol,llc)。

寻址是mac子层在本地网络中的任务之一,使用mac地址寻找站(计算机或交换机等站)。

不同厂商的mac地址组成亦不相同,mac地址的寻址可以在本地网确定是哪台设备的哪个端口或网卡,例如数据到达目的网络(本地网)后,靠mac地址来确定目的计算机。

常见的制造商的mac地址如下。

cisco:00‐00‐0c

novell:00‐00‐1b/00‐00‐d8

3com:00‐20‐af/00‐60‐8c

ibm:08‐00‐5a

典型的ethernet地址:00‐60‐8c‐01‐28‐12

提示:可以在dos环境下键入getmac命令获取本机的mac地址。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构成数据链路层的上半部,与网络层和mac子层相邻,并在mac子层的支持下向网络层提供服务。

3.2.2ieee802标准

1980年2月,ieee成立了局域网标准委员会(简称ieee802委员会),专门从事局域网标准化工作,并制订了ieee802标准。

ieee802标准主要包括:

(1)ieee802.1标准,定义了局域网体系结构、网络互联以及网络管理与性能测试。

(2)ieee802.2标准,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功能与服务。

(3)ieee802.3标准,定义了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物理层规范。在物理层,还定义了四种不同介质的10mbps以太网规范,包括10base‐5(粗同轴电缆)、10baes‐2(细同轴电缆)、10base‐f(多模光纤)和10base‐t(无屏蔽双绞线utp)。

ieee802.3u标准,100m快速以太网标准,现已合并到ieee802.3中。

ieee802.3z标准,光纤介质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

ieee802.3ab标准,传输距离为100m的5类无屏蔽双绞线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

ieee802.3ae标准,万兆以太网标准规范。

(4)ieee802.4标准,定义了令牌总线(tokenbus)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5)ieee802.5标准,定义了令牌环(tokenring)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6)ieee802.6标准,定义了城域网(man)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