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龙女九子
任务中提到的龙女九子,是指西海龙王的妹妹所生的九个龙子。按西海龙王向孙悟空介绍龙女九子的原话是:“第一个小黄龙,见居淮渎;第二个小骊龙,见住济渎;第三个青背龙,占了江渎;第四个赤髯龙,镇守河渎;第五个徒劳龙,与佛祖司钟;第六个稳兽龙,与神宫镇脊;第七个敬仲龙,与玉帝守擎天华表;第八个蜃龙,在大家兄处,砥据太岳。此乃第九个鼍龙,因年幼无甚执事,自旧年才着他居黑水河养性,待成名,别迁调用。”
西海龙王还特意提到,九个龙子另八个都是好的,只有这个鼍龙目无法纪,居然赶走黑水河神,还想吃唐僧肉。
玄野琢磨了一番,虽然任务中说他可以在唐僧过河后再动手,也没说时间限制。但如果要快速完成任务,最好的还是在唐僧过河的时候行动。
办法很简单,等鼍龙捉了唐僧后,想办法告诉他孙悟空神通广大,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对付的,叫他的兄弟们来帮忙,自己再趁机一网打尽。
他打定主意,决定去会会鼍龙,便别了蕊珠和宁婴,又叮嘱红孩儿好生呆在家,不要顽皮,径向黑水河飞去。
话分两头,因为时间上已经过了近一个月了,在火云洞唐僧等人又没耽搁时间,所以提前到达了黑水河。
取经队伍行经一个多月,忽听得水声振耳。三藏大惊道:“徒弟呀,又是那里水声?”
孙悟空笑道:“你这老师父,忒也多疑,做不得和尚。我们一同四众,偏你听见甚么水声。你把那《多心经》又忘了也?”
唐僧道:“《多心经》乃浮屠山乌巢禅师口授,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个字。我当时耳传,至今常念,你知我忘了那句儿?”
孙悟空道:“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谓之祛褪六贼。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
三藏闻言,默默沉虑道:“徒弟啊,我一自当年别圣君,奔波昼夜甚殷勤。芒鞋踏破山头雾,竹笠冲开岭上云。夜静猿啼殊可叹,月明鸟噪不堪闻。何时满足三三行,得取如来妙法文!”
孙悟空听毕,忍不住鼓掌大笑道:“这师父原来只是思乡难息!若要那三三行满,有何难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
八戒回头道:“哥啊,若照依这般魔障凶高,就走上一千年也不得成功!”
沙僧道:“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钝腮,不要惹大哥热擦。且只捱肩磨担,终须有日成功也。”
师徒们正话间,脚走不停,马蹄正疾,见前面有一道黑水滔天,马不能进。四众停立岸边,仔细观看。
唐僧下马道:“徒弟,这水怎么如此浑黑?”八戒道:“是那家泼了靛缸了。”
沙僧道:“不然,是谁家洗笔砚哩。”
孙悟空道:“你们且休胡猜乱道,且设法保师父过去。”
八戒道:“这河若是老猪过去不难;或是驾了云头,或是下河负水,不消顿饭时,我就过去了。”
沙僧道:“若教我老沙,也只消纵云水,顷刻而过。”
孙悟空道:“我等容易,只是师父难哩。”
三藏道:“徒弟啊,这河有多少宽么?”
八戒道:“约摸有十来里宽。”
三藏道:“你三个计较,着那个驮我过去罢。”
孙悟空道:“八戒驮得。”
八戒道:“不好驮。若是驮着腾云,三尺也不能离地。常言道:‘背凡人重若丘山。’若是驮着负水,转连我坠下水去了。”
师徒们在河边,正都商议,只见那上溜头,有一人棹下一只小船儿来。唐僧喜道:“徒弟,有船来了。叫他渡我们过去。”
沙僧厉声高叫道:“棹船的,来渡人!来渡人!”
船上人道:“我不是渡船,如何渡人?”
沙僧道:“天上人间,方便第一。你虽不是渡船,我们也不是常来打搅你的。我等是东土钦差取经的佛子,你可方便方便,渡我们过去,谢你。”
那人闻言,却把船儿棹近岸边,扶着桨道:“师父啊,我这船小,你们人多,怎能全渡?”
三藏近前看了,那船儿原来是一段木头刻的,中间只有一个舱口,只好坐下两个人。三藏道:“怎生是好?”
沙僧道:“这般啊,两遭儿渡罢。”
八戒就使心术,要躲懒讨乖,道:“悟净,你与大哥在这边看着行李、马匹,等我保师父先过去,却再来渡马。教大哥跳过去罢。”
孙悟空点头道:“你说的是。”
那呆子扶着唐僧,那梢公撑开船,举棹冲流,一直而去。方才行到中间,只听得一声响,卷浪翻波,遮天迷目。那阵狂风十分利害!当空一片炮云起,中溜千层黑浪高。
这阵风,原来就是那棹船人弄的。他本是黑水河中怪物。眼看着那唐僧与猪八戒,连船儿淬在水里,无影无形,不知摄了那方去也。
这岸上,沙僧与孙悟空心慌道:“怎么好?老师父步步逢灾,才脱了魔障,幸得这一路平安,又遇着黑水!”
沙僧道:“莫是翻了船,我们往下溜头找寻去。”
孙悟空道:“不是翻船,若翻船,八戒会水,他必然保师父负水而出。我才见那个棹船的有些不正气,想必就是这厮弄风,把师父拖下水去了。”
沙僧闻言道:“哥哥何不早说!你看着马与行李,等我下水找寻去来。”
孙悟空道:“这水色不正,恐你不能去。”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沙僧道:“这水比我那流沙河如何?去得,去得!”
好和尚,脱了褊衫,扎抹了手脚,轮着降妖宝杖,扑的一声,分开水路,钻入波中。大踏步行将进去。正走处,只听得有人言语。沙僧闪在旁边,偷睛观看,那壁厢有一座亭台,台门外横封了八个大字,乃是“衡阳峪黑水河神府”。
又听得那怪物坐在上面道:“一向辛苦,今日方能得物。这和尚乃十世修行的好人,但得吃他一块肉,便做长生不老人。我为他也等够多时,今朝却不负我志。”
教:“小的们!快把铁笼抬出来,将这两个和尚囫囵蒸熟,具柬去请二舅爷来,与他暖寿。”
沙僧闻言,按不住心头火起,掣宝杖,将门乱打。口中骂道:“那泼物,快送我唐僧师父与八戒师兄出来!”
唬得那门内妖邪,急跑去报:“祸事了!”
老怪问:“甚么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