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李渔歌知道,这对林熠而言是很重要的约定。
067李渔歌知道,这对林熠而言是很重要的约定。
这张名片像是根救命稻草,离开江南食府后,李渔歌迫不及待地找了一处僻静处,给这位供应链总监苏宇打电话。因为沈莉先前打过招呼,表明来意后,苏宇爽快地让他们带着资质和样品来见一面。第二天,两人带着精心准备的产品和资料,驱车前往家乐福。一路上,李渔歌的手指都在无意识地抠着文件袋的小纽扣。“别紧张。”林熠瞥了她一眼,“我们没问题的。”“我知道。”李渔歌深吸一口气,“只是这次机会太重要了。”虽然对自家产品信心十足,但毕竟刚刚起步,家乐福这样的大型商超又对供应商要求极高,不知道会不会有偏见。果然,苏宇在得知他们的规模后,露出了意外的神情:“沈总跟我介绍时,只说你们的品质非常好,没想到你们是家初创企业。”李渔歌挺直了脊背:“我们确实刚起步,但成熟企业该有的,我们都有。”苏宇接过文件,一页页仔细审阅。“确实很齐全。”他微微颔首,将文件轻轻放回桌面,“材料方面,挑不出什么毛病。”林熠见状立即补充道:“虽然我们的产品还没在大型商超上架,但已经为多家高档餐厅供货两年多了。永城最有名的江南食府,一直使用我们的醉泥螺。另外,还有十几家企事业单位长期采购我们的产品作为员工福利,反馈很不错的。”李渔歌趁机撬开两罐样品,轻轻推了过去:“苏总,不妨请您先尝一尝,我们的醉泥螺和蟹糊,无论是选材还是工艺,都和市面上的普通产品有很大区别。”玻璃罐中的醉泥螺浸泡在琥珀色的卤汁里,每一颗都饱满透亮。旁边的蟹糊罐口凝结着一层橙红色的蟹油,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尽管这样的产品推介已经重复过无数次,但每次看着甲方拿起试吃勺,李渔歌还是会本能地感觉紧张,放在桌底下的左手又不自觉地攥成了拳头。忽然,一个温热的触感复上她藏在桌底下的左手,轻轻拍了拍,又迅速抽离。李渔歌看了眼林熠,见他嘴角勾起一个笃定的弧度,像是在说:“放轻松,没问题的。”果然,苏宇仔细品尝后,赞赏道:“东西不错,我是上海人,泥螺蟹…
这张名片像是根救命稻草,离开江南食府后,李渔歌迫不及待地找了一处僻静处,给这位供应链总监苏宇打电话。
因为沈莉先前打过招呼,表明来意后,苏宇爽快地让他们带着资质和样品来见一面。
第二天,两人带着精心准备的产品和资料,驱车前往家乐福。一路上,李渔歌的手指都在无意识地抠着文件袋的小纽扣。
“别紧张。”林熠瞥了她一眼,“我们没问题的。”
“我知道。”李渔歌深吸一口气,“只是这次机会太重要了。”
虽然对自家产品信心十足,但毕竟刚刚起步,家乐福这样的大型商超又对供应商要求极高,不知道会不会有偏见。
果然,苏宇在得知他们的规模后,露出了意外的神情:“沈总跟我介绍时,只说你们的品质非常好,没想到你们是家初创企业。”
李渔歌挺直了脊背:“我们确实刚起步,但成熟企业该有的,我们都有。”
苏宇接过文件,一页页仔细审阅。
“确实很齐全。”他微微颔首,将文件轻轻放回桌面,“材料方面,挑不出什么毛病。”
林熠见状立即补充道:“虽然我们的产品还没在大型商超上架,但已经为多家高档餐厅供货两年多了。永城最有名的江南食府,一直使用我们的醉泥螺。另外,还有十几家企事业单位长期采购我们的产品作为员工福利,反馈很不错的。”
李渔歌趁机撬开两罐样品,轻轻推了过去:“苏总,不妨请您先尝一尝,我们的醉泥螺和蟹糊,无论是选材还是工艺,都和市面上的普通产品有很大区别。”
玻璃罐中的醉泥螺浸泡在琥珀色的卤汁里,每一颗都饱满透亮。旁边的蟹糊罐口凝结着一层橙红色的蟹油,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尽管这样的产品推介已经重复过无数次,但每次看着甲方拿起试吃勺,李渔歌还是会本能地感觉紧张,放在桌底下的左手又不自觉地攥成了拳头。
忽然,一个温热的触感复上她藏在桌底下的左手,轻轻拍了拍,又迅速抽离。李渔歌看了眼林熠,见他嘴角勾起一个笃定的弧度,像是在说:“放轻松,没问题的。”
果然,苏宇仔细品尝后,赞赏道:“东西不错,我是上海人,泥螺蟹糊我们也是从小也吃到大的,你们的质量确实在上乘。”
李渔歌这才松了一口气,高兴道:“不瞒您说,我们的第一桶泥螺就是卖给上海的一家饭店,到现在都合作四年了,一直评价很好。”
苏宇又拿起两小罐醉泥螺和蟹糊仔细看了起来,家乐福要求的成分表和营养标签等都十分齐全,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潮起渔歌。”他轻声念出品牌名,“你们的包装设计挺用心的。”
林熠和李渔歌不约而同地看了彼此一眼,都觉得有些得意。品牌logo和包装是俩人自己设计的,logo是渔船归港的剪影,包装上喷薄而出的红日,映得海面一片金灿灿,像极了他们亲眼见证的千禧年的第一道曙光。
“我们是初创品牌,所以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像朝阳一样充满希望。”李渔歌道,“这包装设计,也算是体现了我俩的美好愿景吧。”
苏宇笑了笑:“这两天约个时间,我派人去你们的工厂看一看,如果生产环境和供货能力达标,我们达成合作的可能性很大。”
“谢谢苏总,我们随时听您安排,相信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李渔歌笃定道。
又过了两日,家乐福的质检团队来到李渔歌的工厂实地考察。
他们戴着白手套,仔细检查原料储存、生产流程、设备清洁、员工操作规范等情况,连墙角缝隙都不放过。经过全面评估,他们对卫生环境表示满意,只是望着仅有的三条生产线,对产能流露出一丝担忧。
针对这个问题,李渔歌和林熠又与苏宇经过多轮细致沟通,最终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商定,首批供货量为醉泥螺和红膏蟹糊各5000件/月,在永城家乐福门店进行试销。
签约当天,三人小队都在。
一同走出家乐福的大楼,六月的阳光像融化的蜜糖一样浇在李渔歌脸上,她不由自主地仰起脸,张开五指,看见光从指缝间漏下来——
那些深夜里啃噬她的焦虑,那些为前途熬红的眼睛,此刻化都成了掌心里跃动的光斑。她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能够为梦想全力以赴,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林熠看着停在路边的二手东风小面包,笑道:“等赚了钱,咱真得再买辆车。”
于晓航眼睛一亮,立刻掰着手指数起来:“要换就换好的!奥迪?别克?听说那真皮座椅跟沙发似的。啧,想想就过瘾。”
林熠调笑道:“你就别操心了,反正你也开不上。”
“为啥?”
“送货开什么轿车?不过等我们规模做大了,哥真得给你换一辆大货车,你赶紧把大货车驾照考了。”
于晓航立马嘟囔起来:“凭啥凭啥,我也想开豪车啊!”
李渔歌看着两人斗嘴,嘴角不自觉扬起:“钱都还没赚到呢,你俩倒是先争上了。”
林熠一挑眉:“人总得有点梦想不是,指不定哪天就实现了。”
“先想点现实的,豪车虽然买不起,中午吃一顿庆祝庆祝还是可以的。走吧,想吃什么?我请客。”
于晓航立马响应:“好啊好啊!咱是该放松放松了,还去江南食府吧?我想他家的酱汁梅鱼和十八斩了。”
两人齐刷刷地看向林熠,他却摇了摇头:“我一会儿有事,就不和你们一起吃了。”
“别啊哥,多扫兴啊。”于晓航不满道。
林熠略带歉意地看向李渔歌:“我得去趟永城大学。”
李渔歌立刻会意:“又要去看那个妹妹吧?”
林熠点点头:“今天约好了。”
虽然有些失望,但李渔歌知道,这对林熠而言是很重要的约定,便也不再挽留:“既然这样,我和晓航先简单庆祝下,等你回来再好好聚。”
腿伤恢复后,林熠每周六都会去永城大学看望张晓月,陪她一起吃顿饭,聊聊学校里的新鲜事,偶尔还会讲些笑话逗她开心。
林熠知道,至亲离去的伤痛,不是几句安慰就能抚平的。但值得欣慰的是,经过这几个月的陪伴,他渐渐能在她眼中看到些许光亮——有时是一个浅浅的微笑,有时是眼中一闪而过的神采。这些细微的变化,也让林熠心里的负罪感稍稍减轻了一些。
食堂里人声嘈杂,不锈钢餐盘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