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你再说说,我怎么让你幸福了?” - 潮起渔歌 - 林不晚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潮起渔歌 >

??068“你再说说,我怎么让你幸福了?”

068“你再说说,我怎么让你幸福了?”

与家乐福的合作正式拉开帷幕。作为新入驻永城的国际商超,家乐福正值开业热潮,收银台前的长龙从早排到晚,生鲜区的推车碰撞声此起彼伏,人气不可谓不旺。李渔歌和林熠站在超市入口处,望着如潮水般涌入的顾客,胸中涌动着难以抑制的期待。他们美滋滋地想,醉泥螺和蟹糊作为永城人民最喜爱的传统下饭菜,怎么可能会愁销路?然而,第一周的销售数据就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醉泥螺平均日销仅60瓶,蟹糊还不足50瓶,连当初在润和单家门店的一半都不到。“怎么会这样呢?”李渔歌十分困惑。林熠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家乐福的客流量是润和的五六倍,按道理销量应该更好才对。”两人站在海味区,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货架。整个区域只有12个单品,醉泥螺和蟹糊各有三个品牌,除他们之外,一个是上海老字号,另一个是永城本地家喻户晓的老牌子。而他们的价格,比其他两个稍微贵了那么一点点。正当两人愁闷之际,家乐福的销售经理张天也主动找到了他们。“说实话,你们作为新品牌,定价有些偏高了。”张天翻看着销售数据,“和其他两个老牌子摆在一起,确实竞争力不大。”李渔歌忍不住反驳:“定价高是因为我们原材料选得好,这部分成本就比别人高。”“我理解。”张天笑着打断她,“但再好的产品,卖不出去也是白搭。消费者连尝试的机会都不给,怎么知道你们的质量好?”林熠若有所思地问:“张经理有什么建议吗?”“这样吧,我们尝试做一个促销活动,我可以给你们安排中央通道的特展位,你们把零售价调低些,我们商场这边也适当做些让利,先让产品动销起来,把知名度打出去再说。”“您觉得降到多少合适?”林熠追问。张天拿起一瓶醉泥螺掂了掂:“这一瓶,你们的成本大概是多少?”李渔歌算道:“280克装的,光算原料、包装,每瓶成本就要差不多6块钱,还不包括人工、运输和场地。”林熠接话:“我们现在卖16.8元,竞品是15.8元和16.5元,您看降到13元左右行吗?”…

与家乐福的合作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新入驻永城的国际商超,家乐福正值开业热潮,收银台前的长龙从早排到晚,生鲜区的推车碰撞声此起彼伏,人气不可谓不旺。

李渔歌和林熠站在超市入口处,望着如潮水般涌入的顾客,胸中涌动着难以抑制的期待。他们美滋滋地想,醉泥螺和蟹糊作为永城人民最喜爱的传统下饭菜,怎么可能会愁销路?

然而,第一周的销售数据就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

醉泥螺平均日销仅60瓶,蟹糊还不足50瓶,连当初在润和单家门店的一半都不到。

“怎么会这样呢?”李渔歌十分困惑。

林熠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家乐福的客流量是润和的五六倍,按道理销量应该更好才对。”

两人站在海味区,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货架。整个区域只有12个单品,醉泥螺和蟹糊各有三个品牌,除他们之外,一个是上海老字号,另一个是永城本地家喻户晓的老牌子。而他们的价格,比其他两个稍微贵了那么一点点。

正当两人愁闷之际,家乐福的销售经理张天也主动找到了他们。

“说实话,你们作为新品牌,定价有些偏高了。”张天翻看着销售数据,“和其他两个老牌子摆在一起,确实竞争力不大。”

李渔歌忍不住反驳:“定价高是因为我们原材料选得好,这部分成本就比别人高。”

“我理解。”张天笑着打断她,“但再好的产品,卖不出去也是白搭。消费者连尝试的机会都不给,怎么知道你们的质量好?”

林熠若有所思地问:“张经理有什么建议吗?”

“这样吧,我们尝试做一个促销活动,我可以给你们安排中央通道的特展位,你们把零售价调低些,我们商场这边也适当做些让利,先让产品动销起来,把知名度打出去再说。”

“您觉得降到多少合适?”林熠追问。

张天拿起一瓶醉泥螺掂了掂:“这一瓶,你们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李渔歌算道:“280克装的,光算原料、包装,每瓶成本就要差不多6块钱,还不包括人工、运输和场地。”

林熠接话:“我们现在卖16.8元,竞品是15.8元和16.5元,您看降到13元左右行吗?”

张天摇摇头:“老品牌有口碑溢价。小幅度降价对消费者不够有吸引力,我建议直接做到9.9元一瓶。”

“这么低?”李渔歌有些意外。

“既然搞促销,就得一鸣惊人。我去向领导请示,看能不能把供货价定在9.5元,给你们最大的支持。”张天补充道,“还有,中央通道的特展位也是要钱的,十天的租金是2000元,你们考虑下,是否值得投入。”

张天离开后,林熠立马对李渔歌道:“我觉得这个方案值得一试。”

“可是,9.9也实在太低了,我们在菜市场门口摆摊的时候都没卖到过这么低。”李渔歌很是犹豫,“其他单子,还有好些货款没结,如果这边价格压到这么低,我们资金压力很大。再说,特展位的租金也不便宜呢。”

“可按现在的销量,我们照样赚不到什么钱。”林熠分析道,“而且我觉得这个张经理是真心想要帮我们,9.5的供货价,商场只赚4毛钱,图啥?这么低的利润,显然不是为了短期牟利,我们不妨试试他的建议。”

李渔歌仔细思考了一番,觉得林熠说得很是在理。如果继续维持现在的销量,不仅打不开市场,资金压力恐怕也会越来越大。

她下定决心道:“好,既然要试,我们干脆租二十天的特卖位?十天时间太短,恐怕还没让足够多的顾客认识我们,活动就结束了。”

林熠笑道:“我也正有此意。”

说干就干。李渔歌当即取了四千元现金缴给卖场,张天隔日就在中央通道最显眼的位置给他们安排了特卖区,醒目的红色价签上标着“醉泥螺9.9元/瓶”“蟹糊15.9元/瓶”的字样。

李渔歌重操旧业,套上家乐福的促销马甲,在现场热情地招呼顾客试吃。没想到,效果竟是立竿见影——首日醉泥螺和蟹糊的销量就突破了300瓶,第二天飙升至500瓶。到了周末,量更是创下单日销售1500瓶的惊人记录。

销量暴涨带来的是巨大的配送压力。为了保证货架不断供,于晓航开始在永城与蛟川之间不断往返奔波。林熠更是身兼数职,上午是送货员,下午是理货员,高峰期还要充当促销员。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看着节节攀升的销量,每个人的心里都别提有多高兴了。

又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李渔歌和林熠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

到了小区门口,一眼就看见馄饨摊的大桶咕噜咕噜冒着热气,林熠提议道:“肚子饿不饿,要不要去吃碗馄饨当宵夜?”

李渔歌毫不犹豫地道:“当然好啊!超市里忙忙碌碌的,真是连饭都吃不好。”

两人走到馄饨摊前,寻了个空位坐下。老板见是他们,脸上立刻浮现出热情的笑容:“哟,有一阵子没见你们啦,我还以为你们搬走咯。”

李渔歌俏皮地一扬下巴:“本来是走了,不过我胡汉三又杀回来了!”

林熠噗嗤笑出声,老板一边往滚水里下馄饨,一边打趣道:“小姑娘家家,说话还挺逗。还是一碗不要香菜、多放紫菜,一碗多加葱花,没错吧?”

“要不说您能发财呢。”李渔歌又咽着口水指了指旁边滋滋作响的煎锅,“再来两份生煎,闻着可太香了!”

林熠起身去拿碗筷,还顺手带回来了醋瓶和辣椒罐。李渔歌托着下巴看他忙碌,心中涌起阵阵暖意。

她想起去年此时,自己正为了拓展业务在永城四处奔走。每天像只不知疲倦的蜜蜂,穿梭在大街小巷,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她总在这里点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然后匆匆吃完,回到简陋的出租屋,倒头就睡。

那时的她,过得并不好,却也觉得没什么,只是单纯地想,明天还得继续努力。

如今回想起来,她竟也有些佩服自己的勇气——

就像一个揣着星星赶夜路的孤女,微弱的星光勉强照亮脚下,她就天真地以为前路光明。一路走一路哼着歌,把影子当作同伴,把风声听成喝彩,直到天亮回头,才看清昨夜走过的荒郊野径,竟是坟地几里。

“傻笑什么呢?”林熠将竹筷掰开,递到她面前。

李渔歌这才回过神,却收不回嘴角的弧度:“就是觉得很幸福。”

“幸福?”林熠挑了挑眉,“钱都没到账呢,这就满足了?”

“不是指这个。”李渔歌轻轻摇头,“你在这里,我觉得很幸福,幸福得都有点恍惚。”

林熠正要夹生煎的手一下顿住了,他擡眼看向她,有些错愕,似乎完全没料到她会突然有这样的表达。

“谢谢你陪我,原来我以为,这条路我是注定要一个人走到黑的。”李渔歌也觉得不好意思起来,岔开话题,“吃吧吃吧,不然一会儿该凉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